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郑重澄清1月12日自由时报「签ECFA 10年内 两岸九成商品互开放 海基会刊物自爆」报导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99年第001号新闻稿
时间:99年01月12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郭小姐615
本(12)日自由时报刊载「签ECFA 10年内 两岸九成商品互开放 海基会刊物自爆」乙文,对于本会去年12月「两岸经贸」月刊所载林建甫教授「MOU签订后 对两岸金融合作之影响」大作,有诸多与事实不符之报导及评论,为免误导社会大众,本会郑重澄清如下:
海基会「两岸经贸」月刊10余年来为一专业公开园地,深入探讨两岸财经、产业最新讯息,欢迎产、官、学者、专家投稿,从各个角度发表专业意见,提供政府制定政策的参考,所刊文章并不代表本会意见。
有关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建甫「MOU签订后 对两岸金融合作之影响」一文,系林教授的专业建议,绝无自由时报所言「...打算找人代言,刻意美化」之事。
林教授本文原意为「按WTO架构,ECFA属过渡协定,无强制性。但通常在十年内,两边必须完成约90%的商品服务免关税,台湾与大陆将互相大幅度开放市场给对方。」林教授是客观陈述WTO「通常」的规范,且已强调「无强制性」,何况两岸目前尚未就此主题正式协商,自由时报据此推论「签ECFA10年内 两岸九成商品互开放」,实属错误的推论。
林教授一文对两岸金融合作提出「正反两面」的建议,海基会经贸月刊尊重专业,忠实刊登。我们欢迎林教授能为两岸金融合作提出「兴利防弊」的专业建议,让两岸金融合作能为台湾人民开创最大的福祉。
经查,WTO虽然对FTA签署国有10年内渐进取消所有贸易关税的相关规范(GATT24条),但仅为原则性规范,非强制性,若会员无法做到,依规定仅需向「商品贸易委员会」报告。
自马总统执政以来,两岸协商自始至终均在「以台湾为主 对人民有利」的原则下进行,且马总统与政府各相关机关已一再宣示,不扩大开放农产品进口,亦不开放大陆劳工,这已是既定的政策,自由时报实在没有理由做不实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