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海基会举办「有往有来,平等互惠-对江陈台北会谈的期待」座谈会

  • 更新日期:109-07-28

两岸两会台北会谈召开在即,海基会特别在今(24)日上午举办了一场座谈会,以「有往有来,平等互惠」-对江陈台北会谈的期待」为题,邀请学者专家与媒体记者共同就近期各界关注的相关议题进行讨论。
活动由海基会顾问庞建国主持,庞建国在引言时指出,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来台本来是一件喜事,但是当前的社会舆论与氛围对此一事件的诠释,似乎与此一事件应有的意义存在很大的落差,因此,有必要把举行「江陈会」的正面意义与效益,适度向各界提出说明,避免不必要的疑虑。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表示,「江陈台北会谈」是两会创立以来,最高领导人所进行的第三次正式会谈,也是两会第一次在台北举行最高层级的谈判,象征两会真正落实制度化协商,真正做到有往有来。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认为,此次台北会谈若无法顺利进行,两岸间攸关人民权益的若干协议,都可能因此推迟,所以,台北会谈确实有其必要性与即时性。民意调查显示,本次会谈可能签署协议的五大议题,即扩大周末包机、航空货运、海运直航、直航通邮和食品安全,都有57﹪至80﹪的民意支持度,足以突显会谈的正当性。
铭传大学新闻系主任许志嘉指出,「江陈会谈」有象征性意义与实质意义,各界应该正面看待,虽然社会上有不同意见,但这是民主社会的常态,执政党应尝试与各界多做沟通,并尽量公开相关资讯。许志嘉并向大陆方面提出「要道歉、应尊重、须对等、莫误判、释善意」的15字建言。
中国国民党不分区立法委员郑丽文则表示,新政府改善两岸关系的用心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今年两会复谈就是两岸间建立互信的第一步,她肯定双方在众多新闻事件的干扰下,仍然坚持既定安排,没有受到影响。郑丽文除了呼吁在野党不应该利用民粹式语言以及假议题来应对两会会谈,造成社会冲突以转移民进党内部因陈水扁洗钱而造成的紧张对立,也希望大陆方面能继续支持「和解路线」,让台湾人民感受到真正的善意。
国内的资深媒体人王玉燕从实务的角度解读认为,新政府上台后,大陆方面确实持续对台湾释放若干善意,也有实际的配合行动,但两岸之间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磨合,需要双方共同面对。
庞建国在总结时指出,两岸两会在1993年新加坡辜汪会谈时即签署了「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为两会负责人互访建立了制度架构,但汪道涵终其一生未能来台湾访问,此一制度并未真正落实。江丙坤董事长已经在今年6月率团前往大陆访问,如果陈云林会长能在11月初回访,将是「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第一次被真正落实。庞建国强调,两会制度化协商与联系的机制,开创不易,守成尤难,希望两岸共同维护此得来不易的成果。(2008/10/24)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