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从深化两岸经贸关系衔接台湾参与RCEP及TPP

专题报导


从深化两岸经贸关系衔接台湾参与RCEP及TPP


文/吴福成



前言


有鉴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等「巨型化FTA」(Mega FTA)已成为现阶段区域经济整合的主流趋势,台湾若迟迟无法加入,终将沦为「Everyone but Taiwan」的「亚太孤儿」之命运。而为因应此一外部威胁,马英九总统也从一开始宣称的「8年入T(TPP)」,转为要求尽速提出加入TPP和RCEP的具体行动方案,同时双轨并进,希望2015年有机会参加谈判。另外,在今年7月底召开的经贸国是会议上,国家发展委员会也进一步提出了「台湾加入区域济整合的整体策略」,并承诺将务实研商两岸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路线图。


台湾加入RCEP及TPP比不加入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利,这已是不容置疑的事情。根据大陆商务部研究部门的量化模型运算结果显示,如果台湾没有加入RCEP,对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有负面影响,为负的1.88%;没有加入TPP,则为负的0.28%。显见,台湾没有加入RCEP的负面冲击比没有加入TPP还来得严重。另外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的量化模型运算结果则发现,如果台湾加入RCEP,对实质GDP的有增进效果,为正的0.11%;加入TPP,则为正的0.05%。


可见,台湾加入RCEP的正面效应比没有加入TPP还来得大。若再考虑贸易带动投资效果的因素,台湾加入RCEP及TPP对实质GDP的增进效果都会更为放大。两相对照,台湾更有理由要积极争取参与RCEP和TPP谈判了。


内部争议和外部因素制约台湾参与RCEP及TPP


但若从目前两岸经贸合作关系的一波三折来看,台湾要在短期内要同时加入RCEP和TPP谈判,显然仍有不少困难有待克服。自从台湾发生太阳花学运之后,两岸已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却在立法院卡关,而因应学运要求所制订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也迟迟无法通过审查,两岸互信基础严重受到伤害,已间接成为两岸共同研究衔接两岸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某种障碍,更遑论要求大陆支持台湾加入RCEP和不反对台湾加入TPP。


客观而言,台湾要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是离不开「中国因素」的制约,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早已公开表示过这种观点。因为在RCEP方面,台湾要申请加入是必须征得现有16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由于大陆是RCEP主要推动者,没有陆方的表态支持,台湾又如何加入?而在TPP方面,尽管大陆并未加入,美国方面也支持台湾加入谈判,但仍须获得其他11个成员国的一致支持,台湾才可能如愿。


然而,TPP绝大部分成员国都与大陆建立有紧密的政经关系,若没有陆方点头,要大家挺身支持台湾加入谈判,也恐非易事。最近美国在台商会公开坦承,「大陆的态度对于台湾能否加入TPP也有关键性的影响。」


两岸政经互信不足影响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


不必讳言,在大陆对于台湾的对外洽签经济合作协议(ECA)之动机仍存有政治敏感,以及担心台湾会因参与RCEP及TPP而背离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轨道之际,两岸若迟迟无法适时沟通,并开展实质性的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以取得双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互信,那么,任何想绕过大陆要直接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安排,恐怕无助于提高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机会和空间,这也是一种政治现实,亟待国内尽早建立共识。


事实上,长期来大陆方面始终认为,洽签任何形式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本质上就是政治问题。过去台湾与纽西兰、新加坡两国相继成功签署ECA,应是纽、星两国的经济规模不大,且都已与大陆签署FTA,以及大陆方面的不主动反对。但RCEP和TPP是「巨型化FTA」,台湾要参与这两大区域经济整合,在两岸尚未进行深度沟通并取得政治互信之前,大陆方面显然也不愿意松手。


除了两岸政治互信不足,大陆方面一直希望先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关系,再衔接研究两岸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同时对于台湾积极对外洽签FTA,以及「双轨并进」要加入TPP和RCEP谈判,更担心此举将产生贸易和投资移转效应,使得台湾逐渐背离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轨道,并向其他国家倾斜。


尤其今年来国内朝野不约而同出现一种论调:「在缺乏与美、日等重要贸易伙伴签署FTA的情况下,台湾民众对于过度依赖大陆已感到不安并产生疑虑,这也是导致太阳花学运的背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也因此陷入僵局。」这种所谓「过度依赖」大陆的论调还持续在扩散中,已引起大陆方面的注意,我们也不排除这种论调或多或少会对台湾争取两岸共同研究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的努力带来负面影响。


结语:克服「中国因素」制约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之道


至于如何才能克服前述「中国因素」对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可能造成的障碍,以下几点看法,或可提供参考


一、努力化解大陆对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的政治疑虑


目前大陆方面担心台湾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是政治问题,可能在国际场合导致「一中一台」的问题。但事实上,RCEP及TPP和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都是世贸组织(WTO)架构下不同型式的区域经济整合安排,本质上都具有「超WTO」(即WTO+)的特色,也因此,两岸理应回归到当年加入WTO的基准点,重新建立遵循WTO成员之间互相开放市场的公平待遇之共识,尤其台湾方面更需适当地松绑对大陆农工产品进口来台的法规和设限,并进一步务实深化两岸ECFA的后续谈判,为衔接台湾参与RCEP及TPP谈判创造有利条件。相信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降低大陆方面对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政治疑虑。


尤其目前在WTO架构下正在推动签署复边性质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台湾已加入由部分WTO会员国组成的「真正之友」(Real good friend)之运作,希望有效推动全球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据了解,大陆也于去年9月宣布参加TISA谈判。由于在TISA的新规则将与现有「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旧规则融合一起,届时所有在WTO承诺开放的和在双边协定已经对其他国家开放的服务业项目都必须纳入,也因此,如果台湾作不到对大陆开放服务业市场,则只能选择退出TISA,一旦退出的话,TISA多数国家的服务业市场也不会对台湾开放,最后台湾就会遭边缘化。为因应此一新形势挑战,立法院理应尽快通过两岸已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才不会阻碍台湾参加TISA的道路。


二、补强论述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对两岸有正面意义


若只片面强调台湾过度依赖大陆,所以必须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签署FTA,甚至加入RCEP及TPP谈判,是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台湾在大陆市场的贸易权重虽占26.45%,但其中出口大陆有过半以上的中间财,最后都是在当地经过加工贸易出口到欧美等市场,这是现阶段两岸产业分工的客观模式,也间接说明了两岸是互相依赖,并非单方面的过度依赖。其次,台湾对外出口中所隐含的进口成分平均高达42%,其中两岸的三角贸易更为明显,若按照全球价值链(GVC)最新贸易统计模型运算,结果是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只占总出口的17.1%,显然并没有过度依赖大陆的现象。


所以我们应该补强正面论述,亦即两岸经济关系互有依赖,尤其台湾在大陆和东南亚已建立绵密的生产网络,台湾参与RCEP及TPP既有利台湾经济发展和出口贸易,更有助大陆强化全球供应链和提升全球价值的水平,甚至两岸还可携手共同拓展海外市场,一起来赚世界各国的钱。特别是,今年大陆主办APEC年会和领袖会议,其中最重要一个核心主题是:推动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大陆方面已宣称,RCEP及TPP是推动FTAAP的起始平台,由于台湾参与更大范围的FTAAP已是政府的对外政策之一,所以补强论述台湾参与RCEP及TPP对两岸具有正面意义,相对地更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安陆连外」战略是解决「中国因素」困扰台湾参与RCEP及TPP之道


在现阶段的国内政治氛围,「中国因素」确实是敏感议题。国内有人对大陆的常态性不信任,因此反对两岸ECFA及相关协议,这固然有其特定的政治思维。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也有责任告诉人民应如何处理与旁边那个巨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大国之关系?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委管中闵的意见颇值得参考,他说:「台湾必须在经济受制于大陆和经济边缘化两者中找寻到一个平衡点,所以『安陆(大陆)连外』是目前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整合最可行的方案。」 所谓「安陆」并不等于「亲中」,「连外」也不是要向美日倾斜,这就好像韩国朴槿惠总统对中国大陆和美国所采取的战略平衡一样,在推动加速洽签韩中FTA之际,也积极准备参与TPP谈判。


在「安陆连外」的战略指导下,推动两岸的「区对区」对接合作,应是解决「中国因素」困扰台湾参与RCEP及TPP的一种具体作为。也就是说,在台湾还无法参与RCEP及TPP谈判之前,可先推动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自由贸易园区等的对接合作。因为上海自贸区所推行的是一种与TPP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性试验,而厦门自贸园区也在复制上海自贸区的自由化措施,并将衔接升级版的大陆―东协FTA(这是建立RCEP的基盘)。所以通过两岸的「区对区」对接合作,将有助衔接两岸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整合之推进。


(本文作者为台经院中国产经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文不代表本会立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