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亚太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6

亚太经贸消息辑要


整理/黄 翔



东协与香港7月展开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据贸易局全球商情6月9日报导,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随著香港与东协国家自由贸易协定基本工作即将完成,双方将于今(2014)年7月启动正式谈判。双方虽未设定期限,惟一般相信至少需时1至2年谈判,以获取东协各成员国之共识。


香港与东协国家贸易关系密切,东协去(2013)年为香港第2大货品贸易伙伴、第4大服务贸易伙伴。香港与东协有许多互补之处,且双边贸易发展空间庞大,预见香港与东协自由贸易协定之签订,将对双边贸易发展有利。


香港和东协的自贸协定涵盖的范畴包括撤销或降低关税,产地来源规则,开放服务贸易,开放、促进和保护投资,以及智慧财产权合作。据此,香港政府已于5月26日邀请香港各界就东协10国的市场准入、贸易规则及自贸协定的各类范畴表达意见,提供作为与东协谈判时的参考。


日本连续23年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据日经中文网5月27日报导,日本财务省公布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日本海外资产净债权总额比2012年底增加了9.7%,达到325兆日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日本海外资产净债权总额已经连续2年创出历史新高,同时连续23年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报告分析称,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收益仍高于国内投资,而购买本国国债和股票回报更低。所以,日本企业通过收购和出资拓展海外市场的活动正日趋活跃。与此同时,2013年底时的日元对美元和欧元分别下跌了22%和28%,这推升了日元计价的日本海外资产价值。市场认为,在日本国内市场不断缩小的背景下,今后对外净资产很可能继续增加。


此外,截至2013年底,大陆净债权规模为208兆日元,排全球第二位,与日本的差距由2012年的146兆日元缩小至117兆日元。德国为192兆日元,排名第三位。不过,日本对外净资产增长率仅为10%,低于大陆的38%和德国的58%。


韩「中」货币互换资金之韩元贷款 首次办理


据首尔经济新闻5月31日报导,韩国银行于5月30日表示,将透过韩「中」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所获得之资金,以韩元贷款方式,贷款给大陆之跨国公司及韩中合作公司等2家民间企业。具体做法是中国人民银行将韩圜借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贸易融资贷款,企业用以支付从韩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口。


韩国与大陆于2011年签署64兆韩元(人民币3,600元)规模之货币互换协议,而去(2013)年1月韩「中」两国达成协议,将该笔资金活用为贸易付款资金。韩国银行国际金融先进化组组长朴俊瑞表示,贸易付款大部分以美元为主,韩元付款需求几乎很少,因此至今尚无机会贷款韩元付款资金。该次韩元贷款规模虽小,但对韩元国际化则有贡献,且可提升韩国之金融稳定性,以助韩国银行拓展海外金融市场。


大陆与韩国经贸往来密切,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2,742亿美元。双方货币当局签订互换协议以来,韩国央行多次动用人民币资金,此次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动用韩圜资金进一步提升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合作的水平。双方货币当局动用本币互换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为两国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支援,有利于降低双方企业融资和汇兑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韩三大新产业布局:智慧型机器人/穿戴/数位内容


据首尔经济新闻6月18日报导,韩国政府于17日召开经济相关部会长官会议后公布「13大未来成长动力实行计划及目标」。13大未来成长动力分为主力产业、未来新产业、公共福祉产业及4大基础产业,而每个产业领域下设定详细领域及各领域之发展目标。


在主力产业方面,韩国政府设定为智慧型汽车、5G通信、深海基础建设等3大领域。依据该实行计划,韩国政府为活络智慧型汽车产业,将塑造结合「汽车=道路─ICT技术基础」之智慧型汽车运行环境,且支援研发智慧型汽车核心零件,确保核心零件制造技术,以提升韩国智慧型汽车之国际竞争力。在通信领域方面,将以全球首次商用5G为目标,建立实行计划,集中支援未来型SNS、立体影像、智慧型服务、超高速网路等5大核心服务相关事宜。另在深海基础建设领域方面,将透过建立核心人力培养体系及研究基础,加强韩国工程师培训,并推动核心设备之国产化。


另外,未来新产业包含智慧型机器人、穿戴式行动装置、实感性数位内容等3大领域。韩国政府目标至2020年,将智慧型机器人产值成长至9兆7,000亿韩元,且支援研发整合教育、国防等其他产业之机器人技术,以育成韩国机器人产业。另对穿戴式行动装置,将研发100个明星产品,且集中研发智慧型感应器及嵌入式软体等核心零件技术,并支援测试产品制作。


泰国企盼成为陆商投资中心


据中央社6月17日报导,泰国商务部贸易政策与策略办公室主任安帕万(Amparwon Pichalai)表示,大陆持续增加对东南亚的投资,泰国或许可寻求成为陆方在东南亚的投资中心。


「曼谷邮报」报导,安帕万说,大陆持续增加对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的影响力,现在已是东协成员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2013年两地贸易达4570亿美元,比2012年成长10.2%。


安帕万表示,大陆投资人到柬埔寨寻找商机,但柬埔寨可能还未准备好接受大量陆资,因为柬埔寨技术劳工有限,国家发展还不够。她提议,泰国可以说服柬埔寨在泰柬边界共同开发特别经济区,廉价的柬埔寨劳工可以吸引大陆投资人,而泰国应该将其双轨铁路与大陆的高速铁路系统相连结,支持泰国出口到大陆、甚至欧洲联盟,因为大陆已有高速货运火车服务连结到比利时,一趟运程只需两个星期。


安帕万指出,大陆重庆市出发的铁路系统连结到寮国边界,可以促进大陆与东协贸易。大陆家庭强大的购买力有利于泰国旅游业和出口,包括电子产品、家具、加工食品等。


香港消费市场因陆客产生变化


据香港文汇报5月25日报导,香港素有「购物天堂」美誉,近年来几乎成为大陆游客出境购物的首选地。2003年7月香港对大陆开放自由行后,赴港旅游更加便利,游客数量不断攀升,2013年已超过4,074.5万人次。香港公布资料显示,在自由行实施不久的2004年,大陆游客赴港购物消费约为270亿元人民币(下同);2013年,该消费额已激增至1,700亿元,10年大涨6.3倍。消费金额不断成长的同时,大陆游客在港的消费结构和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包括平价服饰、个人护理用品、药品,甚至是大米、猫粮频繁出现在赴港游客的购物清单上,奢侈品不再是大陆游客的主攻目标。


目前,在港消费的大陆游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离香港较近的大陆城市游客,如深圳、广州等,主攻日常用品,多为当日或隔天往返;另一类是路途较远的大陆游客,普遍在港停留数日,多会购买一到数件奢侈品,以及多样护肤品、金饰和电子产品等中档消费品。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2013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化妆品及护肤品、食品、药品及中药是自由行旅客最喜爱购买的物品。高级消费品,如名牌手表、珠宝首饰、皮革制品等多为在港过夜的自由行游客所购买,不过夜自由行旅客则较多选购洗发精、纸尿裤等日常生活用品。据统计,2013年过夜自由行大陆游客日平均消费3,593元,不过夜自由行游客为2,887元,且消费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随著申领和使用港澳通行证不断便利化,未来短途往返香港购买日常用品等中等价位商品预计将成为大陆游客在港购物的主流。


所购物品种类多样化的同时,大陆赴港游客的购物主体也在发生变化,一线城市游客逐步让位,而二、三线城市游客消费上升。全球知名的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在香港进行的「中国大陆游客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除北京、上海和广州以外的大陆非一线城市游客成长43%,远超过一线城市游客;2012年非一线城市游客平均花费1.8万元,其中71%用来购物,较前一年上升10个百分点。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