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主,以文化为本,解开两岸的「结」─ 第六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高副董事长致词参考内容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99年第100号新闻稿
时间:99年12月14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蓝小姐615、池先生616
两岸两会12月14日在大陆上海市东郊宾馆,举行第六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双方确认「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签署相关准备工作,同时敲定第六次「江陈会谈」的日期、地点及程序安排。
高孔廉表示,双方主管机关过去半年就「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与「投资保障协议」两项协议,进行密集磋商。有关「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方面,彼此就传染病防治、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中药材安全管理及中医药研究、紧急救治等方面已达成基本共识。「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将能有效维护两岸人民健康、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生技产业发展。
就投资保障协议而言,所牵涉范围很广,双方面也曾经讨论过,包含:投资人定义、投资待遇、征收、损害赔偿、移转、投资争端解决等等事务,也了解彼此的想法,但是因为内容相当广泛,双方还需要再花一段时间,再进一步来沟通,以便提供两岸投资者更有效的投资保障。
虽然这一次会谈来不及签署「投资保障协议」,但双方仍应共同努力,尽速完成。尤其是台湾已与29国、大陆与130国签署相关投资协议,已有通用的惯例与丰富的经验,两岸应从保护投资人角度思考,尽速达成共识,建立有序的经贸交流,达到互利互惠,不辜负广大民众的期望。
至于正式会谈的日期、地点及程序安排,今天也将确认,务必使第6次「江陈会谈」圆满成功。
另一方面,自从两会恢复协商后,历经5次会谈,签署14项协议与一项共识,成果相当丰硕。但不可讳言,两岸在落实签署的协议方面,仍有改善与修正的空间,包括三聚氰氨的求偿问题;两岸航班不足、票价太高与上海周边机场开放直航问题;还有依照国际民航营运惯例的客货转运问题等等。
高孔廉认为,两岸应积极面对处理攸关人民福祉的问题,秉持互惠互利精神,「多一点经济,少一点政治」,避免无谓虚耗,多为对方设想,相互体谅,让「协商程序简单化,协议实质丰富化」。
对照东北亚朝鲜半岛的紧张情势,两岸关系的和平繁荣,值得珍惜,也更加肯定两会协商模式的必要性、功能性与可行性。我们已经在中华民族及世界发展史上,树立最成功解决争端的「典范」。
两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增进了解、累积互信、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我们有信心,在两会协商管道上,以人民的核心利益为主,以中华文化的「王道精神」为本,共同努力解开两岸的「结」,为两岸人民找出互利双赢的光明出路。
高孔廉表示,台北正在盛大举办国际花卉博览会,这是台湾第一次获得国际授权举办世界级的博览会,展出的不只是花,更结合台湾园艺、科技、艺术、人文等特色,是一场「彩花、流水、新视界」的心灵飨宴。
上海世博、台北花博,双城双博,交相辉映,诚挚邀请大陆民众欣赏世博后,到台北参观花博,体会台湾的文化、艺术之美,享受台湾人民的热情、好客及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