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1月11日海基会例行背景说明会高孔廉副董事长谈话内容

  • 更新日期:109-07-26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101年第001号新闻稿

时间:101年1月20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池先生615

海基会高孔廉副董事长在1月11日海基会例行背景说会中,就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等议题发表谈话。
  高副董事长指出,总统候选人的两岸政策应该有实际的内容,让选民了解并做最后判断。有候选人提出以「台湾共识」取代「九二共识」,但是并无实质内容,有如一张空白支票,然后又说台湾共识须经民主程序,其实是用程序掩盖没有实质的主张。
  以民主程序而言,究竟是指体制内的立法院或体制外的讨论?如系指立法院,但常有以数拳头而非数人头的方式处理议事,甚至于发明「多数暴力」一词的非民主行为。如系指体制外,则失败案例更多,例如陈水扁总统执政时,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主持两岸跨党派小组,主张回到九二年「一中各表」的共识恢复协商,但民进党却全盘否决。2001年台湾经济陷入谷底时,也召开所谓的「经发会」,当时两岸组讨论并决议开放两岸直航及陆客观光,但最后也没做,而当时陆委会的主委就是蔡英文。
  2000年6月28日,前总统陈水扁接见亚洲基金会会长傅勒时,提到愿意接受「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但当天晚上,当时的陆委会主委蔡英文马上否决。这样的过程又是根据什么样的民主程序?以程序掩盖实质,完全不能解决问题。
  高孔廉副董事长指出,民进党本身对两岸关系有无共识都还未知,有人主张大胆西进,也有人主张强本西进,甚至有人主张不应西进。又如党公职人员赴大陆交流,2000年反对当时高雄市长谢长廷赴厦门访问,另自2008年7月起至2011年6月间,云林县长苏治芬、前嘉义县长陈明文、高雄市长陈菊、屏东县长曹启鸿、前台南县长苏焕智、宜兰县长林聪贤等6名民进党籍县市长却又多次赴大陆参访,显示民进党中央与地方不同调。能够凝聚「台湾共识」很好,但是民进党本身也需要先有共识。
  高副董事长强调,最近有些人拿出1992年11月6日中央日报的报导,指出当时担任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九表示当时双方并无达成共识。但大陆海协会回函同意我方表述的时间,是在当年11月16日,之后在17、18日的各大媒体,包括联合报、工商时报与中央日报等,都浓缩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一个中国、各说各话」等新闻标题来报导。部分人士引用错误资讯来反对九二共识,是件没有意义的事。
  高副董事长表示,一般认为苏起是九二共识名称创造者,其实更早就有媒体使用。当初苏起提出这个名词,是一番善意,避免民进党敏感的一个中国议题,但现在却被扭曲。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强调「没有共识的共识」,也是一个善意,甚至以谅解(Accord)一词取代共识(Consensus),现在也被扭曲为没有共识。高副董事长说,反对者指九二共识一词是后来创造的,但他到底是反对九二共识的名称还是内容?如果是前者,九二年正好是壬申年,是否要仿照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改用「壬申共识」?如果反对的是内容,就该告诉大家你主张什么?
  高副董事长强调,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以ECFA早收效益为例,ECFA已创造台湾优势竞争力,早收清单项目去年出口大陆就成长逾12%,节省关税约一亿美金,ECFA不只对大企业有利,也对农渔业、中小企业有帮助,以机械业为例,中心工厂外还有许多协力工厂、卫星工厂,这些工厂的规模甚至小到只有6个工人。ECFA不仅完全无伤国家主权,实质效益亦将逐步展现。
  高副董事长最后表示,人民求的是温饱,企业则是求生存,在全球寻找发展的机会。就现在而言,大陆当然是很重要的市场,全世界都非常重视。本土化很重要,但不能把企业绑在本土,那就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我们绝对不应该分化这些企业,甚至认为他们淘空台湾,事实上,这些企业才是台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也是生产力的来源,更是提供就业机会与税收的来源。有不少企业忧心忡忡,担心两岸再度停滞带来的后果。以往有人曾说ECFA会伤害主权,但台湾人民可以自由民主的用选票选总统、各级的政府首长跟民意代表,这不就是主权最好的彰显吗!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