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广西柳州台商协会会长柯达华
- 更新日期:109-09-06
人物专访
专访广西柳州台商协会会长柯达华
文/林安妮
广西柳州台商协会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首任会长为福臻集团董事总经理柯达华。访谈的这一天,柯达华会长与他的夫人王玉琴一同现身,两人刚从桃园公司返回市区。这一对令人称羡的神仙美眷,长年相知相守,不仅是亲密伴侣,也是最佳的事业伙伴─他,长年在大陆拚事业;她,协助先生管理福臻桃园厂,一方面也是孩子最好的照顾者与陪伴者。
柯达华说,过去这20多年来,他都在大陆打拚事业,桃园的工厂全靠太太一手打理,让他「揪感心」的一点,也在于,王玉琴对两个儿子的照顾、教育,做到了完全的陪伴、无微不至,并未因两人忙于事业而忽略孩子教育。为了做到完全的陪伴,王玉琴还当了好多年的家长会会长,亲自走进校园,给孩子最坚强的支持。
王玉琴打趣说,柯达华从年轻时,就是个「工作狂」,他对自己的工作有承诺、有热情、有拚劲,做太太的,就只能全力支持,让他尽量不烦心家里的事。最近两人打算扩大在桃园的投资,两个儿子会陆续进入公司服务,羡煞不少找不到第二代接班的台商。两人如何白手起家,又能兼顾「不缺席」孩子的人生,让人好奇。
「正因为儿子未来要接班,我的责任更大,要更努力把事业做得更稳固,」柯达华在27岁时创业,一开始是做单纯接单、下单的贸易公司,后来因为下游模具厂出了问题,他只好买下工厂,随后他还开启了投资大陆之旅,展开趴趴走的台商人生。
柯达华当年顶下的桃园厂,一路做到现在。他坦言,这是他创业的起点之一,即便后来长期在大陆发展,他还是没让桃园的生意断了,「最苦的时候,是在金融海啸,差点撑不下去,但是我对自己最早的事业,就是有一份感情在,所幸最苦的日子都过去了。」最近柯达华夫妇已在桃园买下新土地,准备搬移工厂,扩大投资,「(工厂设计图)图还在画,画好就可开始建了,」柯达华说话的同时,他黝黑的脸庞也漾起了自信、开心的神情。
少年头家 闯荡大陆20年
柯达华说,桃园的工厂一直以来都是向人租赁,前阵子他刚好出脱一批在大陆投资的股权,这些现金刚好可以用来在桃园买地盖新厂,「桃园的地,现在也不便宜,不过,这几年大陆投资成本越来越高,人工、效率不见得比得上台湾,我看好,回台湾投资是个趋势,第二春、第三春都有可能。」
听著柯达华说起他的大陆投资故事,会发现他与不少跟他「同期」的传统制造业台商很不一样。首先是他始终维持桃园的模具厂投资不坠,最近还要大举投资,与他的一对儿子共同奋斗;再者,他在大陆闯荡20多年,他的投资都围绕著本业,并未如一些制造业台商,在事业投资的下半场,大举转战房地产等服务业。
「人还是要专注在本业上,要不然不容易专心,」柯达华说,这些年他在大陆的投资事业,主要是提供车厂所需的各种模具、零配件,他的投资脚步从广西延长到安徽、福建,更长年在大陆趴趴走,虽然他的名片上印著董事总经理,但他总是笑说,「我是做业务的,哪边有机会,就往哪边去。」
「他最早合作的车厂就在广西,一合作也20几年到现在,」王玉琴形容,柯达华是个很重视诚信与技术本位的人,若非如此,也不容易维持这么长久的合作关系,「20多年的产品,到现在还能继续供应给车厂,除了代表产品本身品质不错,也说明彼此的合作关系一直都很稳固。」
当年孤身闯荡大陆的柯达华,如今有儿承接衣钵。问他是不是可以开始准备退休了?王玉琴马上接话说,「他是闲不下来的拚命三郎。」柯达华则表示,「人不能轻易退休啦,要做事才会有活力,」「我两个儿子会陆续进到公司一起打拚,有了他们愿意帮忙,我的事业奋斗起来,才特别有意义。」
家庭教育 首重品德
柯达华长年在大陆打拚,台湾的事业与家里的事,全靠太太一手打理。王玉琴笑说,「他一年之中,大概有超过一半时间在大陆,随著大陆事业一路做起来,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是他为家庭、事业所做的牺牲,做太太的只能尽力支持他,并且尽可能为他弥补亲子关系。」
王玉琴与两个儿子感情很好,好到无话不谈,「当职业妇女很辛苦,孩子还在念书的时候,我每天一定赶在孩子下课前回到家里做饭,」「孩子的成长就这么一次,若无法全程陪伴,就算事业再成功,日后也会有点缺憾。」
柯达华与王玉琴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视品德,成绩好不好,倒在其次。柯达华笑说,自己求学过程中,学业成绩也没好到哪里去,自己做不到的,也不好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很好,「我常跟他们说,成绩过得去就好了。」
近年不少事业有成的大陆台商,苦于第二代不愿接手家业,不过,柯家的大儿子现在已在公司历练,而且应老爸要求,从底层学起。至于柯家老二稍后在退伍后,也会来到公司上班。王玉琴表示,两个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未来该做些什么事,也有过徬徨,「有适当时机,我就循循善诱,鼓励他们跟著爸爸脚步走。」
对柯达华来说,在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自己忙于大陆事业,如今两个儿子陆续进到两夫妻创业的公司,也算弥补当年未竟的天伦乐。柯达华说,他对儿子最大的工作要求,就是要认真,而且一定要学得技术,「我跟儿子说,名片上的头衔再高,也比不上把技术摸得很熟,让人打从心底钦佩来得重要。」
小而美台协 凝聚感情最重要
柯达华就任柳州台协将届满一年,他提及,当时是在当地台办强力游说下,他才同意接下会长一职。目前柳州台协在册的会员约有50家,不过,因为欠缺中大型的台商会员作为中流砥柱,在先天上,不免要辛苦经营。
柯达华说,柳州的台湾人、台商不多,一些稍微大型的台资企业主要是派驻专业经理人,欠缺积极参与台协的意愿。经营台协有现实面因素要考虑,一方面希望来参加的人,是有意愿参与,另一方面也希望台协是能真正帮到台商的忙,而不是变成台商的负担。
他举例,台协人数少,办活动不容易做大规模,若经常要会员赞助这个、那个活动,恐怕反成为会员负担。他认为,眼下对于柳州台协最重要的是,就是让积极参与会务的会员,更加彼此熟识,慢慢凝聚出向心力来。
小而美的柳州台协,台商投资领域分散,有如柯达华投身模具,也有人从事农业或做艺术品买卖。「我们现在要先巩固,」希望每个月定期的联谊,能让理事之间更加熟识,再来订出一些具体可行、大家共识较高的未来愿景。
青创过来人 鼓励放胆闯
柯达华在创业前,曾短暂在别人公司上班过。他笑说,一开始找了两份工作,一份工作每个月薪水是2,400元,另一份工作是6,000元。最后,他选择了低薪工作,原因是考量工作内容,他认为低薪的工作比较能学到东西。
他表示,初入职场最要紧的是把心态调整好,不时地要问自己「我是要来学什么?」,反而不要在意领到多少钱,因为第一分工作的薪水,必须加计企业栽培新人的成本,「试想一个刚出社会的人,什么都不懂,一家公司愿意好好栽培员工,实属幸运,怎么做好基本功,靠实力在以后加薪,比较重要。」柯达华给自己的工作信条是,努力做事、不要看眼前,要看著未来比较大的目标。
不过,这些年在大陆开创事业的柯达华,也深刻体会到,内外资竞争的不平等待遇。先前在几次海基会探访台商,或是他代表柳州台协回台参加台商联谊活动时,他都提出建议表示,台商与大陆本地及港澳人士课税有差别待遇,以大陆中外合资为例,企业在课完营所税(25%)分配盈余后,大陆股东进行任何形式的资金运用均不用在课税,但台商股东无论转投资或汇出盈余都需要再课10%的税(港澳为5%),此甚不公平,希望能有一视同仁、公平合理的安排。柯达华说,10%的税,对很多企业来说,还能做更有效投资运用,若能减免,对台商而言都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