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陆生来台交流 罗文嘉:以民主转型经验、多元包容价值及青年创意为项目

  • 更新日期:113-11-13

113年第049号新闻稿

时间:113年11月13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综合处池先生(21757125)

海基会罗文嘉秘书长今(13)日接受Yahoo TV「齐有此理」节目主持人王时齐专访,针对马英九基金会申请大陆学生来台交流,他表示如何检验是否「真交流」,可以从3个项目去检验。首先,应该要看中国没有而台湾有的,例如台湾的民主转型经验,如何从威权国家转型为民主国家;第二,台湾是个多元包容的社会,包含像性别平权、基本人权的重视要在交流中展现出来;第三,台湾的年轻人在自由的空气与土壤成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表示意见,青年的活力与创意应该也是交流项目。

谈到近期坊间餐饮业者饮料杯封膜上出现中国统战标语,罗文嘉表示,有些商家可能为了省钱,从中国进口封膜使用,但封膜上会出现这些统战字眼,很有可能是对岸刻意操作,它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对岸是有系统在对国内进行渗透、无声的入侵,这种「无烟硝战争」,中国在全世界各地都在发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台湾人的认知,国人必须特别留意。

罗文嘉强调,台湾是一个岛屿,就在中国大陆的边缘,距离非常近,所以自古以来台湾的命运变化深受两项因素影响,第一是全世界国际经济体系分工,第二是中国政治变化。从明末清初时期郑芝龙、郑成功来台湾,再到1895成为日本殖民地、1949年国民政府大量军民几百万人突然间来到,都是受到中国政治变化的影响,所以这是台湾人的命运、台湾这块岛屿的命运。罗文嘉表示,面对这样的宿命,我们能做的是用我们的智慧、勇气与历史累积经验,捍卫我们祖先从古至今所耕耘建筑起来的每一个美丽成果。

罗文嘉重申,在于台湾这块岛上,经过历史发展下来,每个人情感记忆、历史记忆、对符号的认知感情各有不同,赖总统近期相关谈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意,就是希望台湾2300万人民,不管是来自哪个地方、什么时候来、情感记忆如何,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每个人都能觉得自己是国家一份子、这块岛屿一份子,都能以作为台湾一份子为荣,这样才能团结台湾。

对于马英九前总统拟邀请大陆学生来台交流,罗文嘉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要怎么检验这项计划是否要「真交流」,可以从3个标准去检验。首先,应该要来交流中国没有而台湾有的,例如台湾的民主转型经验,如何从专制威权成为亚洲第一名的民主国家,这个经验非常值得交流。第二,台湾是个多元包容的社会,例如对婚姻平权、基本人权的重视,台湾的多元文化的价值应该要在交流中被展现出来。第三,台湾的年轻人在自由的空气与土壤成长,充满创意、活泼,可以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因此青年的活力创意应该是交流项目。

对于陆配能否担任立法委员的争议,罗文嘉指出,陆配只要依照程序取得台湾的身分证,当然就是我们的国民,「是我们的一份子,也是我们的家人」,这是基本的态度。至于是否能担任公职或立法委员,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他强调,如果法律规定立法委员不能有双重国籍,那只要持有中华民国之外的国籍,就是属于双重国籍。法律规定官员与立委不能持有双重国籍,是担心在行使职务的时候会产生忠诚度问题,很多国家都有类似规定,台湾并不例外,「这跟陆配是否为台湾一份子,是两件事情,双重国籍不能担任立委公职适用所有国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