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董事长到会服务三周年与记者餐叙致词参考内容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100年第035号新闻稿

时间:100年5月23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高副董事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午安。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和高副董事长到海基会来服务,即将届满三周年。过去这三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协商、交流、服务的工作,积极为两岸民众提供服务。
  两岸两会自前(97)年6月恢复制度化的协商与互动之后,双方持续进行沟通与协商。历经六次会谈,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已迈入常态化的成熟阶段,并持续创造互惠双赢的成果,对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也获得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
  经济成长靠投资、靠消费、靠出口带来出超,两岸关系如果紧张,投资不可能进行。因此,两岸关系最重要的是建构和平大环境,有和平才有繁荣。透过两会协商,我们成功建构和平大环境,透过15项协议的执行,增加出口、增加投资、增加消费。
  从消费来说,97年7月开放大陆地区人民来台观光以来,为台湾带来观光客208万人次,与高达新台币1,075亿元的商机,不仅增加台湾各地的消费,也带动诸如旅馆等投资的增加。
  在出口方面,最重要的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ECFA只是一个架构,还不是真正的开始,早收清单的539项产品,只占所有9000项产品的一小部分,而这些产品也是分两年三阶段逐步降低关税。今年第一季出口,已达50亿美金,较去年同期的40亿美金成长超过20%。将来两年三阶段降低关税的效果,一定会比现在还要大,如果全面降关税,效果将更可观。
  根据日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最新国际竞争力评比结果,台湾竞争力排名全球第6名、亚洲第3名,是历年来最佳成绩。IMD并指出,ECFA签署后,台湾在扩大两岸贸易、稳定台海关系、以及增加企业投资与民间消费信心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台湾今年排名继续前进的主因之一。充分显现了台湾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与两岸关系的改善有绝对密切的关系,未来两岸仍将朝向合作的方向发展,继续推动相关协商,体现互利双赢,为两岸经贸交流营造更稳定及安全的投资环境。
  根据最新民调显示,稳定两岸关系是马总统执政三年来最获民众好评的施政成绩。上星期马总统在就职三周年的记者会上也提到,改善与大陆关系,是为台湾争取和平繁荣的环境,也有助于拓展台湾国际空间,没有和平,就没有下一代的发展。
  台商到大陆发展已经20年,面临升级转型的阵痛,十二五规划与ECFA提供台商升级转型的机会。升级要往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大陆规划七大新兴产业,台湾也有六大新兴产业,提供台商升级机会。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扩大内需,让台商可以利用此机会,由加工外销转型内销。现在已经有台商在郑州、东莞等地开设卖场,建立平台让台商拓销内需。货品贸易的协商仍然持续进行,等到大多数的产品关税都能降低之后,对台湾的出口更是一大利多。
  另一个转型的方式,则是从制造业转型服务业。现在大陆的服务业比重还不到50%,台湾已经超过70%,大陆希望2020年能达到65%,服务业绝对是一个机会。两岸正在商谈中的服务贸易,提供台商一个进军大陆服务业市场的机会。转移阵地也是转型的方式,过去台商集中在广东等沿海,现在陆续往内陆转移。总而言之,ECFA及后续协议,如搭配大陆十二五规划,可提供台商很好的升级转型机会。
  此外,外界关注的投资保障协议,目前已有相当进度,相信可以在第七次会谈签署。而今年3月日本发生了严重的核灾事故,核安议题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对此,双方在两岸两会安排下已启动相关联系工作,希能尽早完成协商并签署协议。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