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国际变局的跨境营运与布局规划◆文/黄谦闵(经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
- 更新日期:114-04-21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台商企业在跨境营运及布局时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依据2024年财政部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含香港)仍是我国最大出口市场,占整体出口比重为31.7%,但比例已达近20年来的最低点,出口金额也较上一年下降。另一方面,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合计占比达41.9%,显示出口市场逐渐从中国大陆转移至其他地区。若同时纳入从台湾出口到越南、泰国等新南向国家再转出口至美国数据,美国实际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然而,美中两国之间由于国家资讯安全问题、乌俄战争等事件引发的科技冷战和贸易壁垒,使得台商在跨境营运整合时,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应变措施,以应对这些地缘政治的挑战。
建构灵活的跨境营运布局
在全球市场变局下,台商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其跨境营运的布局策略,降低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分散风险,寻找新兴市场成为关键。随著台美在产业供应链中的高度依存性,美国市场重要性愈加突显。台湾企业在美国市场布局,不仅可以利用当地研发资源、专利技术和市场优势,也可以借助美国现行招商优惠政策,如麻州支持再生能源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伊利诺州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计划等,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台商企业应加速研发和技术提升,并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五大信赖产业推动方案」,包括半导体、人工智慧、军工、安控、次世代通讯等重点产业,为企业未来布局注入新动能。例如,京元电子因应美中科技冷战和贸易壁垒的影响,决定退出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业务,加码在台湾高阶测试研发与扩产,资本支出从70亿新台币提高到122.81亿元,显示企业对台湾市场的重视和投资信心。
再者,在新南向和东北亚市场方面,台商企业应积极拓展业务,提升在这些地区的布局动能。如同韩国、日本等国争取世界第6大河流中南亚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湄公河大经济圈,是汇聚近3亿人口的经济精华区。因此,台湾的上市柜公司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董事会决议通过以1,224万美元与大陆的立讯集团联滔电子有限公司,合资赴越南设立美律立讯(越南)有限公司,以因应美中科技冷战贸易壁垒的影响。
然而,台湾企业对于东南亚各国间的政党或军系政治、清真文化、民生工业经济等较为陌生,台湾政府相关部门可与民间共同组织智库团,协助有意愿的台商企业投资,带动群聚效应。
审慎因应中国大陆新《公司法》的施行与调整
中国大陆于2024年7月正式施行新《公司法》,对于台商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和管理形成一系列新的挑战与要求。尤其在资本额方面,新《公司法》第47条对出资期限提出明确要求,意味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出资。根据第51条和第52条规定,董事会有责任对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核查并催缴,确保出资到位。此外,新法第48条允许以「股权」和「债权」作价出资,这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灵活性。然而,第54条亦规定,如果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公司或债权人可以要求已认缴出资但尚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
需特别注意的是,关于公司股权转让方面,新《公司法》第84条规定,股东可以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但必须以书面方式通知其他股东,并给予他们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如果其他股东在接到书面通知后的30日内未作答覆,则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此外,公司章程可以对股权转让作自主规定,意味股东在进行股权转让时必须先参考公司章程,以避免未遵循章程规定而产生的转让问题。
中国大陆修订后的《公司法》对于台商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运营策略和公司章程,确保合规性和运营效率。
培育企业永续经营的接班梯队
在现今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为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竞争力,建立永续经营的接班梯队成为各企业的重点长程目标。建立优质的管理人才库更是首要要务之一,企业应提供系统化的培训计划,包括领导力培训、决策能力提升以及创新思维训练等,并鼓励主管参与跨部门的协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层级互动,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此外,企业应建立有效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主管工作表现,及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确保持续成长。
同时,鉴于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企业接班梯队拓展职涯格局视野刻不容缓。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了解全球市场动态,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提升员工的国际视野。再者,企业应积极支持员工参加高阶学术研讨会和行业研习交流,以掌握前沿资讯和发展趋势,增强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企业应营造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分享经验和知识,激发创新思维,推动企业持续进步。
台商企业在面对全球市场变局和地缘政治挑战时,必须采取灵活多元的营运布局策略,分散风险,拓展新兴市场,同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企业在进行跨境营运布局时,应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协定的发展,以提升竞争优势。除营运布局外,还需注重接班梯队的建设,培育优质主管人才、培训多功职能专长及培养职涯格局视野,全面提升产业常识、专业知识、趋势见识、责任胆识和团队共识,打造具备卓越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团队。唯有如此,台商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