《编辑手记》台海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守护
- 更新日期:114-10-20
当今国际局势正处于剧烈转型之中。冷战后长达30年的「全球化红利」逐渐消退,美中战略竞争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核心变数。随著中国大陆军备不断扩张,在台海周边施加的军事压力不断增强,过去「自扫门前雪」的单边防卫战略已无法应付全球连动的世界,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要国家正将安全战略转向「联合威慑」与「多边合作」等集体安全战略,「台海问题」无疑是此一转向的关键议题。
与俄乌、以巴以及朝鲜半岛并列为21世纪四大火药库之一的台海,因扼守海上贸易与能源运输的交通命脉,以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其安全与稳定不仅是东亚区域安全的前提,更是科技安全、国际贸易与战略平衡能否延续的基石。美国已直接将台湾纳入安全合作框架,英法德等欧洲大国也将印太局势与中国大陆威胁纳入自身安全战略中,日本则在战略合作上与台湾跨出新的一步。这些战略布局皆环绕印太局势与台海安全,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台海问题的高度警觉。
面对中共持续强化军力,频繁派遣军机舰绕台,同时透过经济施压、资讯战与外交孤立,加大对台统战与威吓,台湾正做足准备。包括从境外转向本土防卫、强化无人机等不对称战力、加强韧性防卫、提升后备战力等,台湾积极向国际社会展示维护台海安全的努力。正所谓「天助自助」,台湾深知,唯有充分展现自我防卫的决心,国际支持才会长久。
中国大陆虽对外展示强硬,内部绝非坚不可摧。近期数据显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无碍台湾对美出口扩张,但却重创中国大陆出口。强大的制造能力加上政府过度扶持,遇上内需不振与出口受挫,结果就是陷入产能过剩、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各行各业内卷激烈,恶化的经商环境不仅让外资却步,台商亦有「不如归去」之感,考虑结束中国大陆事业的比例屡创新高。
险峻的经济情势下,出现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中国大陆垃圾不够烧,便是中共过度扶持产业酿成的恶果,也是产能过剩引发行业内卷的一个缩影;灰色灵修市场版图大幅扩张,学员不乏公司高管与专业人士,反映环境剧烈变动下,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心灵匮乏与精神焦虑。
中共强化社会控制以因应内外遽增的压力,台湾人民赴陆雷区越来越多。今年10月施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原是为了整治中国大陆「内卷式」竞争,却可能让在陆经营事业的台湾人民动辄得咎;赴陆进行宗教或其他交流活动如未先行探知对方法规,容易不慎触法。即使未赴陆,面对中国大陆AI走入台湾家庭,大人小孩都要培养资料识读能力,避免落入中共统战叙事而不自知。
正如台海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守护,海基会也一直默默守护两岸人民的交流安全。除了事中交涉,更致力于事前防范,于各种场合、透过各种媒介,提醒民众赴陆风险。海基会自身也积极投入两岸交流,近期参与两岸公证交流,从事务性问题累积善意,期待点点滴滴的善意最终结出善果,为两岸重启协商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