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年轻人挑战投资理财 形成市场新兴力量◆文/蔡绍坚(媒体工作者)
- 更新日期:114-02-17
两岸年轻人近年越来越热衷投资,不论是台湾,还是上海的证交所,新开户的投资人中,都有很大一部份是30岁以下年轻人,甚至还流行起了「攒金豆」及「存款特种兵」等千奇百怪的投资方式,显示年轻一代的金钱观与财富观正出现改变。
两岸年轻人挺进股市 成市场新生力军
中国大陆A股近年表现低迷,但在去年9月底曾有过一波强力的反弹,也激励了大批民众在「十一」长假前开户进入股票市场,开户量达到平常的4至6倍,年轻人又占多数,以「85后」(1985年后出生)及「90后」(1990年后出生)为主力,「00后」(2000年后出生)也大幅增加。
根据中国大陆券商的统计,这波开户潮,小于等于25岁的新开户投资者占比两成;25至35岁占比三成;36至50岁占比四成;大于50岁占比一成。
不只中国大陆,台湾证交所2025年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4全年新开户的70多万人中,20至30岁的共占12万,是增加最多的年龄区段;0至19岁也有将近11万人,紧追在后。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发现,不管是台湾还是中国大陆,年轻族群都正在积极投入股市,成为市场上一股新兴力量。而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20、30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快速发展期,逐渐拥有经济能力,投资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股市多头的浪潮下,自然就被吸纳进市场。
攒金豆豆、下乡定存 中国大陆年轻人投资拼创意
相较于台股近年频创新高,中国大陆股市近年的表现明显低迷许多,也令不少投资人兴趣缺缺,但中国大陆年轻人对于投资的需求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以更有创意,更加天马行空的方式实现。
2023年起,中国大陆年轻人就流行起「攒金豆豆」的投资方式,年轻人每个月一领到薪水,就到珠宝行、银楼购买一颗重量仅1公克,外型跟一颗碗豆差不多大的「金豆豆」。
相较于金条、金饰,「金豆豆」的价格只有4、5百元人民币(约1、2千元新台币),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只要少上几次馆子就能买得起,加上黄金的保值性强、流通性高,相较于跌跌不休的陆股,反而是一种更加稳定的理财投资方式。
也有年轻人认为,就算运气极差,遇到金价下跌,至少买「金豆豆」还能当成存钱,不管怎样都比出门乱花钱好,越存越多看起来也很有成就感,存到一定的量还能熔了打成首饰,送给心爱的家人。
不过,「金豆豆」也非全是优点,金价大涨之后,不少年轻人开始抛售变现,才发现当初购买的「金豆豆」居然掺了铜,不是「纯金999」。有些消费者担心买到假货,选择价格稍高的大品牌购买,但回收价却不看品牌溢价,而是按照国际实时金价,导致比当初的购买价还低,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
股市操作难度高,「金豆豆」又暗藏弊端,中国大陆年轻人索性将眼光转向银行,当起「存款特种兵」,他们定存的对象不是大型的商业银行,而是一些二线、三线城市的地方型、村镇型银行。
随著中国大陆央行持续降息,中国大陆「中农工建」等大行不断下调利率,目前定存的利率只剩下不到2%,但与大行相反的是,不少地方型的中小银行近期却逆向上调利率,有些银行甚至给出了3%以上的定存利率。
「存款特种兵」大多是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为了寻找高利率的定存,会特别搭乘高铁跑到二线、三线城市,在地方型的中小银行存款,许多人还会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分享最新的利率资讯。
不少年轻人还将存款的过程与旅行结合在一起,例如住在广州的「特种兵」,很多都会在假日跑到河源、龙川一带寻找高利率的银行,搭乘高铁只花费一个多小时,还能顺便游玩、吃美食。
但专家提醒,虽然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较高,但也要考察其规模与经营状况,尽量避免到规模太小、不良率较大的村镇银行存款。2022年河南就曾发生多家村镇银行禁止存户提款的乱象,影响超过40万人,当地甚至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事件。
台股创高后的震撼教育 「少年股神」们挫折中成长
台股近年不断创新高,大多数台湾年轻人都选择股市作为投资选择,加上手机APP就能轻松交易,以及零股交易制度的进一步开放,更大大降低「小资」年轻人们进入股市的门槛。
除了多头的吸引力外,另一方面,在长期低利率,以及房价高不可攀的环境下,比起把钱存在银行,或不切实际的买房,年轻人更愿意将身家投入股市,尤其在2020年疫情初期的超级大牛市,更是诞生了不少初入股市就赚得盆满钵满的「少年股神」。
「少年得志」也令许多年轻人们在面临首次空头时格外惊慌失措,2022年,台股从上一年「万八」的高潮摔落,一路跌破「万四」,不少当年的「少年股市」都黯然暂离股市。
有些过于自信的年轻人借了信贷炒股,结果遇上熊市,以高杠杆的姿势摔得粉身碎骨,欠下一屁股债,只能被迫从股市「毕业」,老实返回职场上班还债。
不过,在历经多头与空头后,存活下来的年轻投资人还是多数,在疯狂过后,他们学会资金分配与风险控管,在投资的同时量力而为,能够更加淡定的面对涨跌。
易经、塔罗牌也能炒股? 连AI都来当分析师
奇妙的是,许多中国大陆的年轻投资人炒股不看本益比,也不看技术分析,而是使用「玄学」。例如,有一位学过塔罗牌的投资人,就用塔罗牌来算自己买什么能够赚钱,以及明天的股市走势,准不准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在社群上分享,流量还不错。
还有人靠著易经来炒股,并自认成功率很高,例如,用六爻占算次日大盘或个股涨跌时,十几次尝试中仅一两次失误;但这名投资人也强调,他本人只算不买,因为自己没买的时候算得都很准,有买的时候就不准了。
更厉害的是,随著AI的兴起,还有年轻人开始尝试用AI辅助炒股,使用的不是ChatGPT,而是券商的「AI选股」功能。该功能会结合投资人的投资风格与产业偏好推荐个股,让投资人自行选择要买入哪些股票。
正在测试此功能的投资人在社群平台分享,只要选择买入,就会尽量遵从AI的指示决定卖出时机与进一步操作。从测试中发现,AI的回撤与止损做得非常好,因为它不是人类,没有情绪,不会「凹单」,算是很适合新手的功能,可以培养买入与卖出的习惯。
从页面上可以看到,「AI选股」功能的胜率高达70%,算是非常漂亮的数字,收益率则是5%,亮不亮眼见仁见智。
两岸年轻人勇敢投资 盼以财富打造美好未来之路
两岸年轻人对投资的热情与日俱增,表现出多样化和创新的方式。在中国大陆,尽管A股市场近年表现低迷,年轻人依然积极寻找理财新方式,从购买「金豆豆」到「存款特种兵」,展现他们对投资理财的看法。
台湾年轻人则在股市中找到财富增长的机会,即使只是「小资族」,也不轻易放弃,在牛市中勇敢冲刺,在熊市中谨慎操作,不断学习与投资相关的知识,期盼能将知识转为收益。
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年轻一代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也显示出面对金融市场的灵活性与创造力,甚至透过「AI炒股」试图重新定义投资。随著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教育的普及,这股年轻的投资力量将更具影响力,对两岸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