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江陈会谈」江董事长会见张高丽致词内容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100年第077号新闻稿
时间:100年10月21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尊敬的张高丽书记、天津市的各位领导、王主任、陈会长和夫人、两会协商代表、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在风和日丽的十月天,再度来到天津,跟阔别四年的张高丽书记见面,聆听您很多有关两岸发展的高见,特别借此机会代表海基会同仁,向您及天津市各位领导表示敬意与谢意。
这是我第四次到天津,从第三次到今天,有四年多的时间。这次来我是感触良多,印象深刻。第一点是过去三次来访,我都要经香港、北京,长途跋涉、筋疲力尽,这次只有三个小时就到天津。这是两会在2008年恢复制度性协商后,给两岸同胞最好的福祉。航班从每周36班、108班、270班、370班,增加到现在558班,其实还是不太够。
第二点感受是这四年中天津有很大的变化,各种建设突飞猛进。第一天我到意式风情街,有著欧洲风味,坐在那边喝啤酒很享受,他们说没有张书记就没有这条街。昨天晚上我和陈会长与双方代表团坐船游海河,我记得2006年我来的时候也去看海河建设,那时候才刚开始,今天坐在船上看海河的两岸风光,霓红灯、新颖漂亮的大楼,变化非常大。
第三点是2006年我带团到山东参访,也跟张书记在山东见面,后来很多人留在山东投资。2007年我来了两次,那时张书记已经到天津,很多人也留在天津投资,台商有很多人是跟著您在跑。在这情况下,台商在此有2200多家,投资金额超过100亿美金,都是这几年发展的成果,台商能在这良好环境参与投资,也是他们的福气。
第四点是关于台商权益的保护工作。虽然这次没办法完成签署投保协议,事实上台商的保护工作一直没有停过,过去20年来,我们与国台办、海协会、各地台办一直在推动。我刚跟台商座谈时,他们一致表示,市台办给他们的协助,让他们在此能安心投资。过去海基会也收到很多台商申诉案,其中不一定是纠纷案,有些是希望加速流程。我们行文给海协会,转到天津的有195件,这当中有191件已经结案,我也要借此机会向天津市表示敬意与谢意。
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后,到昨天共签署了16项协议,这16项协议中包含观光、空运、海运、标准检验、食品安全、共同打击犯罪、医药卫生、核电安全等,最终目的都是以人民福祉为依归。包括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是为了人民福祉。这些协议搭建的平台,让两岸主管机关可以直接联系沟通,透过交流,增进互信,对任何事情解决都有帮助。我特别珍惜这种制度性协商带来的福祉,两会将继续秉持平等协商、循序渐进、互利互惠的精神继续迈进。
从2005年开始,我在大陆各地与台商座谈了解问题,透过海基会与台办的协助,这些问题都得到很好的处理。除了台商保护法外,这次会谈也决定把投保协议列在第八次会谈的议题,进一步补其不足。双方共同维护台商权益,让台商持续扩大经营,对台湾与大陆的经济都有所帮助。
目前台商遭遇的最的困难,还是国际大环境的变化,欧债引起的问题,可能比金融海啸还要严重。当初金融海啸时,海协会、国台办与各省都提出了帮助台商渡过难关的措施,包括减税、减费等等。昨天王主任也提到,要如何让台商度过这次难关,需要天津市来协助。
台商到大陆发展已经20年,20年对人生来说,就像是高中毕业要考大学,本来就是一个难关。一方面要度过国际难关,一方面要度过升级转型的难关,都需要各级政府提供辅导协助。台商一般是加工外销的形态,现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环保意识抬头等问题,台商必须升级转型,包括由南而北、由东而中而西,由加工外销转向内销,由制造业转型服务业,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增加服务业占GDP的百分比。将来两会会持续推动ECFA后续协商,帮助台商在大陆扩大服务业的投资机会,让台湾经济能脱胎换骨。
两岸协商是为了双方产业互补,透过互补与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升附加价值,让全民共享利益。再度感谢您对台商保护的做法,也感谢这次到天津来举行会谈,市政府对会谈所做的准备与安排,希望有一天我们在台北欢迎您率领代表团来到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