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台北 小女孩到博士生的台湾生活◆文/HUI酱(陆生)
- 更新日期:112-07-26
2023年,即将迈进台湾求学的第六个年头,我要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屁股」了。三年又三年,从台南到台北;曾在大榕树下,和朋友探讨学术研究;在黄花风铃木凋零时,伤春悲秋;在火红的凤凰木旁,许下「苟富贵,勿相忘」的毕业誓言;在杜鹃花丛间和樱花树枝头下,体会几米漫画书中的故事和心情;在一遍遍纠正朋友「这是木棉,那是火焰木」后,即将再次迎来毕业。我,一个东北孩子,体会那么多不同温度、不同颜色的四季后,想分享三年又三年里的感动和喜悦。
扬帆起航 甜蜜上心头
还记得,一路小跑下楼收录取通知书时的感动,大信封里的纸闻起来有海风吹过的海盐味,预示著毕业季零offer的「鲁蛇」,终于要踏上她的硕士求学之路了。双喜临门,没多久又收到了学校的奖学金贺信。蛰伏一年,是时候,扬帆远航了。
对南台湾的印象就像这里的菜,就是「甜」。第一份甜来自餐饮街老板,老板知道我和她同乡后,常常在不忙时和我唠家常,说说自己年轻的故事,还会偷偷给我饭里加卤蛋,我给她钱,她说什么都不收;她特别上进,店休的时候去修空中大学的培训课程,时常与我讨论在课上学到的内容,让我感到非常敬佩。
第二份甜,来自学校侨陆组老师,老师们工作很忙,但见面都会多聊几句,特别想分享一位负责处理陆生医疗保险业务的「大王姐」,有一阵子压力大,身体不舒服,经常去她那报到,大王姐知道此事后开导我,说「压力大的时候多多看窗外,看绿草、鲜花,还有帅哥喔!」后续深聊,得知她已快要退休。性格开朗,染著彩色指甲油、涂著彩色眼影的大王姐近年刚做完手术,生活里有苦,却有无数将自己过得甜的方法。
第三份甜,来自我的研究室老师、伙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期间,她们细心地帮我整理留在宿舍的物品并妥善保管;无法回校上课期间,帮忙和校方沟通,积极争取有利且便利学习的资源;同时,也见证了实验室助理小姐姐从婚礼到孩子满月的全过程,喜酒、喜饼、满月伴手礼吃到不要太幸福;当然,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专门为我办的,放著婚礼进行曲的实验室小毕典。于是,打算与台湾,甜蜜再恋三年!
再恋三年 相信爱无价
希望能在大学寻得一份教职的我,如愿读博士班。博士生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做实验、写论文、研讨会、开组会。台北相较于台南,没有那么甜,我说的是食物,因为多雨的台北带来了一个温柔的男孩子,破除了理工脑子的母胎solo儿之单身苦涩魔咒。
恋爱,即是一个人的美好乘以二。比如,慢下脚步,只为邂逅淡水傍晚的粉色天空;漫步海风中,听街头艺人吟唱浪漫的情歌,分享抢购到的最后一块鸡排;一起沿著河堤骑行,从烂漫杜鹃花的春天骑到繁星眨著眼的冬天;一起逛菜市场,我买他扛,我炒菜,他切菜,就这样我们共同开发了几十种菜色,在平淡的日子中,夹杂著红烧肉的香、土豆泥的绵、麻辣烫的爽、打卤面的醇、炸香蕉的甜。除了陪伴外,更珍贵的收获是互相治愈和支持,并逐渐学会如何爱人和被爱。在彼此迷茫、怯懦时,给对方加油打气,给予由衷地欣赏与赞美。网路时代的社交生活让人觉得认识一个人很容易,然而走进一个人心里,种下爱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恋上台北,因为台北给我「慢生活」的理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恋上他,因为相信爱无价。
三年又三年,从20岁的小姑娘走到博士快毕业;从南向北,看过很多美丽的风景,吃过很多留恋的美食,在人与人真挚的情谊中爱了又爱,恋了又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