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疯短影剧市场 台湾入市有眉角◆文/廖珪如(媒体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4-02-17
影视产业自影音平台如爱奇艺、Netflix、Disney+崛起后连带改变原有的影剧市场,如电影画面呈现、编剧节奏转变等,例如Netflix力推悬疑片,Disney+大规模制作动漫系列;近年来短影音崛起,环绕中国大陆市场以TikTok、爱奇艺为主的平台,推出爆红微短剧,不少资本市场都投入,台湾也逐渐有人试水温,不过,影剧界已发出警示。
中国大陆近几年来出现微短剧爆红现象,霸道总裁、奇情争产等题材霸占影音平台,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人民币)显示,2023年全年,微短剧规划备案3,574部、上线备案584部;2023年微短剧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58.6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484.6亿元。另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路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预计2027年中国网路微短剧市场规模逾1,000亿元。
中国大陆许多微短剧大量复制「霸道总裁」式的男女感情内容,游走尺度边缘,又或者是以奇情取胜,屡屡突破常理常规。2024年7月,抖音联合博纳影业推出全国首部AIGC连续性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成为首部AI生成式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该剧开启影视产业和人工智慧技术深度融合的全新篇章,探索从AIGC生成式短剧集到「AI+实拍长剧集」,再到「AI+工业化电影」的三步走模式。
AI崛起杀垃圾时间 微短剧微价值
「AI与短剧的融合将激活潜在创作者,构建人才聚合平台,并丰富短剧类型。」博纳影业集团影视制作副总经理曲吉小江表示,作为全流程AI化的创新科幻项目,博纳影业团队专门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训练了一个AI自制影视剧集工作流程——AIGMS。随著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广泛应用,新的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虚拟演员、虚拟制作团队、数字版权交易等新模式将颠覆传统影视产业格局,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
短剧市场的异军突起有其内在原因:网路影音尤其是短影音的蓬勃发展,为微短剧成长发展提供天然土壤;网路使用行为的娱乐习惯已然养成;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微短剧行业市场投资热度不断升温,各影音平台扶持政策持续加码,激发微短剧内容创作热情。
中国大陆微短剧票房去年首度超越电影,业者相继抢攻海外市场。据中方媒体报导,短影音平台龙头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最近已成立海外微短剧业务团队,在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上线名为Melolo的免费微短剧App。大陆网媒Tech星球也报导,字节跳动已经成立海外微短剧业务团队,招聘多个海外相关职位,基地设在北京、上海等地。在海外还上线一款名为Melolo的微短剧App,主打免费模式,也是字节跳动首个出海的微短剧产品。
Melolo是一款海外免费微短剧App,已于2024年11月中旬在印尼、菲律宾等市场上线,正持续做业务探索与验证。报导指出,字节跳动做海外微短剧业务,早就有迹可循。去年11月,外媒Information报导提到,TikTok考虑把类似微短剧的内容加入其中。得益于微短剧在中国大陆境内大获成功,TikTok显然不愿错过,打算在海外市场开启复制模式,力求拉拢更多使用者。
字节跳动分散出海 收割最终价值
微短剧出海被视为蕴藏巨大机遇的蓝海。据「2024短剧出海行销白皮书」显示,未来海外月均微短剧使用者规模预计将达2至3亿,市场规模将达100亿美元。微短剧已出海至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市场,成为全球娱乐业最新亮点。目前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的影音平台,都已布局海外微短剧市场。
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教学副院长迪恩・伯恩斯此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当今中国大陆已出现微短剧热潮,短剧有足够引起共鸣的故事情节,对于现实给予理想化的修正,也适应了快节奏的娱乐模式和移动消费习惯,其取材于大量的小说文本,打破传统的写作模式,可即时获得用户反馈。短剧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也不断扩大。
台湾有别中国市场 影人呼吁谨慎
随著人工智慧(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落地应用,特别是AIGC影音生成大模型出现,传统影音制作流程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短剧制作企业通过积极拥抱AI浪潮,显著提升短剧的内容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驱动行业迈上发展新台阶。
台湾目前也有公司踏入微短剧市场,日前微短剧服务商米奥繁星邀知名艺人黄国伦、寇乃馨夫妇合作,共同打造全台首部高规格微短剧《穿越黑暗拥抱你》,期望能为台湾短剧市场立下里程碑。米奥繁星认为,2024年全球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650亿美元,相较于传统影视内容,微短剧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节奏,为台湾影视产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九紫影业」(P9 Studio)也宣布进军竖屏短剧市场,目标打造台湾百秒网剧第一品牌。百万网红「那对夫妻」和「盖彼Gabi SDK」率先响应加入共同创作计划,3 年内投资制作100 部台湾精品竖屏剧;「那对夫妻」将贡献「亲子」系列故事,「盖彼Gabi SDK」则朝向「LGBTQ」领域发展,聚焦成人层面,有同志与跨性别,从爱的多元性别翻转故事。
近两年, 市场狂飙突进,同时也泥沙俱下,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中,微短剧付费乱象及内容违规被点名。中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此前发布《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要求自2024年6月1日起,微短剧需按投资额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备案的作品不得上网传播。随著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白名单」等制度落实,有望加速形成网路微短剧行业「良币驱逐劣币」积极效应,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微短剧只容大资本 学者点出关键
不过,一名两岸电影人提出示警,强调有些题材可以在中、美等市场玩,在台湾却不可行。尤其中国大陆短影剧市场已经在走下坡,提醒投资人要留意,影视幕后同学会、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冯勃翰就在脸书发表评论,他认为,微短剧不是蓝海是「红海」市场,单部作品门槛低、容易抄、盗版浮滥。最后比的是平台垄断观众的能力,以及影视产业演员的纵深和多样性。在不能说的地方比的是色情暗示,商业模式的一(大)部分来自于哄抬股价,不是一个可以只从作品格式内容出发讨论的领域。
冯勃翰分析,「红海」市场不表示未来会死,只代表投入的人多数会很辛苦。如果这一块发展能让观众看好几年都不会腻,又一直有人往这个领域冲,它就不会死。最后活下来的会是因为某些原因能够垄断通路的公司。微短剧是通路为王,能创造附加价值的是平台而非制作公司,自然会出现制作方削价竞争。因此,台湾现在要踏入微短剧市场的人,影视圈呼吁要谨慎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