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编辑手记》海权崛起新挑战

  • 更新日期:113-06-07

资源有限,欲望无穷,翻开人类历史,就是赤裸裸的资源争夺史。当陆上资源已无法满足需求及欲望,人们便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占据地球表面70%以上面积,富含渔业价值、矿产资源、尤其是贸易利益的海洋,究竟属于谁的?

1615年英国海上冒险家华特・雷利(Walter Raleigh)曾说,「谁控制了海洋,就能控制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就能控制世界财富,进而控制世界本身。」人们对海洋的野心,从掌握航海工具开始,自发现海洋矿产(石油、天然气、稀土等)加剧。虽《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各种海域的划分原则,确定各国在不同海域中的权利义务,但约束力量有限,模糊地带仍在,海洋仍是各国外交及经济的角力场。随著马汉《海权论》被列强奉为圭臬,「掌握海权就能成为强国」的信念不胫而走。

台湾四面环海,位处第一岛链核心,台湾海峡更是全球50%货轮必经航道,地缘战略位置关键。赖清德总统已于就职演说中宣示台湾要发挥海洋国家优势,丰沛资源是海洋赐给台湾的礼物,但海洋难以划界,也无屏障,易成国防破口,只能加强与邻国的安全合作,共同应对中共海权扩张带来的挑战。

海洋争端不断,但「航行自由、无害通过」等原则已成全球共识。当今潮流往「自由开放」的趋势走,香港及中国大陆却反其道而行。今年3月23日生效的香港《基本法》23条、5月1日生效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均限缩人们的自由权,「政治安全」高于一切。在政治内缩、经济内卷的氛围下,中国大陆年轻人选择躺平,对任何事都淡然处之,「不期望就没有伤害」。「狼性」消失,「淡学」弥漫,初衷或许是减低个人伤害,但长此以往,却伤害了国家竞争力。

社会观念转变,离婚不再是难以启齿的人生挫败,而是人生再起的海阔天空;蓝领也不再是不够体面的劳力职业,「缺工潮」使他们薪资水涨船高,「专业职人」赢得越来越多尊重。这些发展趋势,让年轻人就业选择有更多可能性。不论离婚还是蓝领,只要一个转念,人生就可无限宽广。

人生进入下半场,除了检视自己的积蓄及退休金是否保障无虞,担任志工无疑是再创人生价值的美好事业。海基会爱心志工每天服务形形色色的人,体验人生百态,与服务对象同喜同悲。透过他们的协助,民众取得文件的验证证明;因他们的奉献,海基会服务两岸人民的价值得以体现。海基会感谢他们的付出,将带著他们的期许与支持,继续为两岸人民的福祉努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