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江董事长到任二周年记者会谈话摘要

  • 更新日期:109-07-27

海峡交流基金会新闻稿

99年第039号新闻稿

时间:99年5月26日

联络电话:海基会总机02-27187373转综合处梁小姐603、郭小姐615

2008年5月马总统就任,回想两年前的今天,我和高副董事长兼秘书长到海基会服务,在短短的十七天里,也就是6月13日,我们就与海协会恢复中断15年之久的协商,建立了两岸互信基础,至今举行了四次会谈,签署12项协议,这些努力就是为了便利两岸人民,货物、资金往来,发挥优势互补的精神。
  从海基会的业务来看,这两年来,我们也有一些收获和心得,可以和各位分享。海基会的任务是「协商、交流、服务」,个人就从三方面向各位进行简单报告。过去两年来的工作,可从三部分来说:

一、在协商方面
  自2008年6月开始,建立制度化协商与有来有往之机制,就是为了达成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终极目标。对于协商,两岸的共识是「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而过去12项协议,两岸皆有共同利益,但今年逐渐会进入到较艰困地、互相有给有取的阶段。将来的协商一定会根据政府的指示,步步为营,争取我们最大的利益。
  另外,比起过去辜汪会谈协商,现在两会的协商相当务实,双方的歧见都能透过不断地沟通来达成共识或化解。以协商代替对抗,是两岸最好的选择,比较有助于建立互信以及达成协议。
此外,比起其他国家的协商,现在的协商涉及专业,双方官员直接参与协商,过去我也曾参与过对美、对欧、对日本的协商,像现在这样双方官员直接对话,实具有两岸特色。


二、在交流方面
  在两岸大三通之后,两岸人民、货物与资金的交流愈加频繁,这些都反映在经贸及社会交流层面。对海基会来说,我们也扮演了重要的交流角色,一方面,海基会与海协会相互组团参访,这些参访都具有一定的主题,可以说是一种深度交流,让双方对特定主题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们也见到大陆各机关组织来访的重要交流团体,推动两岸经贸文化的交流。
  这两年来,海基会与大陆的接触交流,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本会统计,我和高副董事长这两年来接待的大陆访问团就将近300团次,从范围来讲,遍布大陆各个省市,包括最北方的黑龙江,内陆的陜西、四川、广西、河南,以及东南沿海的各省城市,这种具有大范围广度以及高层次交流,我个人认为,有助于大陆各级领导对我们两岸政策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反映交流中的问题。这种交流日积月累之下,必然会对两岸关系产生正面的影响。


三、在服务方面
  自两会1993年签署四项协议后,海基会的服务工作就从未间断,但这两年来,无论是经贸纠纷、文书验证与司法行政协处等业务,都急遽增加,这一方面等一下高副董事长会向各位进一步说明。我特别说明的是,这两年来民众陈情案件也大幅增加,尤其是经贸纠纷案件,据我了解,这不是因为经贸纠纷案件增加了,而是因为海基会能发挥的角色更多了,民众更愿意透过海基会这个管道协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是民众对海基会的肯定,我们海基会也会针对这一方面来持续加强我们的服务,提高我们为民众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海基会在三项工作上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进一步地推动了两岸经贸交流。
两岸两会的积极协商,建立了两岸交流的秩序,因为政府推动开放的政策,两岸企业交流也真正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的功能。展望未来,今年的目标就是第五与第六次的两会协商。第五次协商的重点就是签署两岸经济协议(ECFA)与智慧财产权协议。保障智慧财产权符合双方利益,对台商在大陆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协商都相当顺利;至于两岸经济协议,牵涉范围相当广,包括WTO的规范、文本的内容、文本的附表(关税减让、服务业开放等),再加上原产地的规则等等需要相当时间进行沟通,我们也期待第三次正式协商尽快举行,并在六月份完成签署。
  另外,去年本会为民服务计43万件,日平均来会民众约达600人,办公空间严重不足,我们期待筹建本会新办公厅舍可提供更优质服务,并配合两会协商功能的增加。这也是我目前最大的期待之一。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