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园地
- 更新日期:109-09-06
台商园地
深圳台商协会举行24周年庆
深圳台商协会7月24日在五洲宾馆举行24周年庆典暨第13届理监事就职典礼。现任张周源会长任期已满,由监事长陈合泰接任会长。现场嘉宾云集,包括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来自各地台商协会会长及代表等,超过600人出席。
陈合泰会长表示,目前深圳台商协会共1,200多名会员,上任后将带领团队服务台商,并规划5大目标。首先,加强内部团结、团队年轻化。要从深圳台商的子弟中培养新血。其次,壮大会员队伍。近年因为景气不佳,部分台商企业关闭或外迁,会员严重流失,在任职期间将走访各企业,给予协助关怀。第3,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协助台商转型升级,共同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协会将向当地政府争取资源,扩大台商经营领域,包括办民营医院、学校、养老、环保及新兴产业,争取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台商相关支持。第4,全力推进台商医院和深圳大厦建设,力争让这2项工程早日动工。最后,促进两岸交流,协会将积极推动澎湖与深圳间的旅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海基会林中森董事长致词时指出,两岸关系发展进入60年来最好关系,从2008年以来,已签署21项协议。两地去年经贸往来,陆方统计贸易额达1,972亿美元,我方统计则为1,647亿美元。希望当地政府可以多支持台商,为两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产业发展,共创互利双赢。
张周源荣誉会长指出,深圳台商协会是成立最早的协会之一,经过24年的共同努力,深圳台商协会不仅规模大、组织更健全,期许未来在新任陈合泰会长的领导下,协会继续往前迈进。
肇庆台商协会举行成立18周年庆
肇庆台商协7月25日举行成立18周年暨第9届理监事就职仪式。现任会长黄月美任期已满,由常务副会长、中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何玉铃接任。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台企联总会长郭山辉、荣誉总会长张汉文等两岸嘉宾都到会祝贺。
刘何玉铃会长曾荣获大陆杰出创业女性,她表示,未来将与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共同努力,并跟随黄月美荣誉会长的脚步,努力推动两岸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台资企业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肇庆是大陆文化名城,有2100年历史,协会成立于1996年3月,注册的台资企业有450余家,主要分布在肇庆地区所属的端州、鼎湖、大旺高新区等3区,高要市、四会市2市,经营领域包括五金、制鞋、制衣、纺织、食品及电子、光电等高科技产业。10多年来,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资讯交流和协调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投入当地扶贫、助学等公益事业,回馈当地社会。
台企联举办第5届高尔夫球联谊赛
由台企联主办、花都台商协会承办的「第5届台企联杯高尔夫球联谊赛」7月4日在广州花都区举行。海协会前会长陈云林、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应邀出席,台企联总会长郭山辉,常务副会长林清发、曾钦照、王健源,常务副监事长林炳煌,副会长王治中、李邦欣,副监事长吴家炎、戴永清,约70余人参加了比赛。
此次比赛以球会友,切磋球艺,增进友谊,受到了广大会员的欢迎。通过联谊交流,增进了大陆台商的凝聚力,为台商朋友们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比赛结束后,由台企联副秘书长操帷主持,在华巨君悦酒店进行了颁奖仪式。
潘咏民5度连任广州台协荔湾分会会长
据联合报7月14日报导,广州台商协会荔湾分会举行10周年庆典暨第6届理事就职典礼,由潘咏民连任会长。这是潘咏民会长第5次连任,他还身兼四川德阳台协会长及江门台协开平分会会长,一人身兼3个会长职务,在大陆台商界相当少见,他笑称「都快没有时间做生意了」。
潘咏民会长表示,有赖会员信任,未来会继续为荔湾台商的发展做出更多努力,让分会成为协助会员企业发展的「会员之家」。他也感谢荔湾区教育局多次帮助解决台商子女就学,台商才能放心在荔湾安居乐业。荔湾分会也向该区文昌小学捐助助学金以表达谢意。
荔湾台商多以从事服务业为主,过去潘咏民会长在任期间,就发动分会利用老城区资源,为当地台商开拓许多通路,有效推动会员之间的资讯交流,整合产业链实质推动会员企业发展。近来荔湾台商会员不断增加,目前已有1,000多位台商及眷属常驻荔湾。
青年团特训营 台商二代交流
据联合报7月11日报导,为加强台商第二代之间认识交流,台企联台青团从7月9日至14日在杭州举行2014年青年团企业领袖特训营,聚集来自各地20至40岁的75名青年台商代表与台商第二代,与浙江青年代表互动,并针对两岸青年的传承与创新、浙台两地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
这次活动为台企联举办过最大型的青年台商活动。包括台企联副会长谢智通、李茂春、杭州台商协会会长杨进发、宁波台商协会会长宗高雄、嘉兴台商协会会长刘荣达、上海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兴中、广州花都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石头记」饰品公司董事长苏木卿等多位台商的子女,都参加活动。
6天活动中,课程安排包括邀请两岸专家学者专题演讲、EMBA商战课程、参访阿里巴巴、淘宝城、中南卡通、东风裕隆汽车、两岸咖啡等知名企业。
杨进发会长这次趁著暑假,特别将在国外深造的4名子女都召回杭州,参加青年团特训营。他认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可以将各地台商第二代串连起来;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留学国外具有国际观,又了解大陆,来自各行各业,可以相互激起火花,未来不仅传承父母的企业,还将立足大陆、放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