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总统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 (100.03.09)
- 更新日期:109-09-01
总统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
资料来源:总统府新闻稿
马英九总统今天上午出席「海基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肯定海基会历任董事长及全体工作同仁的努力,并追赠「两岸和平特殊贡献奖」给故前董事长辜振甫(由其夫人辜严倬云代表领奖),以表彰他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贡献。
总统说明海基会成立背景时表示,民国76年解除戒严、开放探亲,77年行政院成立处理两岸事务的临时性任务编组「大陆工作会报」,79年由于偷渡客问题,两岸由红十字会协助协商处理相关事宜,使政府意识到两岸间必须有一常设性、全面性的机构,以进行两岸协商、交流与服务的工作。
总统指出,当时他参与「大陆工作会报」,从修宪开始,增订《宪法》增修条文第11条「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间人民权利义务关系及其他事务之处理,得以法律为特别之规定」,并据此设立「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及「海峡交流基金会」,全盘规划未来两岸关系发展。
总统说,海基会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进行多次重要协商,发挥相当大的功能。例如81年两会在香港协商,获致两岸均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而我们所表述的「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第2年又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签订4项协议。随后因「千岛湖事件」、李前总统访问美国、大陆试射飞弹、「两国论」及政党轮替等原因,两岸关系陷入低潮;一般认为民国89年至97年间,海基会除提供服务功能外,协商与交流的工作则完全停顿。
总统表示,他在上任前即对两岸关系预做规划,因此执政后,即请江董事长赴中国大陆进行第1次「江陈会谈」,达成开放两岸直航及陆客来台协议,迄今两会已签订15项协议、达成1个共识,使两岸逐步迈向和平与繁荣。
总统说,国共内战造成很多家庭流离失所,身为炎黄子孙,必须亟思解决以谋求和平。在谋求和平的过程中,必须维护中华民国主权与台湾尊严;在推动两岸事务时,必须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湾海峡「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并且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任何协商必须秉持「对等」、「尊严」及「互惠」的原则,以保障人民利益。
总统强调,政府在推动两岸关系过程中必须优先考量三个问题。首先是「人民」,政府政策必须符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再者是「和平」,如果没有和平就没有一切,政府在追求和平时,绝不会牺牲国家的主权与尊严;第三则是「民主」,两岸政策仍应符合「国家需要、民意支持与国会监督」的原则,务必让协商过程在不影响协商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透明,这才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总统进一步指出,回顾两岸发展,政府在宪政架构下,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不再将中国大陆视为「叛乱集团」,但仍无法承认中国大陆是一个主权国家,因为中国大陆仍是《宪法》第四条规定的「中华民国的固有疆域」。因此,现阶段应做的是,在相互不承认主权前提下,可以相互不否认治权,这也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二条针对台湾地区所做的定义「台湾地区:指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政府统治权所及之其他地区」,在此前提下,「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是目前能够解释、并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对等交流的重要基础。
总统表示,海基会在从事两岸交流工作时所秉持的原则,背后均有非常复杂但清楚的理论支持与脉络,若缺乏上述支持与脉络,两岸关系就会如同前政府执政期间的8年,陷入停顿与不确定的状态,不仅对人民不利,也会伤害台湾的未来,影响台湾人民的权益。因此,不论是那一个党派或那一种思想,都必须认清此一政治现实,也唯有如此才能为2,300万台湾人民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海基会成立20年来已创造许多历史,未来必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