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启动区域经济整合效应的两岸货贸协议

启动区域经济整合效应的两岸货贸协议


文/史惠慈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台湾产业的发展

台湾倚靠贸易立国,贸易是台湾经济发展的血脉、成长的动能,出口市场的公平竞争能让台湾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如ITA(资讯科技协定)的推展奠基了台湾资讯产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台湾ITA产品出口金额达9.2亿美元,是1997年加入ITA时贸易额的2.4倍,同时提升我国资通讯业者之出口竞争力,相关资讯、通讯及电子零组件产业,包含笔记型电脑、有线电视终端、无线网路卡、主机板、伺服器、液晶显示器、平版电脑、桌上型电脑、数位相机、智慧型手机、网路电话机等10余项产品,台湾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均为第1,使我国成为资通讯产品的出口大国;再者,加入ITA,有利于我国投资环境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2年网路整备评比(Network Readiness Index, NRI)」排行,在142国评比中我国名列第11名,正为我国加入ITA,推广资讯产业发展的正面效益之一。

2002年加入WTO为台湾追求世界市场公平性、减少市场进入障碍带来期望,惟WTO杜哈新回合谈判一再延滞,与此同期,双边与多边区域经济整合(FTA)却蓬勃兴起,1948-1994期间,GATT接受且仍执行中的RTA有49个(货品与服务贸易协定),1995年WTO成立至2013年7月底,新增330个执行中的RTA协议,是前一阶段的6.7倍。

由于区域经济协定的效益多具有排他性,对缔约国而言,借由缔约国间市场进入障碍的排除,降低区域内商品跨境流通成本,可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和结构升级,产生「市场扩张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同时更吸引区域外企业在区域内投资。但对非缔约国则是带来了新的市场歧视,而被边缘化的台湾则正在面临这种立足点不平等的关税竞争威胁。



区域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

致使台湾在国际市场竞争居于劣势

一个国家参与区域经济整合(FTA)所享有的关税优惠优势多寡,可由其对外贸易中有多少贸易比重系受FTA优惠关税待遇所囊括,此既FTA涵盖率。则由表1可看到就已生效的FTA分析,相对于同属亚洲之新加坡、韩国、日本而言,台湾的FTA涵盖率明显偏低,台湾每出口100美元仅10.38元可享受到FTA优惠关税,而新加坡、韩国、日本每出口100美元,分别可有76.54元、38.14元、和19.91元享受到FTA优惠关税,FTA涵盖率偏低已使台湾在国际经贸环境中,居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尤其是韩国签署FTA的影响更是严重。此影响不仅是居于非优惠关税进入的劣势,更将衍生到产业链分工布局的改变,即便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态度保守的日本,也转而积极参与TPP与RCEP,争取市场进入障碍削减或排除的优惠待遇及商机。

事实上FTA对一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大小,非必然经由繁琐的模拟才可看出,简单的由缔约国间的市场规模大小、是否为本国的主要出口市场、本国与缔约国间的竞争性、以及缔约国的关税高低等因素观察,也可看出其影响大概。例如Botswana, Lesotho, and Swaziland(BLS)and South Africa结盟成立的SACU(南非共同市场),占台湾对外出口比重仅0.3%左右,即便南非共同市场的平均进口关税达7.8%,其区域经济结盟对台湾的外贸出口影响甚微;而台湾与中南美洲国家洽签的FTA,合计占台湾对外出口比重不及0.1%,其区域经济整合效益对台湾而言,也未能有感。

但是韩国与台湾主要的出口市场高度重叠,大陆、东协十国、香港、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市场分占韩国与台湾出口总额的72%和84%;不仅如此,两国的出口产品也近似,韩国和台湾分别约有53%和68%的出口产品属于电机电子、机械、光学、塑胶、有机化学品、和钢铁类产品(表2)。在韩国与台湾不论出口市场或产品均高度重叠与竞争下,韩国与台湾的主要出口市场洽签之FTA,如韩国—东协FTA、美韩FTA、欧韩FTA等,对台湾对外贸易表现的影响是不容小覤。

事实上,韩国洽签FTA对台湾对外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现,如近年经济成长快速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的东协十国,即便近年台湾对东协的出口快速成长,但在2007年东协—韩国FTA生效后,东协自台湾的进口即开始反落后于韩国,不仅如此,2006年后台湾在东协的市占率更呈现下滑趋势,由2006年的5.8%下降至2012年的4.95%,相反的韩国市占率则自2007年后明显上升,2012年已达 6.3%。

若以产业别观之,则钢铁、钢铁制品、金属制品、电机设备、化学品及塑胶等台湾具出口竞争力的产品,虽台湾对东协市场的出口值增加,但出口成长速度不如韩国,事实显示台湾此等产品在东协市场的市占率与韩国产品间的差距不仅扩大且呈落后趋势,已愈来愈难与韩国产品相抗衡;至于纺织、手工具及小五金、机械设备、及光学制品等台湾原本在东协市场竞争力优于韩国的产业,亦因韩国—东协FTA关税不公平竞争的影响,损及台湾产品的出口价格竞争力,与韩国市占率差距也逐渐拉近,甚至被韩国超越,显示台湾未能参与东亚区域整合,面临区域经济整合效益的排他性威胁,在东协市场的竞争力正在流失。

不仅东协市场如此,美国与欧盟两大主力出口市场,在欧韩FTA生效2年多、美韩FTA生效1年之际,分析台韩产品在欧美市场的表现,则台湾在欧盟市场面临课征关税的非零关税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市占率下滑幅度略大于韩国,与韩国在欧盟的市占率差距由FTA生效前的1.81个百分点扩大至1.83个百分点;而台湾在美国市场面临课征关税的非零关税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市占率仅微幅增加0.02个百分点,而韩国则增加0.38个百分点,明显拉大台湾与韩国产品的市占率差距。显示台湾产品受到韩国洽签FTA的所导致的关税不公平竞争,在欧盟和美国的出口竞争力已有逐渐弱化的趋势。随著韩国与台湾主要出口市场FTA的生效,台湾在该市场面临的不公平关税竞争威胁与影响,也将随著生效时间的拉长,优惠效益的扩大而逐渐严重。



两岸货贸的洽签正是台湾拼凑世界市场

公平竞争地图重要的一环

大陆经济快速成长,GDP由2007年的3.49兆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8.22兆美元,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虽其进口金额成长幅度不若GDP显著,但于2012年也已增加至1.82兆美元,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

就个别国家来看,日本、台湾及韩国是大陆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国,2001年在大陆进口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17.6%、11.2%及9.60%。2002年之后,日本及台湾在大陆的市占率逐年下滑,日本由18.11%下降至9.78%,减少8.33个百分点;台湾则由12.90%下滑至7.27%,减少5.63个百分点。而韩国在大陆的市占率迟至2005年后才开始下滑,且下滑幅度明显小于日本和台湾。2012年,韩国在大陆的市占率为9.17%,不仅超越台湾,且逐渐逼近日本(表3)。显示台湾在大陆市场亦面临韩国的高度竞争。

鉴于大陆是台湾首要出口市场,平均关税高达9.71%,扣除两岸早期收获大陆已经降为零关税的539项产品,尚有6,932项台湾产品出口至中国大陆将面临关税课征。其中纺织、陶瓷玻璃、机械电机、卑金属及其制品等类产品,在大陆面临的进口关税均超过12%,2013年1至11月大陆自台湾进口金额分别为18.6亿美元、17.5亿美元、10亿美元、和8.6亿美元,同期大陆自韩国进口金额也分别达18亿美元、5.5亿美元、14.1亿美元、和10.9亿美元(表4),显示ECFA后续货品贸易的洽签,仍将为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争取到不少的关税调降优势,提升台湾在大陆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

再者,近年大陆的内需成长是世界经济成长的重要推动引擎,同时大陆市场是台湾主要出口市场中,是韩国唯一尚未洽签FTA的市场,借由两岸货品贸易的洽签,可让台湾产品于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的板块中,先韩国一步在大陆市场完成进入障碍的消除或减少,为台湾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争取有利的成长条件,进行市场布局,有效拓展台湾出口空间,创造最大的经贸利益,并以台湾做为跨国企业营运的枢纽,将台湾的优势展现出来。

但是两岸ECFA的洽商已然引起韩国的焦虑,2012年5月2日,大陆与韩国在北京宣布启动中韩FTA正式谈判,2014年1月将进行第9轮谈判,显示大陆与韩国FTA正快速进展,紧逼于后。换言之,韩国与台湾和大陆间的FTA竞争情势正不断升高,不仅是谈判速度,也在市场开放幅度上竞争,即两岸货品贸易开放的速度与幅度不能过慢或过小,否则将不足以争取或保有竞争优势的先机,若落后大陆与韩国FTA则可能促使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再一次重复陷入关税劣势的经验,恐将葬送台湾在市场已建立的竞争优势。



开启区域经济整合的新纪元

整体而言,两岸货品贸易协议的洽签是台湾拼凑世界市场公平竞争地图重要的一环,虽不能保证台湾可以独享或可较长时间的享有大陆市场的关税优惠,但至少是台湾已洽签FTA中市场规模最大、贸易往来金额比重最高、可享有的关税优惠价格竞争优势最大的,同时也是台湾主要出口市场中唯一可优先于韩国取得关税优惠先机的。再者,两岸货品贸易协议的洽签虽不能改善台湾在其他主要出口市场面临的关税不公平威胁,但是两岸ECFA的洽签确可为台湾开启区域经济整合的新纪元,展示对大型经济体开放的积极性与企图心,争取更多FTA洽签的可能与空间,为台湾缓解已经面临不公平竞争市场的威胁。

此外,TPP、RCEP等大型多边区域经济整合的兴起,随著参与国间的产业链越完整,分工越完善,其对产业发展日益趋向中间财发展,与周边国家产业链分工日益紧密的台湾,所造成的威胁将更严重,且有可能导致台湾发生产业链「断链」的危机,对此台湾亦唯有采取更开放的心态,积极且快速的争取融入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中,才能为台湾的外贸出口争取市场公平竞争的立足点平等地位,而TPP和RCEP共计21个参与国,分别占台湾对外出口的32%和58.3%,加入此等区域经济整合亦可尽快改善韩国已签FTA市场对台湾产品造成的关税与竞争冲击,并减缓对大陆市场的过度倾斜。

当然要攻占大陆广大的内需市场,除倚赖两岸货品贸易协议降低关税障碍外,台湾亦须努力提升产业本身的竞争力,朝品牌发展,有了品牌,才会有创新、自主性的研发、服务,这些都是台湾提升价值之所需,也才能把台湾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到大陆乃至全世界,让自由贸易的效益达到最大。因此在追求开放、签属FTA之际,台湾也应该营造一个塑造品牌基地的法规与制度环境,这包括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优质的研发制度、全球化人才的培养和罗致、行销能量的建立等。这些软性建设和软性实力的育成,是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策略下的重要配套。此外,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虽可获致开放的利益,但开放不必然只带来利益,因此亦须重视受冲击产业,强化与业者的沟通,化解纷争,重拾入会谈判累积的经验,将有利台湾的开放与转型。

(本文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不代表本会立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