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海基会办理陆生华陶窑参访纪实◆文/庄觐瑜(海基会文教处)

  • 更新日期:114-08-13

202566日,海基会为陆生办理的系列参访活动在苗栗华陶窑登场,吸引36位在台就学的陆生参与。专车一早便从台中出发,旅途中笑声此起彼落,青春气息弥漫,为这趟结合自然、生态与艺术的文化之旅揭开序幕。

驶出都市边界,树影摇曳、山峦起伏,视野逐渐由现代高楼转为乡间绿野。学生们纷纷拿出手机、开启Vlog模式,「这风景太有fu了」、「真的有种宫崎骏动画的味道欸」青春的惊叹声与快门声此起彼落,映照著一颗颗期待探索的心。

用故事烧出的艺术殿堂

抵达华陶窑,陈守国董事长亲自接待,分享精彩的创立故事。陈董事长接下华陶窑营运前,这座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陶艺园区,诞生于一对夫妻的艺术理想与生命转折—女主人出身插花艺术,梦想有一个为花而生的器物空间;男主人则曾因参与台湾的民主运动而入狱,在囹圄中与陶土结缘,艺术成为他坚持信念的出口与延续。这样的园区不只是艺术空间,更承载著历史重量与人文温度,这样的生命历程与创作精神,也让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参访者,逐渐转化为静静倾听土地故事的旅人。

随后,大家走进宛如绿色秘境的陶花园,在台湾仲夏时节独有的浪漫湿度中,开启一场与自然共舞的生态走读。途中惊见巨大的天牛、闪闪发光的蝴蝶、蜥蜴与蛇蜿蜒而过,神隐的猫头鹰呼呼大睡,还有惊鸿一瞥的台湾猕猴。有人开玩笑地说「这是动物频道现场版」,也赞叹台湾道地的多样生物与生态环境,即使在网路上看过多次,也比不上一次亲身感受。

中午时分,在古色古香的木桌前享用陶碗盛装的「割稻仔饭」,餐点质朴无华,却格外有滋味。一道道用心烹调的菜肴,将台湾农村的日常转化为盛情款待。餐桌间讨论热络,有人分享初到台湾的文化冲击,也有人聊起自己最喜欢的台湾食物,「这比在夜市吃的还有味道」、「下次还想带朋友来」,一餐饭的时光,悄悄拉近彼此距离。

陶艺时光 捏在手心的记忆

到了压轴的陶艺体验课,由专业老师亲自示范技法,带学生们动手捏陶、拉胚。有同学塑出圆润素雅的马克杯,有人雕出含苞待放的玫瑰花朵;也有粉丝将最爱的台湾天团刻进小碗中。作品虽小,却成为一方天地,每一件陶作化成对这段旅台时光的珍贵记录。也许多年后,当他们端起那只亲手捏成的杯子,记忆会自然而然浮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与一群朋友,在华陶窑捏下青春的模样。

「谢谢海基会举办活动,今天玩得很开心,认识了好多新朋友」、「走进自然很快乐,快闪苗栗也很快乐,也谢谢今天跟各位相遇的缘分,祝一切顺利」。活动结束时,一串串发自内心的留言在群组中流动,这不只是对主办单位的感谢,更是文化交流最纯粹的证明。

海基会将持续规划更加多元的文化参访行程,让在台陆生透过实地体验,看见台湾、走进台湾、理解台湾,在岛屿的每一处角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青春,也让台湾的故事多了一份跨越海峡的欢乐共鸣。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