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海基会今(16)日针对台湾团结联盟的发言郑重提出澄清与说明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98年第105号新闻稿

时间:98年12月16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

海基会今日由马副秘书长召开记者会,针对台湾团结联盟新闻稿有关「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以及江董事长的批评,指出该内容有诸多不实,为免误导社会大众,郑重提出澄清与说明。
  马绍章首先说明,本次会谈有关「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主要的目的之一是透过国家标准之检验与认证解决贸易的技术性与程序性障碍,并保障消费者安全,与两岸个别产业标准化并无关联,这是非常严重的误导。我国目前和许多主要贸易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新加坡等,都有类似的协议,两岸之间签署此项协议,绝不是要与大陆绑在一起。台湾每年出口到大陆的金额高达一千亿美金,签定「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对我国企业的出口有很大的帮助。
  马绍章表示,目前两岸协商虽然透过海基会的平台,但主要是由主管议题机关来进行实质的协商,江董事长并未参与,而且江董事长未参与任何企业的经营,也已于去年十一月辞去了华聚董事长职务,未参与华聚基金会的任何活动,可以说既非球员,也非裁判。
  马绍章也强调,台联及外界对华聚基金会的角色功能也有误会。华聚基金会的成立,是温世仁先生的遗愿。他希望台湾能摆脱代工的困境,如果两岸之间能够建立平台,透过企业间的合作,利用技术与市场的优势,来设定产业标准,将可提升台湾产业,尤其是电子讯息产业的竞争力。华聚基金会只是一个平台,任何厂商都可参与,也都可以利用,包括工研院也是其中积极重要的角色。因此,华聚基金会并非营利机构,它的功能与角色,与这一次要签署的有关国家标准检验认证合作协议,并无关联。台联的指控,实属子虚乌有。
  马绍章表示,海基会对不同的声音,一向虚心接受批评与指教,但任何指控都应该有证据,有逻辑。过去一年多来两岸两会签署的协议皆遵循「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来进行,呼吁社会各界支持海基会,为两岸和平繁荣及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努力。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