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美中贸易战下中国大陆的就业困境与乱象◆文/张至辉(海基会经贸处)

  • 更新日期:114-06-13

中国大陆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近3年中国大陆出口至美国前10大货品,皆与中国大陆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相关。若美国未来在关税谈判上持续堆加税率,对于中国大陆制造业的外销企业而言,输往美国市场的订单将大幅减少,对于企业的经营形成莫大压力,进而有裁员的可能性,对于中国大陆已捉襟见肘的就业情势,将是雪上加霜。

近3年对中国大陆出口至美国前10大货品统计表.jpg

美中贸易战 重伤中国大陆外销企业

从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于去年11月撰拟的《重构全球贸易体系使用者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可一窥美国对于中国大陆进行贸易战的宗旨。依据上一轮美中贸易战的经验,关税是美国采用的政策工具,可增加美国的财政收入,而中国大陆若为对冲关税增加的影响,可能实施人民币贬值的汇率调整,降低对美出口贸易的成本。但是人民币贬值恐造成外资的撤离及消费者信心不足,进而导致中国大陆就业市场的萎缩。由此观之,面临即将到来的毕业季,中国大陆失业率预估会再度升高。

经济持续放缓 就业及失业乱象多

今年3月初,中国大陆召开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会议(简称「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以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并要拓宽大学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管道」,就业问题成为「两会」的焦点之一。《BBC中文网》更是指出,今年中国大陆的求职者将面临比去年更加严峻的「最难就业年」。

近期中国大陆为因应美中相互升高关税的情势,提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四稳」,并宣布一系列「稳就业、撑出口」的新措施,包括推动创业扶持计划、加强职业技能再培训、鼓励输出企业内销转型、协助企业降低租金与营运成本等措施。

然而,面对中国大陆就业困境,更深层的问题是就业市场的结构失衡。尽管政策鼓励内销转型,但多数制造业劳工缺乏转型所需技能与资源,短期内恐难以顺利衔接至内销转型的产业。此外,企业在贸易政策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普遍对招募员工持保守态度,「预期不稳定」构成企业与就业市场的第二层风险。

中国大陆就业市场的困境,严重影响青年及毕业生的就业,甚至出现研究生比大学生人数还多的「本研倒挂」现象。大学生为避免失业选择继续读研究所,导致硕博士生大增,但是中国大陆经济下行,就业市场无法提升,硕博士生不断积累的人数,早已供过于求,反而让整个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内卷更加剧烈,更造成高学历低就的职业错配乱象。

统计数据不再公开 无法得知真实情形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大陆官方多项统计数据皆不再公开,且相关部门并未就停止发布或不公布数据给出任何理由。这些统计数据的「盖牌」将让外界更难了解中国大陆的情况,特别是目前美中贸易战预估将严重影响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

中国大陆曾于2023年8月时,因为经济不断恶化,失业率持续攀升,青年失业率创新高,因此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之后,中共宣布采用新制度统计失业率,试图美化统计数据,但青年失业率仍不断升高,于2024年10月针对青年失业率再度「盖牌」。

此外,据《彭博社》报导,中国大陆线上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停止发布其38个核心城市企业的招聘薪酬报告,之前该数据每季会定期发布,是为数不多可反映中国大陆普遍薪资变化的统计数据之一。此数据的「盖牌」,更令外界难以评估美国关税影响后,中国大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台商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统计数据是与两岸经贸关系高度相关的统计数据之一,但是中国大陆商务部「新批准台资项目及实际利用台资金额」的统计数据,自2021年起不再对外公开发布,仅于每年国台办记者会中,公布非常有限的统计资讯,让外界无法得知真实的资讯。经济部投审司「核准对中国大陆投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台商企业赴中国大陆投资的件数与金额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然而中共一再表示中国大陆是台商企业的最佳选择,虽说两岸统计基准不同,但是中国大陆若无法定期公开相关统计数据,实在无法说服外界。

国人赴陆就业 务必审慎评估

面对新一轮美中贸易战已经烟硝再起,中国大陆制造业及外销企业将面临甚至已经遭遇到关税升高的冲击,企业大幅裁员的可能性愈来愈高。加上中国大陆经济不振持续下行,虽然提出相关「稳就业」的扶持政策,但是就业市场的结构失衡已无法扭转。尤其各种就业及失业乱象层出不穷,失业率不断攀升,青年失业率直接「盖牌」,更让外界怀疑中国大陆的就业困境已极为糟糕,但是外界仍无法一探真实情况。

面对上述情势,国人若有赴中国大陆就业、创业的规划,更应谨慎评估,搜集更完整的经济情势与就业情报,降低相关风险,才不至于得不偿失。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