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商经营与活动

  • 更新日期:109-09-06

台商经营与活动


整理/玹 聿



台商多表支持签署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协议


据经济日报4月9日报导,财政部长张盛和表示,未来与大陆签署的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协议,是参照国际税约范本订定资讯交换条文,特别纳入「四不原则」,即不溯及既往、不作刑事起诉、不作税务外用途,及不是具体个案不提供,大幅限缩资讯交换范围,以消弭台商对资讯安全的疑虑。张盛和说,财政部目前正积极与台商就两岸租税协议的影响进行说明与沟通,台商大多表示支持两岸签署租税协议。


张盛和指出,课税资料提供的主动权在我方,限缩性提供的「四不」原则,已与大陆达成共识,若对方未来不遵守相关协议的内容,台湾可以片面终止两岸租税协议。


两岸租税协议前后谈了5年多,是两岸协商最久的协议。签署此协议最大的好处是降低两岸双重课税风险,为免台商对于资讯交换的疑虑,政府决定先在国内取得共识后,再与对岸签署。


海基会办理「浙江台商管理讲座」


为服务台商,海基会于4月21日至24日赴温州、台州、宁波及杭州等地举办「大陆台商管理讲座」。邀请海基会台商财经法律顾问蔡卓勋先生就「台商大陆内销财税/资金执行技巧」;以及萧新永先生就「台商常见的劳动争议与预防对策」等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总计办理8场次。


海基会除了规划每年分阶段实地前往大陆各地区办理「大陆台商管理讲座」外,每月定期在台北、台中、台南及高雄办理两岸经贸讲座,主要系针对大陆法规政策、台商经营等不同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现场咨询辅导。


上海调整工业用地政策 影响台商投资


据经济日报4月21日报导,大陆各地今年陆续调整工业用地政策,上海更开出第一枪,7月起就将执行工业土地出让年限由原本的50年大幅缩减为20年的新措施。资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会计师段士良指出,未来台商投资前必须仔细评估,20年后能否承受工厂可能必须被迫搬迁的成本,慎选投资地点。


报导指出,大陆这波新「土地改革」以「缩短年限」、「弹性出让」最为普遍。上海4月初公告新版「国有建设用地(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使用权出让合同」,7月起将实施工业土地出让年限由50年改为20年弹性年期等制度,引发业界震撼。


上海台商协会会长叶惠德表示,上海土地、人工成本高,这项新政对签署50年旧合约的当地制造业企业仍影响不大;但若欲增加厂房、扩大产能,新合约将增加拿地成本。叶惠德也说「只有20年的生产期,不知道成本能不能回收」,站在企业主角度,当然不乐见官方压缩土地使用年限,因为这会使新进业者对经营稳定性产生疑虑,不愿长期投资,部分企业可能因而转往周边地区如苏北、浙江等地。


除了上海之外,总面积46.8平方公里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规定,出让年限不高于20年。广州、杭州、湖南及合肥等地,亦有相关政策已经或即将出炉。


依照大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等相关规定,居住用地使用权年限最高70年,工业、教育、科技等用地最高50年,商业、旅游及娱乐用地最高40年。土地实际出让年限授权地方决定,但不能高于法律规定的最高年限。


大陆发展工具机 排挤台商市场


据联合报4月22日报导,工研院产经中心(IEK)指出,面对大陆积极发展工具机产业,排挤国内厂商市场,建议台厂得从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提高中阶产品价值,并选择优势互补的外资合作伙伴,并不断强化关键零件的核心技术。


大陆工信部积极培植工具机产业,强调须建构数控机床产业链,使其「国产」数控金属加工机床的大陆市占率达70%,并让「国产」数控系统和主要功能部件国产化。IEK分析,大陆工具机及关键零组件想达到「国产化」目标,手段包括透过重大专项与财政支持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关键自主技术。其次为支持大陆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参股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关键技术进行自主创新。


此外,包括如使用本地研发、生产的数控机床与制造装备费用,可部分抵扣所得税或加速折旧,或是重大建设项目和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应使用「国产」产品做为申报立项的条件。


然而,在大陆本土产品往高端推进与外资产品往低端延伸的过程中,台厂原先盘踞的中阶市场受到外资与陆资品牌挤压,双重夹击下导致市场空间缩小。


上海台协成立饮食工委会 瞄准食安问题


据联合报4月9日报导,近年来食安问题备受两岸关注,台商密集的上海地区,由上海台商协会号召60家台资食品、餐饮企业,发起并成立「上海市台商协会饮食行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饮食工委会)。上海西提餐饮公司首席代表英美惠指出,政府与民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是企业展现实力的最佳时机。工委会的成立不仅作为政府联系会员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建立有关事务部门与行业有效的沟通平台,同时也能促进行业经营与服务的规范,推动会员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工委会规划设有主任委员、执行长、秘书处、行业组、政府事务组、研习活动组、财务组等,不仅包含餐饮业者,也涵盖食品物料、设备、贸易、流通等相关行业。首任主委由上海西提餐饮公司首席代表英美惠担任,85度C执行副总邱志宏和永和食品总裁林建雄担任常务副主委;一茶一坐总裁陈定宗、广禾堂草本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钟宇富、陆仕食品总经理吴至丰、上海八融食品公司总经理蔡秉融、佳思多食品料理超市总经理吴秀霞担任副主委;雅茗天地公司董事长吴伯超、上海赫思缔亚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洪东盈担任常务委员。


根据饮食工委会活动计划,2014年度将举办4次政策讲座、4次政府单位参访,拜会环保局,消防局,国、地税务局,公安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并邀请相关专家演讲并组织会员交流座谈。


两岸照明联谊会签订合作协议


据联合报4月21日报导,台湾区照明输出公会两岸照明联谊会举行第9届第3次联谊会,会中与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架构,计划春秋两季广交会时,共同举行照明展,降低业者参展成本,并取得更多商机。


这项合作协议是两岸照明联谊会总会长林庆芳,与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全健所共同签订,签议内容仍需要送台湾区照明输出业公会理监事会通过。林庆芳表示,考量广交会摊位价格高,1个摊位需要人民币5至8万元,两会决定每年4月与10月春、秋广交会时,另外共同举办照明展,如此能会为会员降低成本,一个摊位应在人民币1.2万元至1.5万元间,这是两会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才取得共识,也可望为会员打造更多商机。


台湾区照明公会理事长康文杰表示,台湾照明业产值产约在800亿新台币,大陆约有3,000亿人民币,把智能与科技引进后,未来还会再增加,该会历史悠久,组织健全,有10个委员会,两岸联谊会也有9个分会,欢迎会员随时咨询,取得最新商机。


这次联谊会也邀请广东产业设计协会、深圳台商电子联谊会、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协会、深圳市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东莞新余商会等单位参加,共同联谊,交换资讯,打造商机。


大陆新商标法5月1日实施


据工商时报4月2日报导,大陆新商标法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的大陆商标法,除原规定的文字、图形、字母、数位、三维标志及颜色组合外,还新增「声音」也可申请商标;不过新版商标法也严格规定,商标注册期满后未办理续展手续者,将注销其注册商标。智慧财产局台中服务处表示,包括正新、建大、巨大、美利达、台湾樱花、金可国际的海昌、名典实业等台商,都已取得大陆驰名商标。


台湾樱花以「樱花Sakura及图」,取得大陆排油烟机、电热水器及厨房炉灶业的大陆驰名商标;同样地,轮胎大厂正新橡胶旗下的「正新」、「樱花」及「Maxxis」轮胎品牌,是目前唯一勇夺大陆驰名商标「三冠王」的台资企业。

正新副总经理吴轩妙也表示,正新虽取得3个大陆驰名商标,但迄今仍面临大陆商标仿冒的问题。建大董事长杨银明说,旗下Kenda轮胎在2011年5月取得大陆驰名商标,这对公司形象提升及产品推销,很有帮助。


另外,原台湾宝岛眼镜创办人之一的王国胜家族,早已赴大陆开设宝岛眼镜商业咨询公司,大力发展大陆的眼镜连锁店,并在2011年5月取得「宝岛及图」的大陆驰名商标。


不过,台湾宝岛眼镜已被金可国际董事长蔡国洲家族所并购,并在2012年底以海昌(Haichang)品牌,取得隐形眼镜及矫正透镜片的大陆驰名商标。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