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延迟退休的美丽与哀愁

  • 更新日期:113-10-25

不知从何时开始,速食店中、大卖场里,越来越多「高年级生」的身影。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的他们,总是能与行色匆匆的客人,闲聊几句话家常,分享人生智慧,使人际疏离的现代社会,多了几分温暖。这群「高年级生」,是劳动市场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产。

随著人口结构老化,白发人服务黑发人,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人均寿命逐年增长,预估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的人口将是5岁以下儿童人口的2倍。台湾也将在2025年步入超高龄社会,届时将有逾半人口,都是45岁以上的中高龄族群。当社会上传出越来越多因「缺工」而熄灯的老字号,如何从政策面善用中高龄人力资源,便成当务之急。

「延迟退休」就是许多国家的因应对策。既然少子化缺工,又有充沛的中高龄人力资源,何不调整法定退休年龄,让这些人续留职场几年?从国家立场,既可增加劳动力供给,也可延缓退休金支付压力;就个人立场,也能多赚几年薪水,支应退休生活经济所需。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延迟退休意味年金缴交年数拉长,领取年数却缩短,对劳工不见得有利;每个岗位要求不同、每位劳工身体状态有异,到一定年纪能否胜任,也不无疑问;更别说可能排挤年轻人升迁机会。

虽然利弊互见,本期梳理世界各国、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做法发现,「延迟退休」已是抵挡不住的趋势,相对过去法令的「一刀切」及「一体适用」,「因地制宜」与「弹性原则」是大部分国家采取的应对方式。可确定的是,随著续留职场的中高龄人数越来越多,未来世界各国的职场面貌势必改变。

当女性不再将「找一个好归宿」作为人生目的,养育一个孩子几乎吃掉家庭一半所得,「婚」与「育」就变成人生非必要选项,结果就是家庭结构改变,少子化趋势难以回头。不仅「延迟退休」是少子化趋势的产物,「失智人口增加」也是少子化下的副产品。平溪作为全国老化程度最高的乡镇,打造「不老长智村」,让失智者在一个友善互助的环境安心变老。「人」的价值不分年纪,对「人」的最终关怀,是「台湾价值」的重要体现。

拯救地方经济,观光是门好生意,近年两岸都不约而同透过举办大型演唱会等方式,吸引人潮、带来钱潮。只是近期中国大陆颁布的诸多国安法规,增加赴陆旅游风险,也使在陆经商生活的台湾民众深感不安。海基会首度于「2024台湾国际旅游展」设摊提醒赴陆旅游安全,也展开双手欢迎台商回台投资、台商子女回台发展。不论外在形势如何变化,海基会始终敞开大门,为两岸民众提供最安心的帮助、最温暖的关怀。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