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2013台湾WEF全球竞争力排名评析

  • 更新日期:109-09-05

2013台湾WEF全球竞争力排名评析


文/谭瑾瑜


世界经济论坛(WEF)9月初公布2013年全球竞争力评比报告,台湾竞争力总排名连续4年进步,今年在148个受评国家中,排名全球第12名,显示台湾虽然身处全球金融风暴及欧债危机的冲击之下,仍然致力于提升台湾在全球的竞争动能。


国际比较

在148个受评国家中,台湾总排名第12名,前3名依序为瑞士、新加坡及芬兰,与去年排名相同,显示上述3个国家竞争力强劲。前10名国家中,除美国第5名之外,6个为欧洲国家,依排名依序包括瑞士、芬兰、德国、瑞典、荷兰等,东亚国家则包括新加坡、香港、日本等。

若与东亚国家比较,台湾仅次于第2名的新加坡、第7名的香港及第9名的日本,同属东亚四小龙的韩国则为第25名,而中国大陆为第29名。东南亚国家中,则以马来西亚表现最好,总排名为第25名,其次依序为汶莱第26名、泰国第37名、印尼第38名、菲律宾第59名、越南第70名等。整体而言,台湾在亚洲国家仍然保有强劲国际竞争力,可以继续进一步了解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国排名较台湾为前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参酌后做为提升台湾竞争力之参考。

若从历年名次观察,台湾2007年为第14名,2008年因全球金融风暴下滑至17名之后,迅速回升至以往国际竞争力水准,2009年升至第12名,2010年至2012年维持在第13名,2013年进一步提升至第12名。事实上,瑞士洛桑(IMD)世界竞争力排名亦可看出此一趋势,台湾2007年为第13名,2008年下滑至第23名之后,2010年迅速跳升至全球第8名,2011年更进一步升至全球第6名,为1997年以来最好的名次,2012年及2013年则略下调至第7名及第11名。由两个全球竞争力指标都可以看出,台湾虽然遭遇全球金融风暴及欧债危机等冲击,这几年仍维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若将东亚各国2007年排名及2013年排名做一比较,可以发现在历经风暴后,除了台湾仍然维持竞争优势之外,新加坡(由第7名上升至第2名)、香港(由第12名上升至第7名)、中国大陆(由第34名上升至第29名)、印尼(由第54名上升至第38名)、菲律宾(由第71名上升至第59名)等东亚国家亦呈现总排名提升的趋势,显示台湾虽然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在东亚国家均积极提升全球竞争力之际,仍须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见表一),以便能在新一波经济复苏时拔得头筹。


大项、中项指标比较

若仔细观察WEF全球竞争力的大项及中项指标,WEF大项指标中,台湾在基本需要大项指标排名第16名,较去年上升1名;效率增强指标排名第15名,较去年退步3名;创新及成熟因素指标则排名第9名,较去年进步5名,是三项大指标中排名最佳且进步最多的项目,创新及成熟因素指标包含企业成熟度及创新两大中项指标,显示台湾在全球竞争力优势上,仍以企业的创新与活力为主要优势。

若进一步观察历年大项指标变化可以发现,台湾三大项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若与2007年相比,台湾基本需要大项指标从2007年的第19名上升至2013年的16名,效率增强大项指标从2007年的第17名上升至2013年的15名,创新及成熟因素大项指标从2007年的第10名上升至2013年的9名(见表二)。若同步比较瑞士洛桑(IMD)世界竞争力大项排名亦可以看出台湾近年来竞争力提升的趋势,IMD四大项指标亦呈现上升走势,政府效能大项指标从2007年的第20名升至2013年的第8名,企业效能大项指标从2007年的第17名升至2013年的第10名,基础建设大项指标从2007年的第21名升至2013年的第16名,而经济表现大项指标2007年与2013年均维持第16名。

中项指标中,基本需要大项指标中的基础建设及健康与初等教育两大中项指标依序较去年排名提升3名及4名,为第14名、第11名。依据经建会新闻稿之说明,系因为我国道路品质佳、航空运输的基础设施品质获得改善、台湾小学就学率增加、15至49岁人口之人类免疫不全症(HIV)获得改善所致。而总体经济环境指标,则从去年第28名退步至今年的32名,显示台湾经济仍未显现复苏动能,在各总体经济细项指标上亦需持续改进,包括财政赤字、债务等落后于其他国家的指标。事实上,从历年排名变化观察时亦可发现,总体经济环境中项指标有恶化趋势,显示台湾总体经济环境应当进一步就其细项指标进一步具体落实检讨并提出改进之道。

效率增强大项指标中,较去年进步的指标包括金融市场发展及商品市场效率等2项中项指标。在贸易障碍大幅改善、市场竞争强劲、企业活动未被垄断等细项指标竞争力强劲下,台湾商品市场效率达全球第7名。然而,劳动市场效率中项指标较去年退步11名,技术准备度中项指标较去年退步6名,高等教育与训练中项指标则较去年退步2名,其中又以劳动市场效率中项指标较为落后,为全球第33名,退步11名,主要原因在于决定工资的弹性低、解雇成本大幅落后所致。若从历年中项指标排名变化观察,在效率增强大项指标中的劳动市场效率、技术准备度两大指标有下滑趋势,应就其细项指标再进一步检讨。

创新及成熟因素大项指标中的创新中项指标,从去年第14名进步6名,为第8名,而企业成熟度中项指标较去年退步2名,为第15名。若从历年中项指标变化观察,可以看出台湾在创新及成熟因素大项指标中长期保有一定优势,主要是因为民间企业动能昌旺,若政府持续维持良好的总体及投资环境,应可持续维持台湾创新及成熟因素大项指标之竞争力。

事实上,若观察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ERI)之排名,台湾投资环境评比一直都维持在前段班,其中政治风险指标中项指标更从2007年第15名提升至2013年的第8名,营运风险指标及汇兑风险指标则为全球第2名,在政治风险指标迅速进步下,使得台湾投资环境评比进一步从2007年的第6名提升至2013年的第3名,显示台湾政经环境稳定之下,企业可以充分运用本身良好的创新及企业能力,创造自身竞争力,进而与政府共同推升国家竞争力。


结语

台湾自2007年以来,虽然遭逢全球金融风暴及欧债风暴之冲击,仍积极维系全球竞争力,并获致佳绩,WEF亦称台湾:「过去5年表现十分稳定,且持续强劲。」事实上,台湾竞争力排名持续超韩赶日,不但排名已连续5年超越韩国,且扩大超越幅度,不但在总排名扩大领先,三大项指标亦比韩国为优,此归因于政府持续落实「国际评比改善小组」运作机制,持续针对台湾竞争弱势及退步原因进行改进,始可获得此成就。期许政府在全球经济尚未全面复苏之际,仍能持续寻求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为台湾营造更为优质的总体环境。

(本文作者为国政基金会科技经济组副研究员)

(本文不代表本会立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