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乌克兰战争3周年:停火的可能与代价◆文/林颖佑(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 更新日期:114-02-17

2022年2月,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之名对乌克兰发动攻击,在乌克兰顽强抵抗下,俄罗斯原本认为可以快速结束的战争,现在正步入第3年。由于俄军初期补给线过分延伸,以及乌军有计划地后撤,让俄军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决定性的战果,反而乌军在获得美国与北约国家的援助后,开始有系统的反攻,逐渐收复失土,但也因为过分孤军深入俄罗斯掌握之地,造成大量装甲与步兵部队的受损,导致后面的进攻都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

双方兵力不足 俄乌战争陷入僵局

虽说如此,俄军也有类似的问题,多次的征兵甚至需要从北韩寻求兵力的支援,证明俄军当前兵力不足,导致虽然能有效地阻挡乌克兰的反击,但是也没有办法再复制如2022年初时的庞大攻势,只能持续困守当前的占领区。兵力不足的情形严重困扰双方,让俄乌双方都没办法有效进攻,只能沿著当前的战线进行消耗战。

对于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来说,虽未直接介入俄乌战场,但提供大量的资金以及武器装备,是乌克兰得以坚持到现在的关键,但也拖跨了西欧以及美国的经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忍受永无止境的援助支出,同时对当前美国而言,印太区域的中国大陆更具威胁。这也是2024年底美国大选结束后,川普总统想要尽速结束俄乌战争的原因。

停火线与加入北约议题 双方最大矛盾

由于目前俄乌都没办法在战场上有更多的进展,也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攻势,在兵源不足且无法取得决定性战果的情况下,战争逐渐带给双方经济沉重负担,因此停火的选项一直出现在双方的谈判中。但停火最重要的是,双方的停火线是否会与当前双方的势力范围相同?这是俄乌双方最大的问题。

就乌克兰而言,虽然想要停火,但若俄罗斯2014年并吞的克里米亚半岛以及部分占领的乌东4州,即统称顿巴斯地区(Donbas)的顿内次克州(Donetsk)及卢甘斯克州(Luhansk),还有赫尔松州(Kherson)、札波罗热州(Zaporizhzhia)依然在其控制下,对于乌克兰而言依然有遭受攻击的可能,特别是战略要地都在俄罗斯掌握中,未来休养生息后,俄军若要发动下一场战争会更为容易。这也是乌克兰希望加入北约的主要原因。

乌克兰只靠武装力量,要挡下俄军的攻势如同天方夜谭,仍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支援才能坚持到现在。未来若是成功加入北约,便能享受北约集体防卫的保护伞,借此吓阻俄罗斯的野心。但对俄罗斯而言,随著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过去曾为华沙公约组织骨干的波兰也加入对抗俄罗斯行列,若是乌克兰再加入北约,俄罗斯将在陆上直接与北约接壤,将形成新的「安全困境」。这都是当前俄乌两方在停火议题上的矛盾。

美助乌 对北约及印太国家有「再保证」战略意涵

对川普而言,如何有效降低在欧洲的军事投资,把预算与人力放回印太战区是首要目标。川普直接派兵前往欧洲助战可能性极低,但在拜登最后一段任期内,多次提供武器给乌克兰,并解除乌克兰武器不得攻击俄罗斯本土的禁令,为的是让乌克兰可以在最后停战前能有更多谈判筹码,只是目前为止并未看到乌克兰有明显的决定性胜利。

川普的大战略强调要让美国再次伟大,除了将焦点放在美国本土,更希望欧洲国家必须要自行负担更多的安全责任,而非只依靠美国协助。但北约在冷战结束后,无论在军备或是战略发展上,都需要彻底转型,对美国来说是一大机会。许多新加入北约的国家都面临装备「换机潮」,例如将过时的米格29战斗机提供给乌克兰,自身却大张旗鼓换成美国F-16战机,除了提升自己空防战力外,融入北约联合作战系统更是关键。由于这些系统大多跳脱美国军火商主导,因此这也是美国军工产业的机会。类似状况也出现在飞弹防御防空系统上,面对俄罗斯超音速飞弹威胁,西欧各国必须加强军备来应对。

传统法德等北约大国因为与俄罗斯有距离,并未直接面临俄罗斯威胁;但对波兰或其他东欧国家而言,若是俄军控制住乌克兰东边,下一个攻击目标就会是乌克兰西边,再接下来目标就会是波兰等东欧国家。因此对川普来说,如何将战火控制在乌克兰,并将乌克兰作为反俄前哨以及与俄罗斯接触的缓冲区便是关键。

对川普而言,乌克兰的安全并未直接与美国相关,但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却直接影响北约各国对美国的观感,甚至是印太盟邦的态度,这些都是美国尝试借由协助乌克兰,对其他国家进行「再保证」的战略意涵。

后俄乌战争时代 各国备战氛围浓厚

俄乌都了解到战事有可能随著美国总统川普的上台而逐渐落幕,但在前述原因下,双方也不会甘于接受现在的停火线,导致在2025年春季融雪形成泥泞环境前,俄乌双方可能都会尽量集中兵力发动最后一波攻势,在停火前控制更多重要据点,做为未来牵制对方或是进行停火谈判的筹码。

如果双方顺利停火,是否意味和平协议的到来?此想法可能过于乐观。最有可能的后俄乌战争时代,与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战争一样,虽然主要战事已经停火,但是许多小规模的遭遇战或是各地依然有零星战火。特别是乌克兰依然存在国家认同的问题,都会让停火后的俄乌高度不稳定。

对北约与俄罗斯而言,过去想定的战场可能是冷战时的东西德交界,现今一触即发的火药库已经前推到俄乌之间,且在俄乌交战的近3年中,曝露了北约国家防卫战略与军备都已过时的问题,必须重新更新武装与进行新的国防转型,才能面对俄罗斯威胁。这也促使北约各国出现大批的军火汰换与更新,自然也是各国军工产业的机会。各国也因俄乌战争的教训,对当代战争有更进一步认识:战争停火并不代表和平的到来,反而是各国准备下一场战争的开始。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