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建立互信、务实协商、换位思考、福国利民—第四次「江陈会谈」高副董事长预备性磋商致词内容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98年第109号新闻稿

时间:98年12月21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603梁小姐、615郭小姐

海协会郑副会长、海协会代表团全体团员、海基会代表团的各位同仁、各位记者小姐、先生们,大家好!
  首先,我要欢迎陈会长率领的代表团再度来台,举行第四次「江陈会谈」。今天本人更是非常荣幸,能在台中与郑副会长进行预备性磋商,做好准备工作。
  两岸协商轮流举办,有来有往,充分彰显对等与相互尊重。就制度而言,是建立两岸制度化的协商模式,完善了两岸沟通的管道;就功能而言,是建立彼此互信,化解了两岸紧张的情势,也解决了双方交流所衍生的问题,更创造了互惠双赢的境界。
  去年六月以来,两会抓住历史机遇,展现善意,秉持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一共举行过三次会谈,签署了九项协议,为两岸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基础建设,这个建设可以形容是有形的高速公路,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无形的制度、法规及政策措施,排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现在两岸空运与海运直航、大陆观光客来台、邮政、食品安全、司法互助、金融合作等已经实施,两岸人民也都享受到两会协商的成果。但是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协商解决。
  随著两岸交流日益密切,所需解决之议题也愈来愈多,两岸应签署更多协议,打造更多「有形与无形的基础建设」。这次「江陈会谈」协商的4项议题,包括农产品检疫等,都是攸关两岸人民福祉的大事,希望透过这次预备性磋商,能够达到共识。
  一年半以来,两岸两会的努力,不但受到两岸人民的高度肯定,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美国总统欧巴马就曾表示:「美国对两岸采取缓和紧张局势,与采取行动建立联系,表示称赞」。我深信两岸关系改善后,两岸可以在国际社会中,找出一条双方可以接受的互动模式,避免过去的零和竞赛,开创两岸的互惠双赢。
  今年台湾发生「八八水灾」,大陆同胞立刻发挥爱心,踊跃捐助,对大陆同胞的爱心,我们非常感谢。犹记得去年四川发生震灾,台湾同胞也同样展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关怀。其实,两岸多一点关怀,双方就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多替对方设想,关心对方、尊重彼此。
  对于未来两岸协商,我有三个希望,『希望』双方能搁置争议,务实协商,不要过度政治化的引申;其次,『希望』大陆能发挥仁者智慧,充分尊重台湾人民的想法;同时,也『希望』大陆考量两岸规模的差异,处处从大处著眼。
  这三个「希望」若能成真,两岸必能避免武力相向,开创永久和平的发展环境,归纳来说,也就是「正视现实、互不否认、为民兴利、两岸和平」。这是两岸人民的期待,也是世界各国所乐见的两岸新局。
  最近趋势大师约翰奈思比出版「中国大趋势」一书,内容详述大陆发展的八大支柱,包括思想解放、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鼓励创新、重视学术与艺文、摸著石头过河等。其中许多支柱,台湾都曾经历过,两岸若能相互学习,传承经验,两岸未来发展过程必定更为平顺,可以更为快速的过河,甚至探索建立现代化的「民主、自由、均富」的体制,进而福国利民、共存共荣。
  总之,为了两岸长远和平稳定的发展,贵我两会应该「建立互信、务实协商、换位思考、福国利民」。
  最后,预祝两会预备性磋商能圆满顺利,所有与会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