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专访广西崇左台商协会会长黄薇彤

  • 更新日期:109-09-05

专访广西崇左台商协会会长黄薇彤


文/林安妮



「我不是最资深、实力最好的台商,但我会是最认真的台商」,周日一早的黄薇彤不改敬业本色,她在开车前往公司的路上被记者「电话拦截」。提起她在中、越边境城市崇左耐住无聊、寂寞,每天与工作为伍的点点滴滴,她没有一丝抱怨,反而像是打开话匣子热情分享。

黄薇彤最早在大陆投身女性内在美事业,2009年在因缘际会下来到广西崇左。在地图上,要找崇左市,得要往中、越边境仔细找,过去崇左是广西省会南宁的一部分,在这些年在「东协加一」热潮加持下,它年年因东协盛会成为亮点,2003年它单独从南宁划出成为地级市。

黄薇彤是在今年7月8日接掌崇左台商协会会长。她笑说,刚来崇左时,因为崇左地处偏远,很少有机会能与广西境内台商来往,不过,深入崇左才发现,当地其实有不少台商深耕当地10多年。

随著在崇左「蹲点」时间一路拉长,且不少友人都被她「call」来崇左做生意,这位勇敢的女生干脆向当地政府大胆提议要筹组台商协会,就近服务台商,这个梦在1年多后的现在实现了。

她提及,台湾是个很成熟的市场,要闯出一片天不容易,不过,来到边境城市崇左,她却经常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脑袋里不时闪过新商机。从独门的口岸生意,一路做到大陆最大腰果进口商,以及现在准备做坚果品牌、抢攻零售市场,她毫不藏私分享做生意撇步,只因她相信团结力量大。




镁光灯外的崇左 门外汉成高手

「愈深入崇左,才发现当地其实有很多做得很好、很大的台商,在这边布局10多年」,初任崇左台商协会会长的黄薇彤说,大陆幅员辽阔,多数的台商聚集在广东、江浙与上海,广西已经很不容易被注意到,更别说是地处边境的崇左。

黄薇彤最早是在大陆经营女性雕塑内衣品牌─漫妮,这个美丽通路事业延伸自她在台湾的老本行。她说,现在1年只回台湾2至3次,其余的时间完全贡献在广西,「白天的口岸可说是车水马龙,但入夜后,这里却是伸手不见五指,在广西边境工作的第一课,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黄薇彤在2009年几乎是以门外汉之姿,勇敢来到崇左。她表示,当时两岸关系刚回暖不久,她就是在广西大批官员来台考察时,在姊姊居中牵线下,结识了她的事业伙伴─昆仑物流集团董事长姜世明。

她笑说,刚开始投资崇左时,包括她的朋友以及当地官员,都不大相信她挨得住「无聊」,以及生意得要从零做起的苦闷,不料,她却是愈做愈做出兴趣与心得来,也如俗语所说,认真的女人最美丽。她解释,这份新创事业最让她惊喜之处,就在于她看到了东协加一自贸区带来的市场潜力。2010年,东协加一自由贸易区正式成形,一个连结东协十国与中国大陆的免关税大市场正孕育而生,占尽地利之便的广西,一跃而起成为大陆前进东协十国的滩头堡。




初创台商协会 会员有个家

提起1年多前黄薇彤主动向当地台办提议筹设台商协会的往事,起初黄薇彤认为,崇左地处偏远,加上开始有其他省分的台商将投资目光放到边境来,她寻思何不成立一个台商协会,作为政府与台商间的桥梁呢?这个念头一起,她随著向地方台办提议,随即获得支持,不料,她因为事业分身乏术,最后反而是台办追著她问,「筹组台协的事,有进度了吗?」

黄薇彤说,目前崇左台协约有30多家企业成员,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会员是准备从广东来的老台商。以常驻崇左的企业家数来看,则有10多家,常驻台商、台干则有3、40人,其中单是黄薇彤自家关系企业的台籍员工就占了三分之一强。

她谦虚表示,她来到广西的时间不是太长,多数时间都是闷著头专心冲刺事业,直到企业、生意做起来,缴的税变多了,才逐渐被看见。在大陆一百多个台商协会中,虽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会长,但是创会会长由「女力」扛大旗,黄薇彤却是头一个。

她指出,成立台协最大目标是让会员都能在此生活、投资都能更加便利,「有了台协作平台,台商的投资及生活,都可以对地方政府表达,同时还可名正言顺与友协多来往」,这对当地台商、台籍干部来说,绝对是个好事情。她回忆,前不久台协刚成立时,越南河内台商总会还来了不少好朋友,彼此结为姊妹市,成为当地台商圈的盛事。




古战场做生意 和平生财

在东协加一自贸区成形之前,中国大陆与她的邻邦越南曾经有过多次的兵戎相见,也就是史上几次发生的中越战争。据说在战争随时可能降临的年代,中越两国边境处处都埋有地雷,坦克车也随时在边界待命、出没,边界生活的肃杀气氛往往让人喘不过气来,但谁也没想到,多年后和平来临,边境贸易带来了庞大商机。

这些年,黄薇彤的事业一路从口岸开发商延伸到物流业者、贸易商以及零售品牌业者。别人眼中的黄沙荒土,看在黄薇彤眼中却是处处商机,而且还能点土成金。她指出,大陆市场变化万千,机会与风险四伏,「在大陆做生意,赔钱与赚钱往往一线之隔,差别就在于『有没有看懂』」。回想起这些年来闯荡大陆市场有惊有喜,在大陆做传统产业真的非常辛苦,时常得面对同业不留情的抄袭、复制,最后都变成人人都会做的生意。




边界新商机 ECFA可卡位

在崇左,黄薇彤与事业伙伴一同打造出独门的口岸生意,从口岸经营到运输、贸易、物流,都可以做到一条龙。她笑说,这几年国际相继爆发金融海啸与欧债风暴,不过,在边境却看不到不景气,这几年为了推边境贸易,大陆政府给了不少兴边富民优惠政策,对边境业者来说,税少了、门大了,经商空间自然宽裕 。

最近,黄薇彤还找来她的老同学─维格饼家董事长孙国华在边境上开了一家观光工厂,成为中越边境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她笑说,她最大目标就是把志同道合的朋友都call到边境来,一同做大市场、商机。黄薇彤与老同学在边境上的新生意,取名爆爆,专攻坚果品牌,「我们目标是要做大陆第一坚果品牌,只要大家想到坚果,就首选爆爆」。

她说,越南是全球最大腰果产地国,透过东协加一免关税优惠,她的贸易公司幸运成为全大陆最大腰果进口商,「除了做进口,我们也打算利用进料优势,发展品牌」。

维格在台湾做凤梨酥,在边境做坚果加工?这想法没错?黄薇彤表示,爆爆也进口维格台湾凤梨酥在当地贩售,的确也成为当地相当受欢迎的伴手礼,不过,「我告诉孙董一件事,如果台湾的凤梨酥不在台湾做,就不是台湾道地的凤梨酥了,以后谁还要特别到台湾买凤梨酥?」黄薇彤一席话打动孙国华的心,现在的黄薇彤正带著一批台籍干部在千里之外的边境打拼,她笑说,自己热爱工作,但是她对员工则有不同期许,「能邀到台湾人一同打拼是很难得的,我希望他们在这边住得好、吃得好、睡得好,假日可休得好,遇到困难不仅能迎刃而解,创业也可以由此发想出来」。

她也建议,台湾业者可透过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先桥接大陆市场,接著好好研究东协加一免税优惠,串起大陆与东南亚两个大市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