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高副董事长致词内容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100年第072号新闻稿
时间:100年10月19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郑副会长立中、李副会长炳才、李副会长亚飞、海协代表团全体团员、本会刘副董事长、海基会代表团全体团员、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本人非常高兴,能率领海基会协商代表团来到天津,与郑副会长率领的海协会协商代表团,为明天的第七次「江陈会谈」做准备工作。
首先我谨代表海基会与江董事长,向辛勤从事业务沟通协调的代表们、海协会团队,还有天津市各方面的周到安排,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两会预备性磋商的任务主要有四:首先,就协商议题而言,此次会谈有三项议题。
一是「核电安全」议题,是经我方建议,贵会同意进行协商。双方主管机关官员经过两会安排,多次沟通,已就「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内容达成共识,今天来做最终确认,并制作协议文本。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导致海啸、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如何强化核电的安全以及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合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尤其是在意外事故发生后的通报方面,两岸同为地球村的一员,实有必要建立核电安全合作机制的必要。
二是「投保协议」,两岸协商团队经过一年来多次的业务沟通,去年第六次会谈已达成初步共识,经一年多沟通已就协议内容取得重要进展,但因双方内部的法规、程序及管理体制还需调整,所以两会同意持续进行商谈,时机成熟时签署协议。签署后将建立制度化的权益保障,协议签署前,海基会将延续多年做法,个案申诉上协调海协会及大陆有关方面进行协助与处理。
三是两岸产业合作,自从全球金融海啸发生后,台湾提出六大新兴产业,大陆有七大战略性产业,这些产业都有合作空间。这一次会谈,两岸将就「产业合作」等议题充分交换意见,希望两岸产业能分工合作、避免重复投资、共同建立产业标准,迈向创新的「蓝海」策略,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正式会谈的日程与程序安排,今天再做最后确认。
第三,是追踪过去协议执行情形与策画未来两会会谈议题交换意见。
最后,是加强两会会务交流。
希望,我们今天的预备性磋商能做好最周全的准备,务必使第七次「江陈会谈」圆满成功。
自从2008年5月以后,海基、海协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到今天举行第七次会谈,建立了制度化的协商模式。这三年来,两岸透过制度化协商,沟通了彼此的「观念」。两岸「观念」的顿悟,已为两岸关系开创了60年来最好的和平年代,也为未来两岸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两会的协商成果也提升了人民的福祉,过去15项协议涵盖范围甚广,包含交通、经济、法制、人民健康等等,与两岸人民福祉及企业经营息息相关,也因此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这些成果让我们了解到:两岸人民的往来,增加彼此了解、化解彼此的歧异;两岸交流的管理,更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权益;两岸经济的合作,有助于提升双方竞争力;两岸关系的开放,让双方有更宽广的合作空间。
未来我诚挚的希望,两岸关系改善要从「心」做起,让我们打从内心,尊重对方存在的事实;让我们打从内心,包容对方不同的观念;让我们打从内心,帮忙对方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打从内心,共同融入全球化的世界。
大陆自从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透过国际接轨、吸引外资、出口商品,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个成果举世瞩目。
而台湾则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后,即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在自由化与国际化的方向上,也同样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中,台湾人口,排名48,土地排名140名,以这样的面积与人口,经台湾政府与人民的努力,GDP排名为全球第37名,出口第16名、进口第17名,外汇存底全球第5,这个成果也是非常傲人的。
两岸同为WTO、APEC的会员,早已是地球村的重要成员,在国际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两岸在彼此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也有必要在地球村中互相扶持,接轨国际,提升双方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江董事长曾说,目前两岸协商已进入「难」的阶段,我认为这个「难」不在协议的内容,而是在「观念的突破」、在「心中的障碍」。
古语有云:「行稳致远、自强不息」,这三年多来的两会协商,已经为两岸关系奠定「行稳致远」的基础,只要我们「自强不息」、从「心」做起、从「观念顿悟」,以民为主、为民谋福,两岸之间没有存在什么「难」的障碍。
最后,预祝两会会谈圆满顺利,所有与会人员与媒体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