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大陆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5

大陆经贸消息辑要


整理/李  文



上半年经济成长7.6%

据联合晚报7月15日报导,大陆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4兆8,009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增7.6%。其中,第1季GDP年增7.7%,第2季GDP则降至年增7.5%。虽然上半年及第2季GDP皆符合市场预期,但第2季GDP仍创下了2009年第1季以来新低。

大陆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对未来大陆经济看法乐观,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强调完成今年GDP年增7.5%目标没有问题,今年第2季企业景气指数为120.6,仍明显高于100的景气临界值,调查结果还显示,企业盈利状况和订货情况总体正常,因此下一季企业景气可望保持平稳态势。

报导表示,目前外资对大陆经济普遍抱持看衰态度,摩根士丹利日前大胆预测,大陆今年GDP年增率将衰退至只有5.5%,明年更下探至4.5%;其他如瑞士银行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将大陆2013年全年GDP预估值调降至7.5%。




IMF警告:2020年大陆经济成长可能降至4%

联合晚报7月21日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如果大陆不能兑现经济改革承诺,提高内需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到2020年时,大陆经济成长率可能减半至4%左右。

IMF建议大陆调整经济政策,包括实施金融系统改革,让市场力量而非行政力量发挥更大作用;让「国有」企业上缴更多红利;经由累进所得税而非社会保障缴费来提高财政收入等。

IMF表示,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大陆经济可能骤然减速,2018年之后的某个时间可能降至4%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直到2030 年都将维持在美国水平的1/4上下。




上半年外商企业进出口总值下跌4.1%

据香港商报7月10日报导,大陆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2013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资料。海关总署表示,上半年大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058.4亿美元,占大陆外贸总值的45.3%,所占比重较2012年同期下滑4.1%。同时,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

2013年上半年,大陆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2013年上半年大陆进出口呈现逐步下滑。第1季大陆进出口值为9,7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第2季进出口10,224.4亿美元,同比增长4.3%。其中,5月份大陆外贸增速仅为0.3%,6月份则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2%。

二、一般贸易增长平缓、加工贸易增长乏力。上半年,大陆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增长6.3%,占同期大陆进出口总值的51.9%。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33.7亿美元,收窄56.7%。同期,大陆加工贸易进出口6,496.8亿美元,增长1.1%,所占比重为32.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729.6亿美元,收窄7.6%。

三、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出现下降,对美国、东协贸易稳定增长。上半年,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2,592.1亿美元,下降3.1%。与美国双边贸易总值为2,440.1亿美元,增长5.6%。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105.6亿美元,增长12.2%。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066.5亿美元,增长40.2%。与日本双边贸易总值为1,469.2亿美元,下降9.3%,占大陆外贸总值的7.4%。

四、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从出口方面来看,山西、安徽、新疆和江西等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明显高于同期大陆出口总体增速。

五、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回落,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058.4亿美元,占大陆外贸总值的45.3%,所占比重较2012年同期下滑4.1%。同期,私营企业进出口6,320.9亿美元,增长34.3%,高出大陆外贸总体增速25.7个百分点,占大陆外贸总值的31.6%。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615亿美元,占大陆外贸总值的18.1%。

六、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良好。上半年,大陆机电产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占同期大陆出口总值的57.8%。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俱、塑胶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2100.2亿美元,增长12.6%,高出同期大陆出口总体增速2.2个百分点。




6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

据联合晚报7月22日报导,今年6月大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1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月成长20.1%;5月FDI仅比去年5月微增0.29%。

大陆今年上半年的FDI总额6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长近5%。随著全球经济复苏,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将会进一步扩增。

大陆商务部表示,各地利用外资情况都较以前扩增,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也维持增长。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长12.4%。服务业使用外资的占比达49%,超过制造业7个百分点。




商务部:三措施支持出口企业

据大陆中国网7月12日报导,大陆商务部表示,大陆对外贸易遇到比较严峻的外部环境,2013年下半年形势可能比上半年更加复杂严峻。

大陆商务部分析对外贸易3大下滑原因,一是传统市场的萎缩为大陆6月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欧、美、日这些传统市场占大陆出口的50%以上。二是外部环境趋紧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2013年上半年大陆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达39起,其中来自已开发国家有17起,增幅约40%。例如广东某生产建筑陶瓷的企业,仅因欧盟对建筑陶瓷的反倾销措施,2013年出口就大幅下滑30%至40%。三是成本上升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等。

大陆商务部表示,总体看,下半年大陆外贸形势确实较上半年的形势还要趋紧,此为企业的普遍判断。下一步,大陆商务部将主要采取3方面措施支持出口企业:一是促进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包括进、出口环节的便利化、降低收费等。二是给予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更好的服务,例如帮助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此外,商务部将进一步改善国际经贸环境,加速建立自由贸易区、加速洽签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协议,也要做好因应贸易摩擦的挑战。




9月1日起实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新规定

据大陆新华网7月25日报导,大陆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4日宣布,自2013年9月1日起实施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届时,金融机构对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下的服务贸易收付汇业务原则上可不审核交易单证,如按笔数计算,可覆盖约88%的企业服务贸易交易。

大陆外汇局于日前发布「大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法规的通知」,此次主要内容包括:

一、推动简政放权。取消服务贸易购付汇核准,服务贸易购付汇业务可在金融机构直接办理。外汇管理部门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尽职要求,推动金融机构完善相关内控制度与业务操作流程,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二、小额交易无需审单。服务贸易小额收付汇业务可在金融机构直接办理,金融机构对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下的服务贸易收付汇业务原则上可不审核交易单证。境内机构和个人需留存每笔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相关交易单证5年备查。

三、简化单证审核。对于仍需审核单证的业务,简化相应审单要求,包括对现行的数十类单证审核规定进行简化与合并;取消对绝大部分主管部门核准、备案档的审核要求;取消对外付汇税务证明等。

四、清理整合法规。制定「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其实施细则,废止50多项相关法规文件,为涉外主体办理服务贸易外汇业务提供系统、清晰、透明的法规依据。

五、放宽境外存放。放宽境内机构服务贸易外汇收入境外存放的条件,允许企业集团将服务贸易外汇收入集中境外存放。

六、强化均衡管理和事后管理。加强对服务贸易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双向监测,建立由宏观分析、中观监测、微观核查紧密结合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并辅以必要的现场核查、检查,加强风险防控。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10月1日实施

据大陆政府网7月15日报导,大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公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新食品原料许可职责、程序和要求等事项,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依该「办法」,新食品原料是指在大陆无传统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新食品原料应当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且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

该「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大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对已公布的新食品原料进行重新审查: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产生质疑的;有证据表明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可能存在问题的;其他需要重新审查的情形。对重新审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新食品原料,大陆国家卫生计生委可以撤销许可。

相关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新食品原料许可的,大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且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新食品原料许可。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取得许可的,大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予以撤销许可。

原大陆卫生部2007年12月1日公布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福建启动台资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

据大陆福建政府网7月1日报导,由大陆财政安排政府风险补偿金、与银行合作开展的台资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于7月1日起在福建正式启动,符合条件的台资中小企业即日起可向当地台湾事务办公室或兴业银行申请。

报导指出,大陆福建省财政安排3,000万元人民币政府风险补偿金,符合银行信贷要求的台资中小企业按其贷款额2%缴纳助保金,企业助保金同政府风险补偿金共同组成风险池资金。进入风险池的台资中小企业可享受抵质押贷款或担保比例由100%降低为40%–60%的优惠。

一旦贷款发生损失,则先由企业助保金偿还,企业助保金不足以抵偿部分,由政府风险补偿金和银行各按50%分担。助保金贷款构建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共担风险的机制,适当降低台资中小企业融资抵押门槛。

凡在大陆福建省(不含厦门)3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台资企业,便可提出申请。协议生效后2年内,相关银行须为台资中小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30亿元,原则上单户企业贷款额度最高为500万元。




北京、广州、深圳房价涨逾16%

据经济日报7月19日报导,大陆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6月份全大陆70大中城市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有69个城市上涨,平均涨幅6.12%,北京涨幅最高,达16.7%。面对持续上涨的房价,大陆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曾表示,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上涨,大陆仍须严密调控房地产市场。

报导指出,6月房价涨幅排名第2的是广州市,达16.5%,深圳和上海分别以16%和14.4%排名第3、4。新建商品住宅涨幅超过10%的城市总共有9个。仅有温州房价较去年同期下跌。

前段时间大陆银行闹「钱荒」,尽管最后大陆央行出手,但部分银行个贷放款已见缓慢,报导引述中原地产最新调研显示,许多一线城市银行放贷尺度均有收紧,申请者折扣减少,并且难度加大;同时大陆政府最近几个月在一些有巨大住房需求的地方增加土地供应,相关分析师指称,这将有助于减缓房价上涨。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准设立

据经济日报7月4日报导,大陆国务院通过「大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大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是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措施。

报导表示,大陆国务院提振大陆经济是从对外开放及缩减支出2方面著手, 新华社报导表示,大陆国务院原则通过《大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另一方面,要防范各类风险,推动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