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自由报告」两岸自由度评比差十倍 罗文嘉:两岸需要一个符合现实状况、满足未来趋势真正的共识
- 更新日期:113-10-30
113年第045号新闻稿
时间:113年10月30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综合处池先生(21757125)
海基会罗文嘉秘书长今(30)日接受「筱君台湾Plus」频道主持人廖筱君专访,他在谈到两岸差异时特别指出,在自由之家的「2024全球自由报告」评比中,台湾的分数是9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得到9分,这就是两岸的真实状况,双方应该要务实面对,寻求符合现实状况,具有未来趋势的真正共识。他强调,两岸交往最高原则当然是「和平」,两岸的歧义要用「谈」来解决,而不是用战争来解决。和平对话,是解决两岸歧义的最高优先原则。
罗文嘉表示,历史经验显示,「战争没有人是赢家,赢一时也未必赢永久,以为解决了目前的问题,其实创造未来更长时间的问题。」因此和平对话,是解决两岸歧义的最高优先原则。
谈及未来如何与中国大陆进行交流,罗文嘉表示,除了「不要怕、不要急、也不要轻易相信」外,我们自己更要做好准备,所以赖总统在今年国庆提出「四个不变」,承诺要继续推动两岸对等尊严健康有序的交流、世世代代守护台湾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从最近的民意调查中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台湾人支持「四个不变」,这是台湾的价值、台湾的利益,海基会也会透过对话沟通交流,守住这九成人支持的台湾最大利益。
罗文嘉表示,长期以来国人将「国家」与「民族」、「政治」与「文化」等概念混淆在一起,因此有人觉得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如果是以「中华民国国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区别来看,就不会有混淆的问题,这是「中国人」一词定义模糊造成的误解,所谓Chinese其实是「华人」,新加坡等很多国家都有华人,但他们不会说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而是新加坡人。
像全世界有20几个阿拉伯国家,纵使他们被称作是阿拉伯人,但是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与各自的主权,不会有所混淆。
罗文嘉强调,台湾是个移民社会,人民组成中有许多数是不同年代,从中国大陆来的汉人,也就是华人,「如果你是漳州来的,也许你可以说你是华裔漳州籍的台湾人,但就国民身份而言,你是台湾人。」台湾会有越来越多新住民加入,有越裔、印尼裔的台湾人,而他们当然是台湾人,过去的身份来源跟现在的国家认同这两个概念应该区隔清楚。出身为何,不影响作为中华民国国民,认同中华民国这个国家的基本现实。
罗文嘉表示,中华民国在1949年来到台湾以后,经过国会改选、总统全民直选,已经不是过去所谓的「法统」在决定台湾未来,而是生活在台澎金马、具有中华民国国籍的公民才有选举权。他强调,如同赖总统所言,不管你觉得这里叫中华民国、叫台湾、还是叫中华民国台湾,「我们指的都是同样的一个Community、这群人,而我们基于国民主权,在这里行使我们的国民主权,建构了一个自由民主的体制。」
罗文嘉指出,在自由之家公布的「2024全球自由报告」评比中,满分为100分,台湾的分数是9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得到9分。其中「政治权利」一项的满分为40分,台湾得到38分,「公民自由」一项的满分为60分,台湾得到56分。他特别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权利」的分数是负2分,这是因为它涉及维吾尔族种族情洗,所以分数是负的。
罗文嘉表示,自由度评比94分的民主自由社会,要怎么和只有9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成一个社会?这就是两岸的真实状况,要务实面对,「两岸需要一个符合现实状况,满足未来趋势的真正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