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民进党十年政纲两岸经贸篇 方向抄袭 思考错误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100年第057号新闻稿
时间:100年8月23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今天召开记者会,发表十年政纲的两岸经贸篇,海基会表示,蔡主席提出两岸经贸工作后续五项基本原则,都是政府目前正在推动的两岸经贸工作,并无新意,方向抄袭,思考错误。
首先,有关全球化的架构,海基会表示,台湾早在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已经参与国际多边经贸架构,2010年与大陆签署ECFA,也符合当今国际间推动区域经济的潮流。政府签署ECFA后,立即推动与世界各国多边的经贸关系,目前正与新加坡洽谈双边的经济合作协议,印度与菲律宾也表达洽谈意愿,今年8月1日政府也与印度签署关务互助协定。
其次,有关经济强本策略,海基会强调,台湾是小型海岛型经济体,只有开放与创新才是台湾经济固本、强本的战略,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将台湾世界竞争力由2009年排名第23名大幅提升到今(2011)年第6名,即是明证。
第三,至于两岸经贸往来对国内薪资结构与所得分配影响,海基会表示,两岸经贸往来对台湾经济成长具有相当贡献,而台湾薪资结构与所得分配,一向是政府施政重点。去年台湾经济成长达10.88%,今年工商业与政府都有调薪,基本工资3年内二度调高至18,780元。所得重新分配、奢侈税开征,都是政府已经在作的事。
至于民进党担心的要素价格均等化,海基会表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其假设前提,民进党显然不了解,如果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成立,那为何欧美国家要与落后国家签署FTA,美国与墨西哥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难道美国不怕会把工资拉低吗?
最后,有关两岸经贸正常化,与其他国家经贸达到平衡,进程上相互协调,海基会认为,既然蔡主席主张要两岸经贸正常化,就应该对两岸经贸采取开放的态度,与正常化的思维,将两岸经贸的发展视为台湾深化融入区域经济整合与全球化的一环。ECFA的签署,不仅是两岸经贸的里程碑,更是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敲门砖,这也就是马总统大力疾呼国人要赶快做好开放的准备,因为两岸关系的改善与更自由的开放,台湾一定可以成为亚太主要的贸易国家,台湾经济会更上层楼。
至于所谓谈判过程不对外公开,海基会指出,ECFA谈判过程虽然不公开,但曾多次向立法院说明谈判成果。海基会进一步指出,任何双边谈判过程大都不会对外公开,蔡主席1994年出席「参与GATT对农业之冲击及政策因应研讨会」时发表论文指出「行政部门深恐将机密资料交与关切的立法委员,可能外泄,造成谈判上不利的地位」。蔡主席曾参与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应该非常了解,谈判过程不公开,主要是避免损及我方利益。
海基会表示,两岸经贸有其商机,也当然有风险需要注意,而两岸经贸最大的风险,就是两岸经贸持续的成长,两岸却无法有协商对话的管道,务实解决问题。过去民进党8年执政时,两岸两会中断协商,就是如此,两岸经贸的风险,无法管理。马总统2008年5月执政,恢复制度化协商,两岸经贸就在制度化的协商安排下有序发展,透过协议的执行,有效管理风险。过去民进党作不到的事情,现在马政府不是做到了吗!蔡主席提出的原则不正是马政府正在推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