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走访台南在地产业 见证台商创新与转型韧性◆文/叶耀岚(海基会经贸处)
- 更新日期:114-06-13
海基会罗文嘉秘书长于5月7日、8日率团前往台南,深入走访多家深具代表性的台商在地企业,了解台商企业在全球供应链变局下所面临的转型挑战。
罗文嘉秘书长表示,虽然只有两天的参访,却深刻感受到台湾中小企业灵活扎根的韧性,以及积极放眼国际的企图心。他强调,海基会将持续扮演倾听、连结与推动的平台角色,与台商携手迎接挑战。
制造业深耕转型 成功打入全球市场
参访团首站来到位于安南科技工业区的璨扬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璨扬自1981年创立以来,专注于商用车灯的研发与制造,并以自创品牌「Lucidity」行销全球。
董事长黄文献以「想的,做不到;做的,想不到」作为企业格言,凭藉少量多样、快速客制化的核心优势,导入先进的ERP系统,提升制造效率。值得一提的是,璨扬坚持不聘用外籍移工,并推动「双周240」制度,每两周额外提供员工半天休假;鼓励员工挑战单车环岛、攀登玉山等活动,借此营造高度的员工向心力。
随后,访团前往荣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长、东莞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胜丰亲自接待。荣兴创立于1959年,早期以生产小型引擎零件为主,现已成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消音器制造商,并多角化经营医疗病床、无人搬运车、智慧仓储系统,同时跨足旅宿业,展现企业多角经营的高度弹性。
罗文嘉秘书长特别关心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对台商的影响。吴胜丰董事长指出,荣兴虽属传统制造业,但长期专注于利基市场,具备相对的价格与市场优势。对于受政策变化影响较大的项目,公司透过调整产线配置与分散生产据点等方式灵活因应。他也提到,出口企业除面对关税课题外,更需审慎面对汇率波动对营运带来的实质冲击。
文创与绿能齐头并进 展现台商多元创新能量
隔日,访团听取吉而好股份有限公司营运长侯柏安的简报。该公司以文具贸易起家,二代接班后转型整合品牌行销与文创开发,推出「趣活设计师平台」,汇聚逾300个设计团队、5万项商品,推动台湾设计走向国际。侯柏安以「Poodehii」(台语「布袋戏」)为例,强调品牌需展现独特文化识别。吉而好亦推动「善良」循环再生品牌,实践回收与低碳采购理念。访团也参访吉而好参与营运的蓝晒图文创园区,见证其结合商品企划与空间营运,推动在地文创发展。
下午,访团前往沙仑智慧绿能科学城,参访和欣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律松同时担任广东中山台协副会长,2017年响应政府「5+2产业创新计划」返台创业,与工研院技术合作,专注开发低压直流节能照明系统与生理光源控制技术。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多家医疗与长照机构,有助于改善使用者的睡眠与精神状态,并持续拓展健康照护市场。
叶律松董事长表示,面对全球贸易环境快速变化,和欣光通积极启动供应链调整与多元布局,规划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扩充生产基地,而台湾凭藉研发与技术优势,成为首要选择。目前,和欣光通正与台南在地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持续专注高阶产品开发与制造,灵活调配两岸产能,确保如期交货。
关注挑战与因应 海基会呼吁落实产地规范
当前美中关税战升温,对台商带来明显冲击,尤以出口美国、毛利有限的传统制造业最为严峻;以内需市场为主的台商则受限原料进口与关税不确定性,同时面临陆企与外销库存竞争,在内需疲弱下经营压力更大。
目前台商多采调整接单、转内需或与客户协商税负分摊等策略因应,并因应情势发展,采取分批出货、延后接单、调整产线、寻找替代供应等方式灵活应对。
罗文嘉秘书长特别提醒,台商虽展现强大韧性与应变能力,但在生产转移或委外加工的过程中,仍须严格遵守台湾与进口国的相关规范,正确标示商品产地,避免因违规「洗产地」而引发法律风险。他强调,海基会将持续提供政策资讯,协助台商提升合规经营能力,稳健布局全球市场,强化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