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经营与活动
- 更新日期:109-09-05
台商经营与活动
海基会办理「大陆台商管理讲座」
为服务台商,海基会今年度规划举办3个阶段「大陆台商管理讲座」,第一阶段于7月30日至8月2日赴福州、泉州、漳州及厦门等地办理。邀请海基会台商财经法律顾问史芳铭先生就「两岸贸易人民币结算与台商的运用」、「海外资金汇回台湾的查税案例因应」;以及袁明仁先生就「台商转型升级及经营管理整合操作实务」、「台商建立大陆内销通路及品牌操作实务」等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总计办理8场次,共计516人参加。
海基会除了规划每年分阶段实地前往大陆各地区办理「大陆台商管理讲座」外,每月定期在台北、台中、台南及高雄办理两岸经贸讲座,主要系针对大陆法规政策、台商经营等不同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现场咨询辅导。
服贸协议签署 推动台商抢攻大陆医疗商机
据经济日报7月9日报导,两岸服务贸易协议6月签署,大陆方面开放台资在省会成市和直辖市设立独资医院、疗养院,已有不少台湾医疗业者至大陆寻觅商机,希望能抢攻大陆医疗市场。
大陆人口超过13亿,是全球第5大药品市场,老龄化市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对台湾医疗业者而言,有无限的商机。台湾业者至大陆设立医院早已列入ECFA早收清单,但范围仅有江苏、海南、广东、福建和上海等5省市。依据服贸协议签署,台湾业者就能以合资、合作或独资形式,到大陆所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设立医院。
曾在日本、台湾开办医院多年的台湾医学博士李黎铭表示,台湾有专业的人才、技术,但病源太少,而大陆西部的病源市场潜力很大,医疗资源尚不足,双方很有互补性。大陆的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少数大医院,在贵州这样的西部偏远省分,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
大陆国家卫生部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立基表示,鼓励台资机构到边远地区去投资合办医院,为当地的民众提供医疗服务。阳明眼科医院医疗集团董事长邱群伦说,过去台商投资,只聚焦北京、上海及广州,而这些城市的医疗资源已经过剩了,现在台商的机会在西部。
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举办首届杰出台商奖
据中央社8月2日报导,由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主办的首届杰出台商奖,经过初审、复审和实地访查等程序,选出9家在大陆经营有成的台资企业获奖,期盼他们能扮演转型升级示范,引领其他台商找到出路。
这9家台资企业分别是艾美特电器(深圳)公司、青岛大统纺织开发公司,获内销典范奖;建大工业公司获外销杰出奖;康成投资公司(大润发)、上海元祖果子公司获连锁标竿奖;百脑汇投资公司总裁蔡明贤获创新经营个人奖;福建福贞金属包装公司获创新经营奖;骅升科技公司、李时珍医药集团公司获转型升级奖。
艾美特电器副董事长蔡正富发表示,艾美特赴大陆投资初期虽以代工为主,但很早就注册了商标,有心发展品牌,如今已成为大陆最好的电风扇品牌,并回台湾股票上市。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端说,大润发一开始就以大陆第1大的大卖场品牌为目标,经过10年努力已达到目标。
大陆最大制罐业者福贞控股也受惠大陆快速成长的内需市场,董事长李荣福表示,正在办理现金增资的福贞,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猛增逾97%。知名内衣品牌豪门生产商大统纺织在1992年赴大陆发展,董事长许利雄表示,大陆市场是台湾的60倍,去年公司以2,000万美元取得皮尔卡登全系列内衣大中华区的长期授权,明年预计将产品组合延伸到女性内衣。
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明璋指出,从金融海啸到欧债危机,企业经营环境每况愈下,台商在大陆的经营环境也产生巨变,转型创新已是台商不得不走的生存之道;这次选出9家台商,都遭受经济不景气压力,却能率先走出困境,真金不怕火炼,做为众多台商学习升级的一盏明灯。
评审委员、全国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表示,目前台商在大陆面临人力不足、招工难、成本和薪资高涨、人民币大幅波动,加上2008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台商面临转型压力愈来愈大。许胜雄指出,这次选出的杰出台商,都各有突破困境的成就,除能为其他台商提供疑难解答外,还可回馈社会;其一是当初勇闯大陆但不幸失败滞留大陆的「台流」,其二是台湾陆配所生的孩子处于弱势,都需要台商团结起来给予帮助。
经济部台商服务团 赴扬州苏州访视台商
据联合报7月31日报导,经济部台商联合服务中心「台商服务团」,7月底由投资业务处处长邱一彻率团,前往华东地区台商密集的扬州、苏州等地,拜会当地台商企业、办理企业诊断、深度辅导及举办2场台商座谈会,提供经营管理及技术等各方面建议,协助台商升级转型。
经济部投资处指出,扬州、苏州地区为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重镇,台商多从事电脑电子产品、电子零组件、光电、通讯系统产品等高科技产业,近年并逐渐转向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
经济部自2011年起每年筹组大陆台商服务团,整合金融单位及辖下财团法人资源,前往台商投资的重点城市,针对当地台商关切的议题,进行交流辅导。这次随团服务单位包括中国生产力中心、外贸协会、工业技术研究院、商业发展研究院、台资银行,以及证交所、柜买中心等相关机构,带来各式资源与辅导方案,在台商座谈会上与百余位与会台商进行分组交流,由专家顾问提供台商企业转型升级与经营管理实务案例分享,同时就品牌行销、连锁加盟、经营管理、技术升级、投资营运、税务、融资筹资等主题,由法人代表、专家顾问与台商深入探讨及交流。
外贸协会设立广州办事处
据经济日报报导,外贸协会在去年底已完成上海、北京设立办事处,今年规划再设立其他4个据点,包括广州、青岛、成都、大连等,按规划将在今年底前完成设点。其中,广州办事处于8月8日揭牌,青岛将随后设立。
广州办事处首任代表由古裕梁出任,办事处设在广州知名新商圈的天河城,广东各市台商协会、大陆贸促会等政商界人士,都出席开幕仪式。另外,贸协青岛代表处也已于6月份向大陆商务部提交设处申请程序,青岛代表处预定由贸协驻大陆唯一女将白润怡升任。
除原有业务之外,贸协今年内新增4个据点后,更将得以直接切入大陆市场调研,对过去在大陆举办多场「台湾名品展」的贸协来说,可助其深入了解大陆市场,有利于台湾厂商精准布局内需商机。
贸协秘书长黄文荣上任后,将依过去主导大陆业务经验,继续开拓两岸经贸新局面。黄文荣过去主导贸协在大陆业务,熟悉大陆经贸、市场,近年办理台湾名品展已超过25场,均获得高度评价。
上海禾新医院举行周年庆
据联合报7月7日报导,上海首家台商独资医疗机构—上海禾新医院于7月5日举办周年庆,并携手上海台商协会、「初生的太阳基金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希望未来,相约助学」慈善捐款活动。
禾新医院副院长雷宗宪表示,禾新医院投资超过3,000万美金,其引进的核磁共振及3D电脑断层扫描等新设备,已可媲美大陆「三甲」医院水准,近期又引进口腔科台湾海德堡牙医诊所、医美科丽晶诊所团队,预计也将开设产科,并新增微创手术中心。雷宗宪说,虽然营运1年来,医院的科室由最初的23个增加至27个,增加不多,但是在品质与细腻度上都有提升。此外,医院还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以及抗衰老等服务,会根据客户的体检状况设立个人的健康档案,定期的提醒其饮食、运动方面的调理。
雷宗宪说,从先前的辰新医院到现在的禾新医院,基本没有做过广告,都是靠口碑,先前就医的客群比例大致为台籍7成,外籍以及本地高端客群3成,目前患者中本地客源已经增加,台籍约在6成。未来医院将持续深耕台商市场,并拓展陆籍高端客群与在沪外籍人士。
发展生技、旅游 中山台商转型新选择
据联合报7月23日报导,广东中山台协监事长、合一电子元件总经理吴连助指出,「转型、品牌、自动化」是珠三角台商存活下去唯一能走的道路,而中山提出建立休闲、医疗、生技、旅游的翠亨新区,可以提供台商转型所需的新选择。
吴连助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种冲击,外向型产业遭遇瓶颈,包括工资、原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中山台商稳扎稳打,目前已增至1,300多家。为了永续经营,已有多家中山台资服装厂、鞋厂到广西博白、广西桂平等劳动力较充足的城市设分厂,机械电子类的台资企业则选择武汉等地开分厂,在当地生产半成品后,运回中山组装成套再出口。
对中山的未来发展,台协秘书长叶律松表示,中山翠亨新区提出「产城一体、文人引领、宜居宜业、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发挥新区靠山面海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教育居住等核心产业,这恰好和台商转型升级,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方向吻合。在港珠澳大桥和深中大道通车后,将大为拉近深圳、珠海和中山间的距离,中山成为旅游、生技、文创、高科技产业核心将指日可待。
吴连助也说,中山未来将打造成为全球的养生滨海城市,已有不少台商转往休闲养生、旅游和文创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