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海基会举办「陆生大稻埕走读活动」◆文/黄韵如(海基会文教处)

  • 更新日期:114-06-13

为增进在台短期交流陆生对台湾的认识,海基会于5月14日举办「陆生大稻埕走读活动」,带领陆生走入台北最具历史韵味的大稻埕,在老街古厝间穿梭,倾听时光低语,亲身感受台湾城市发展与文化演变的足迹。

漫步时光巷弄 品味台湾文化底蕴 

本次走读从迪化街北街展开,一路探访奎府聚街遗迹、黄子正医师故居、汉医黄玉阶古宅、霞海城隍庙至永乐广场。

大稻埕,不只是城市的老灵魂,更像一位沉静的长者,默默记录著百年沧桑与繁华荣景。砖红色的骑楼、雕花木窗、香火缭绕的庙宇,以及街边卖著杂货及药膳的店铺,共同谱出交织著生活与信仰的曲子。走读途中,陆生们沿著街道感受到的不只是百年古迹,更是对一座城市过往的温柔回望。

靠近霞海城隍庙,一栋最大的街屋洋楼名为屈臣氏,其实并非大家所知的连锁药妆店所拥有,而是台湾李氏家族的祖厝。导览老师李永宁为在地屈臣氏大药房的第四代传人,向陆生介绍这栋祖厝洋楼的故事,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满怀热情的叙述,从历史、宗教、医药与贸易等多元角度,引领学生们走进大稻埕的过往与当下。

活动中,大家还造访了由导演何明瑞经营的「导演的豆花店」。店内墙面贴满历年纪录片拍摄花絮,何明瑞导演多年来致力于偏乡公益,从开著豆花车到豆花店,何导演持续走入偏乡、离岛,以影像记录各种真实人生与土地情怀。在豆花的柔滑与影像的温度中,陆生们看见了台湾社会的多样与人文关怀。

海基会邀请陆生以多元视角亲近台湾 

活动特别关注大稻埕的地方创生与文创发展。同学们参观了十连栋历史街屋、百年碾米厂「新庆利」、郭美怡书店、乡艺埕、大华行及福来许咖啡馆等特色场域,亲身体会大稻埕如何在守住历史的同时,注入许多创意与活力。这些空间犹如一座座微型博物馆,诉说著老城新生的故事。一位陆生动容表示:「之前来只是走马看花,今天才发现大稻埕藏了这么多文化和故事!」

这场走读活动,不仅是一趟城市散策,更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土地共鸣的文化冒险。海基会未来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让陆生从更多元的视角亲近台湾,感受台湾。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