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 演绎精彩人生─海基会南区服务处爱心志工曾绣娇◆文/林俊谷(海基会法律处)
- 更新日期:113-06-07
每周一上午,说著流利的国、台语,甚至英文拢嘛ㄟ通,三种语言自由切换,热情洋溢地招呼著到海基会南区服务处洽公的民众,她是海基会爱心志工曾绣娇女士。
曾绣娇是海基会南区服务处第一批的爱心志工,服务至今已7年余,早已成为海基会家庭成员。她是长辈,却没有长辈的严肃威严,个性温和、体贴善良,相处起来更像朋友,大家工作之余,聆听绣娇姐分享她看似平凡却有深刻底蕴的人生故事。
书香世家 无忧岁月
曾绣娇出生在云林县口湖乡,家中排行老么,上有2位哥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亲皆为教师,自幼学校就是她的游乐园及生活圈。父亲退休后,当上了乡长,在父母的呵护与兄长的关爱下成长,岁月静好,度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涩年华。
勇闯美国 追求梦想
结婚后小孩出生,生活开始兜著孩子团团转,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事,日子忙碌倒也甘之如饴。当年因缘际会,未予深思,带著小孩勇闯美国求学。初到美国,分不清楚东西南北,语言不通,吃尽苦头。曾绣娇说,德国作家哥德曾说过:「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影响她非常深远,秉持这信念,诸多难关一一克服,帮助她完成许多不可思议的任务。
生活安定下来后,她利用陪读空档时间,奇迹似地完成Hotel Restaurant Management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双主修学位,终于一偿宿愿,完成人生的目标。
学以致用 经营甜品店
取得学位后,以为生活将回归平淡,没想到人生剧本再被修改,生活又激起涟漪。曾绣娇非常喜欢吃甜点,从来未想到会将所学用于创业上,卖起甜点。毕业后在当地加盟知名品牌的巧克力及冰淇淋店,摇身一变,成为生意人。创业之初,她被进货成本、管销费用、获利率等折腾老半天而痛苦万分,心想「何苦走这一遭」。天公疼憨人,关关难过关关过。第一次转身,从家管变为经营者,生活忙碌且充实,直到小孩学业完成,才收拾行囊返台。
因缘际会 担任海基会南区服务处志工
曾绣娇回国之后,看似悠闲惬意,却闷得发慌,心想这样下去,可能闷出病来,因此毛遂自荐,进入高雄长青学苑及移民署担任志工。后来正巧碰到海基会南区服务处第一次招募志工,经移民署社工引荐,顺利进入海基会担任志工,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海基会南区服务处里帮忙民众填写表格、解答问题,甚至帮忙抱小孩、量血压等,让曾绣娇感觉非常快乐;偶有无理或情绪失控民众,她总是抱持另类修行的态度。
曾绣娇说,初任南区服务处志工时,天真以为工作内容就与其他单位一样,大同小异,其实不然。服务过程中,她渐渐体会即使受限于两岸政治因素,海基会仍尽全力协助民众,为两岸人民谋福利,也体悟到民众能带著文件到海基会,背后过程早已历经千辛万苦,文件得来不易。所以,如何在过程中帮助民众顺利取得验证证明,发挥海基会功能,是她担任海基会志工最大的意义。
人间有爱 施比受更有福
曾绣娇在海基会担任志工期间,也深刻感受「施比受更有福」。某日中午,一位满头大汗的计程车司机,推著坐在轮椅上的妇人到处询问,她立即协助其填写申请表格,服务过程中与之闲话家常,得知妇人自中国大陆嫁来台湾,先生因病骤世,顿失倚靠,在台举目无亲,处处需人协助,还好有热心的好邻居,愿意伸出援手,再加上政府相关单位的协助,让她有勇气继续在台湾生活下去。洽办结束后,妇人频频致谢,望著他们离去的背影,曾绣娇心中充满感恩,感谢老天给她帮助别人的机会。
珍惜所有 活在当下
另一深刻体悟是「珍惜所有,活在当下」。某日一位年近80老翁,手提一袋资料,默默地坐在等候区,曾绣娇便与他聊聊,没想到聊著聊著,他竟哽咽了起来,当下让她不知所措,除极力安抚外,别无他法。原来老翁早年赴中国大陆发展,事业经营有成,自建商业大楼,出租为办公室及商场使用,风光一时。但因年龄渐长,再加上两地往返不便,便将该大楼委由他人代为管理,结果管理人竟内神通外鬼,伪造签名将大楼变卖。他为了此事,一夕白发、孑然一身。曾绣娇听到这里,心中感慨万千,一方面悲悯他的遭遇,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很幸运,心无闲事,怡然的活在当下。
在海基会担任志工7个年头,曾绣娇觉得这里就像人生的缩影,有结婚及小孩出生的喜悦、有离婚亲权之间的纠葛、有私权的纷争、有亲人久别的重逢,也有生离死别的伤痛,人生百态。对她而言这是一场人生修练,对人生课题有不同的审思与体悟。
曾绣娇特别感谢海基会,让她在人生下半场有了服务奉献的机会,也让她更能体会「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谛。海基会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未来的日子,她决心把握当下,抓住每个服务的机会,帮助他人也丰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