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服务贸易相关产业业者心声

  • 更新日期:109-09-05

服务贸易相关产业业者心声


文/林安妮



两岸服务贸易签署后,为台湾服务业打开大陆广大的市场,本期专访相关产业-「凌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及「雷爵网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谈谈他们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看法。



资讯服务业

凌群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踏入位在西门町的凌群电脑总部,立刻让人感受到一股崭新、明亮与青春气息,丝毫察觉不出凌群电脑在台成立时间,已接近不惑之年。最近两岸服贸协议刚刚签署,更让凌群相当振奋,凌群电脑总经理刘瑞隆笑说,「接下来我们继续做系统集成二级甚至一级的资质认证时,相关门槛就比较有机会通过了。」

凌群电脑成立于1975年,员工超过千人,在2001年股票上市,是国内主要的资讯服务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系统整合、软硬体规划、开发、导入与维护服务,是国内少数有著完整全球布局的资讯服务业者。

刘瑞隆表示,凌群是一家全球布局的企业,服务据点横跨台湾、大陆、日本、美国、泰国、越南及义大利等,在对外拓展业务时,作法可能与多数台商打带跑的习惯不同,「早在两岸服贸协议签署之前,我们就拿出蹲苦窑的毅力,花了两年时间,硬是拿到了三级资质证明」。


从前资质认证 台商苦叹门槛高

大陆开放外商可与本地业者竞逐资讯服务领域多年,不过,大陆设下严格门槛,要求外商必须与本地商相同,要先拿到资质认证,才可承揽系统集成业务。举例来说,大陆在资讯服务业上设有四级资质门槛,只有具备三级以上的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证,才能承做中小型企业或合作承担大型企业建设的合作。

此外,也唯有通过一级或二级资质认证的系统集成企业,才能独立或合作承接大陆各级政府系统建置专案。不过,要逐一取得资质认证非易事,举例来说,要取得大陆电脑资讯系统集成(SI)业第一级认定,资本额须达5,000万人民币,且近3年在大陆系统集成收入总额须达约5亿人民币以上,台湾业绩不能合并计算。

在人员资质方面,第一级的资质认定也要求,项目经理人须达30人以上,高级项目经理达10人,且均需通过当地考试认证通过。这些计算机信息系集成项目经理人的考试,都必须动员大量的同仁焚膏继晷,白天上班,晚上继续苦读拚考试,才能顺利通过所要求的人数规定。

刘瑞隆表示,一般台商业者看到如此高门槛,多半放弃,宁可专攻大陆台商圈的资讯服务业务,不过,凌群做的是全球布局的生意,还是得硬著头皮去取得资质,举凡业绩、人员考照,都是埋锅造饭,一点一滴慢慢拼出来的。


如今优惠放宽 抢商机时机到

他表示,这回服贸协议为我业者取得不少重大突破,例如申请企业资质时,可纳入台湾及大陆业绩合并计算,此一优惠措施,是日本、韩国等其他业者所没有的,有助提升台湾业者竞争力。未来,凌群还将再朝二级、一级之路前进,扩增企业实力。

针对近来两岸服贸协议签署后,国内不少业者担忧大陆业者在台攻城掠地,危及业者生计,刘瑞隆说,台湾的实力很好,不要怕竞争,他分析,台湾服务业市场多已进入饱和、成熟状态,大陆业者很难找到立足之地,更何况对大陆业者来说,台湾的腹地小、加上长年的低物价,就算来了,也未必能如预期获利。

反倒是台湾业者,应该善用服贸协议开启的新机会之窗,赶紧做出最好布局与抢市计划,派出最一流的好手到大陆拓展商机。他也建议,政府不妨筹组产学研合组的计划办公室,作为今后对外谈判的制度化咨询对象,「有了产学研从旁提供业界真实声音与未来趋势,应有助加深谈判深度,同时还能把争议降至最少」。


台日中金三角 做大市场商机

在刘瑞隆的办公室里,悬挂了一幅他接受日本媒体采访的裱框报导,内容谈得是台日中合组金三角。他笑说,过去金三角指的是矽谷的研发、台湾技术与大陆制造,不过,随著区域整合态势愈来愈明显,台日之间签有投资保障协议,两岸也有经济合作协议(ECFA)加持,台日中的新三角关系,将渐渐浮现。

他表示,未来在资讯服务业这一块,可结合日本软体创新研发、台湾的运筹帷幄及大陆生产、市场,一同抢进全世界,「金三角共同把市场大饼做大,将有助业者获得比今日更大挥洒空间」。

早前凌群电脑与日本极具规模的东海(Tokai)集团合资成立云码公司,即是台湾第一家台日合资的云端公司,目标即是在落实软体业的台日中新金三角愿景。

在高度竞争的资讯服务行业中,凌群靠著稳扎稳打与自信心、企图心,勇敢向未来迈进。台湾企业也该如旭日东升,抛弃昨天的包袱,大胆迎向新商机、新视野与新世界。



数位游戏产业

雷爵网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振兴会刚成立时,原始股东一共有14家,那时大家还特别穿著古装留影,画面相当有趣」,游戏产业振兴会会长、雷爵网路董事长张厥犹,提起当年那场犹如古代侠义故事里的义结金兰桥段,忍不住嘴角上扬,思绪也像是回到过去。

从2006年迄今,振兴会会员家数已超过30家,几乎网罗了国内9成的主要业者。尽管这几年,国内游戏产业遭逢大陆竞争对手攻城掠地,会员心情不免有些闷,不过,这群孕育自台湾本土的游戏业者,仍是一群有梦的实业家,他们的拼搏、自信精神,从未被打倒;他们随时都在练兵,等待时机以便勇往直前。


两岸服贸协议 游戏产业利多

张厥犹表示,最近两岸刚刚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对国内游戏业者带来不少优于从前的「登陆」待遇,例如,过去大陆为了保护游戏产业,限制外资企业不得以独资身分在大陆从事游戏营运。不过,在服贸协议签署后,台湾业者将可以独资方式进入大陆,不须再采合资或「人头」方式营运。

此外,大陆也承诺,在一切文件齐备下,台湾业者的书号、版号申请,可以缩短至两个月内,等于是让过去暧昧不明的「潜规则」,得以制度化。

他指出,大陆游戏审查制度,主要分为内版与外版,内版是指大陆国产游戏;外版则是指外商投资开发的游戏。过去,一年能通过外版审查的游戏名额有限,且最令外资业者伤脑筋之处,更在于外版审查时间没有期限。他苦笑,「大陆业者抄袭能力很强,往往3个月、半年,就能抄出一支跟你很像的产品。这时如果来不及通过审查,心血等于泡汤了」。

也因此,在实务上,不少外资为了避免困死在茫茫未知的外版审查过程中,又盼能在公司经营上取得主导权,只好冒著更大的风险,找来假人头扮内资。各种险象环生的求生术,在大陆的外资包括台商,都碰到了。

张厥犹说,两岸服贸协议为台湾业者争到了两个月的速审待遇,是一大利多,由此也可看出,大陆的游戏产业比起10多年前,更具自信,不怕开放造成竞争。对于台湾业者而言,这也是难得契机,「至少,台湾业者可以站在一个较为公平的立足点,与同业竞争」。

不过,他也说,大陆市场庭院深深深几许,永远不知道过了这一关,前面还有几关要过,「速审的前提是要文件齐备,如果多退了几次件,速审时间也形同拉长」,他认为,服贸协议签署后,还需要一些时间来佐证,大陆开出的优惠,到底实不实用。


雷爵网路 为梦想发光发热

张厥犹除了是游戏产业振兴会会长外,另一「本业」即是雷爵网路董事长。雷爵成立于1999年,长年致力在台湾自主研发线上游戏核心技术,同时也是国内少数能将线上游戏推上国际市场的开发商,过去雷爵开发的「童话」、「天外」、「万王之王」更是屡获经济部大奖。

2012年起,雷爵除了保持在线上游戏MMPRPG开发领先地位外,也将主力扩展到手机游戏开发与手机游戏营运平台上。

回首这段创业路,张厥犹坦言,路途一路不好走,特别是这几年国内业者饱受大陆游戏业者挤压,大陆业者的规模、手笔都是台湾业者的数十倍不止,为了杀出重围,台湾业者多半只能靠著过人的胆识、背水一战。

他举例,去年全台线上游戏上市柜公司股价跌了近3成,个中原因就与大陆业者挟丰沛资金,在市场上大举压阵有关,「大陆的线上游戏公司大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钱对大陆业者来说,不是问题」。


绝境逢生 愈挫愈勇

尽管大陆对手强劲,不过,张厥犹并不气馁,他说,台湾人有的是创意与拼搏精神,目前虽在高度竞争的线上游戏领域中,台湾业者暂时居于下风,不过,在服贸协议签署后,只要政府愿意积极扶植业者、继续透过谈判争取更好条件,国内业者还是有征服大陆市场的机会。

此外,这两年,拜全球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大卖之赐,国内外均诞生了大批「低头族」,张厥犹说,「如何针对这些新族群,开发出他们会喜欢的手机游戏,或许是台湾业者在新一阶段中可以以小搏大的关键」。

他指出,喜欢在手机玩游戏的消费者,与线上游戏的重度玩家(heavy user)相比,都属轻度使用者,「这些轻度使用者多不会像重度使用者愿意会花大钱在线上游戏上,不过,轻度使用者在弹指间,仍有商机值得开拓」。他笑说,对于线上游戏开发业者来说,恐怕暂时看不上小小的手机游戏领域,不过,此一领域却可能是新蓝海」。


政府协助业者 开发新蓝海

这几年,经济部工业局将数位内容产业列为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不管是手机应用程式APP开发或是手机游戏开发业者,都能享有补助。张厥犹认为,台湾很适合作为APP开发基地,「不只是做游戏,还可针对老人、小孩,开发出合适的APP」。

他表示,政府当务之急,就是与业者共同推出一个正体中文的APP平台,让业者新开发的产品都能放到平台上做测试,「若能成功培养出第一桶粉丝,业者接下来的路会走得更顺畅」。

他表示,正体中文平台,能与简体中文平台做区隔,同时还能以全球华人作为重点争取的目标客群;站稳了这一块,政府还可有计划地协助业者与其他跨领域结合,举凡文创、宗教、语言等,均有业者打入其他外语世界。

雷爵的梦,正如这片土地上所有默默奉献的人,有努力就有机会看到梦想发芽、茁壮。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