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全球无人作战力量新趋势◆文/欧锡富(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

  • 更新日期:114-10-20

由于无人机的创新运用,使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屡屡出奇制胜,包括透过无人机情监侦与影响力作战、电战干扰,逼退俄军黑海舰队等。无人机已经不是装备,而是弹药或消耗品。未来作战趋势将是上千架无人机单独或配合巡弋飞弹、弹道飞弹发动饱和攻击,如何防御这种景象刻不容缓。

乌克兰无人机无役不与

乌克兰对于无人机设计、制造与使用的创新思维,主要是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的矛与盾竞争。无人机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周甚至更短,就会出现反无人机新措施,电战干扰、新型侦测雷达、雷射、火砲、拦网、光纤导引等层出不穷。这种螺旋上升攻防是生死存亡之争,是推动无人机创新的主要动力。乌克兰血泪换取的宝贵经验,世界各国争相学习与借镜。

俄军对乌克兰空袭,已经演变成弹道飞弹、巡弋飞弹与无人机的万箭齐发战争(war of salvos),包括见证者-136(Shahed-136)自杀无人机、Kh-101巡弋飞弹以及伊斯坎德尔(Iskander)弹道飞弹。2022年9月,俄军一波攻击只有100枚飞弹与无人机,目前高达300枚。2022年这种大规模攻击每月只有一波,2025年已经缩短为8天。这种攻击掏空乌军防空飞弹库存并严重损害基础设施的作法,未来共军也可能如法炮制。

美国是无人机先驱

1990年代美国通用原子公司推出MQ-1掠夺者以及稍后的MQ-9死神无人机,开启了无人机新纪元。小型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几乎无役不与,美军积极吸取经验教训。五角大厦宣布在2026年底前,每个班都要配备低成本消耗型无人机,尤其优先装备印太地区的战斗部队。美军把小型无人机重新定义为弹药,而非装备,因此可以大量采购并在演习训练中当消耗品使用。无人机、巡飞弹药与飞弹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2025年3月,美国政府举行一个美军基地如何防御无人机攻击的桌上兵推。3个月后乌军代号「蜘蛛网行动」,偷运100多架小型无人机深入俄境,在5处俄军空军基地周边发动攻击,摧毁20至40架飞机。这一突袭行动震惊世界,无人机蜂群攻击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事实存在。基地无人机防御,不能只靠干扰、微波、辐射或火炮,而是需要军民联合,多领域,整合成一个多层防御系统。

中国大陆无人机 组队作战规模庞大

2016年中国大陆大疆公司推出Mavic四轴飞行器,售价只有300美元,展开无人机另一波革命。央视日前播出共军系列无人机系统,从监侦、投弹到自杀攻击都有,有兼顾区域侦察与打击的「飞蛙」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隼」高速自杀无人机、可投掷手榴弹的「黑蜂」共轴旋翼机,以及可连续投掷弹药打击车辆或建筑的「飞鲸」旋翼无人机。 央视另播出《攻坚》专题,首次公开共军无侦-7、无侦-10两款大型无人机与预警卫星、反舰巡弋飞弹协作,打击远距离海上目标的杀伤链流程。卫星首先捕捉到海上可疑目标,无侦-10升空,跟进远程侦察。随后无侦-7抵近查证,获取目标资讯。长剑-100反舰巡弋飞弹,按照目标资讯指示,随即发射摧毁敌舰。

中国大陆在九三阅兵至少公开5款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或无人战斗空中载具(uncrewed combat air vehicle, UCAV),主要出现两种构型,目前不知是否已经服役或仍处于研发阶段。至于早已出现的攻击-11无人机,原先作为攻击或情监侦用途,其性能提升似乎也朝匿踪与协同作战飞机这个方向进行。在反无人机方面,主要包括反无人机弹炮系统、LY-1高能雷射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可拦截无人机、巡飞弹等目标,既能软杀伤,又能硬摧毁,是反制无人机的主要力量。

共军近日演练无人机、巡飞弹体系化作战场景,覆盖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结合,侦察打击一体,空地火力协同。演练在内蒙古举行,以「边境要地夺控作战」为背景,首先长鹰BZK-005E大型无人机升空,进行精准侦察。飞龙-300A反辐射无人机,紧接飞抵目标雷达上空,清除敌方防空能力。锐鹰-80A垂直起降无人侦察机,飞往目标区,对敌车载火炮侦察,将目标资讯通过资料链传送炮兵部队。在炮兵火力轰击后,发动三波无人机空中打击。首先出动飞龙-60A巡飞弹,进行侦察、探测、锁定,多架次巡飞弹组网,分别打击工事、装甲目标。金雕CR-500B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携带蓝箭空对地飞弹,精确打击敌方火炮。最后飞龙-60车载反坦克巡飞弹出动,它比飞龙-60A威力更大,是一款媲美巡弋飞弹的高速巡飞弹,用于高速突防打击高价值目标。

台湾亟需建立万箭齐发无人机战力

台湾对乌军以海空无人机与反舰飞弹,成功逼退俄军黑海舰队远离乌克兰海岸印象深刻,如建立打击共军两栖登陆部队与补给船团的蜂群与自主无人机队,可多一层吓阻共军侵台防线。政府计划采购10万架左右各型无人机,并紧急进口为数众多的先进无人机,以强化防卫韧性。

台湾无人机力量应攻防兼备,除了拥有打击入侵两栖部队能力,同时防备共军发动万箭齐发战争,一波数百架无人机攻击,或配合巡弋飞弹、弹道飞弹饱和攻击,不论硬杀或软杀手段都需具备。无人机的不断创新与开发,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人机矛与盾技术竞争日新月异,没有与时俱进,可能随时陷入劣势的困境。配合人工智慧的自主型无人机,更是未来的主流,将使战力发挥最大效果。

最后,无人机虽开创战争新样态,但它不是银色子弹,仍然无法取代火炮、战车等传统武器的角色,两者的关系是互补,而不是取代。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