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复谈周年民意调查
- 更新日期:109-07-28
海基会今天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
受访民众对于海基会的表现与两岸协商成果,有6成以上的满意度;
超过6成的民众对目前及未来两岸关系持正面态度,
6成6的民众表示两岸复谈可改善两岸关系。
7成7受访者赞成两岸互设办事处
8成3的受访者赞成两岸协商会议轮流在两岸举行。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于去(97)年6月11日率团赴大陆展开「互信协商之旅」,正式恢复了中断十三年的两会互动与制度化协商。在两岸复谈将届满周年之际,海基会委托世新大学民意调查研究中心进行「两岸复谈周年民意调查」,据此瞭解民众对政府处理两岸关系与两岸复谈成效之满意程度,和两岸关系发展之看法。本会并邀请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陈一新教授,与空中大学公共行政系李允杰教授对此份民调结果进行解读与分析。
江董事长于致词时表示,过去一年来,他充满戒慎和欢喜的心情,戒慎的是对未来的协商有期望和身负重任的压力,欢喜的是,总算不辜负社会期望,完成大三通,签订九项协议和一项共同声明。江董事长说,马总统的两岸关系政策有三大重点,一是恢复海基会与海协会的制度化协商;二是推动两岸经贸正常化,这部份正逐步实现;最后就是建立两岸经贸合作的架构,因此ECFA将是未来两会协商的重要工作。两岸两会的合作经过过去一年来的磨合,已经建立了一套标准的流程。展望未来,台湾内部应该加强凝聚共识,在对等与尊严的原则下,海基会将继续努力,为台湾人民争取最大的利益。
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则表示,海基会有三项主要工作,除了协商之外,还有交流与服务。过去一年所签署的协议,在两岸交流上有显著的成果,例如今年1到5月,大陆观光客来台已经超过30万人,估计今年底会达到80万人次以上,其他外籍旅客的人数也同样成长,并未受到排挤。而在两岸航空上,从周末包机到平日包机,载客数已经达到121万人次,平均每航次的载客率为89%。此外,在服务的工作上,海基会文书验证较去年同期成长30%,人身安全案件协处较去年同期成长31%,惟两岸经贸纠纷件数,也较去年同期成长55%。显现两岸政策施行一年来,两岸交流更加密切,海基会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民调的结果显示,两岸协商事务性议题有7成以上的支持度,其中有76.7%民众赞成两岸互设办事处,82.6%民众赞成制度性协商轮流在两岸举行;对于两岸协商过程与制度性协商模式,亦有超过5成的支持度。
在涉及主权议题方面,将近5成民众认为协商成果无损台湾主权及尊严;在问及两岸整体协议结果是否符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时,约有5成6的民众表示赞同。
受邀出席的陈一新教授表示,两会一年来签署的九项协议、台湾成功地成为WHA观察员、陆客来台人数增加、加上陆资开放等消息,带给台湾民众信心。这也显示两岸政策的效果是种后发效应,政策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努力,民众逐渐感受到效果并给予正面支持。另外从他过去多次访问大陆的经验,大陆的民意,也就是网民,对于两岸政策的支持度也同样增加,给予大陆领导人在对台政策上更大的弹性和空间,过去民进党执政时,大陆对台政策是「危机管理」,现在对国民党政府则是「机遇管理」。任何协商谈判一定是有取有予,未来谈判也许会更加艰难,但他相信在马政府和江董事长的领导之下,主权是绝对不会让步的选项。
李允杰教授总结此份民调结果,下了一个标题:「一年成果丰硕,未来发展乐观」。李教授认为,关于两岸协商,民调显示两会协商团队执行成效良好,对海基会的整体表现获得高度的肯定和认同,两会签署的协议,包括直航与陆客来台等都让民众实际地感受到两会恢复协商后对经济的助益。关于有76.7%的民众赞成两岸互设办事处,与82.6%的民众赞成制度性协商轮流在两岸举行,则显示不分蓝绿,都十分重视对等尊严的重要性。至于关于第八题主权是否受损和第九题协议结果是否符合「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这部份,李允杰教授认为这两题结果的些微落差,可能是民调问题的语意造成民众有比较模糊的空间,李教授认为第九题比较能反映实际的情况。最后,关于调查结果有5成的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的印象不变,李教授认为若能了解这「不变」的定义,这份调查会比较完整。展望未来,李教授以「未来问题不大,但困难不小」来形容之后两岸协商之路,朝野的协调沟通将是海基会、陆委会与马政府应该努力的目标。
本次调查访问对象为全国25县市年满20岁以上之民众,调查日期为民国98年5月13日至5月14日;调查方式乃透过CATI系统进行电话访问,共完成1,133份成功样本;在95%的信心水准下,抽样误差为±2.91%。(200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