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回台投资案例报导(四)

  • 更新日期:109-09-05

台商回台投资 再创企业高峰

─回台投资案例报导(四)


整理/编辑部


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推升经济成长动能

我国历经二次产业外移,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亟需吸引台商回台,以扩增国内投资,并培植关键新兴产业,提供推升经济发展之动能。近年来欧美债务风暴、新兴国家兴起、经济环境变迁等因素影响,使我国出口面临瓶颈,加以中国大陆投资环境变化使外资企业纷纷酝酿或决定外移,如能借此时机吸引具竞争力之台商回台投资,可直接促进国内投资,增加就业,并可改善产业结构,强化经济成长动能,争取新兴产业发展时间,使我国经济朝向长期稳定成长方向迈进。有鉴于此,经建会规划「加强推动台商回台投资方案」,于2012年10月26日获行政院同意办理。方案实施期程自2012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

经济部于今(2013)年4月10日下午召开第11次「台商回台投资案件跨部会联合审查会议」,本次会议计审理国硕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台商回台投资申请案,经审核符合属高附加价值产品及关键零组件相关产业、在台设立营运总部等要件之一,得以核发台商资格核定函,通过之3个案件预计投资总金额约为新台币23.2亿元,可增加本国劳工就业人数约有500人。


扩大投资台湾 增加就业机会

截至今(2013)年4月10日止,经济部已召开11次台商回台投资案件跨部会联合审查会议,共计受理29件投资案(含上述3个案件),台商海外布局涵盖于中国大陆,美洲、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经审核符合自有品牌国际行销(8家)、国际供应链居于关键地位(4家)、属高附加价值产品及关键零组件相关产业(15家)、在台设立营运总部(2家)等4要件之一,预计投资总金额约新台币1,763亿元,可增加本国劳工就业人数约有2万7千人。

本期本刊编辑部持续择选两家回台投资案例与读者分享:分别是专精模具设备研发的龙头大厂─庆鸿机电集团,如何深耕研发和创新成功开发自用品牌行销全球以持续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以及全世界最大的立式车床制造商─油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何善用台湾制造优势,不断自我挑战开创新局的成功经验。


庆鸿机电集团

深耕研发与创新 以品质创造市场

庆鸿机电于1975年在台中成立,为专精于模具设备研发制造的龙头大厂,并逐步建立完整的放电加工机价值链,更成功开发出首部完全由国人自行研制,搭载在模具设备的「线性马达」线切割机,以「CHMER」自有品牌行销全球。集团生产基地横跨两岸,庆鸿机电坚持研发领导创新的经营理念,并成功将各项研发成果导入商品化以持续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为展现根留台湾布局全球之决心,除已落成的企业营运总部大楼外,更计画在台加码投资扩建新厂,运用台湾特有的工具机产业群聚优势,再加上产官学研发资源整合,持续朝挤身百亿元旗舰型企业的目标前进。


技术领先 掌握产业契机

创新研发及技术升级是开创蓝海新商机的唯一途径,多年来自有技术的累积与开发,提高了庆鸿机电的自主能力,让庆鸿机电得以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拉大与竞争对手的距离。除了在企业内部持续投入研发经费与人力外,庆鸿机电更透过与国内技术法人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之研发与应用,并善用政府各项研发资源与补助计划,加速研发成果并扩大企业经营综效。

以工具机的核心组件控制器为例,庆鸿机电成功在国内开发自制驱动元件及控制系统,提高自主研发与自制能力,减少长期受国外大厂箝制使得产品发展受限的影响。庆鸿机电亦投入节能技术与高效能设备的开发,提供更高的生产能源使用效益。随著模具精密度的提升,加工设备也必须同时提升,庆鸿机电亦是台湾首家、全球第二家配备线性马达之线切割机制造厂。庆鸿机电以扎实的基本工,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突破高阶技术门槛,发展模具设备关键零组件与服务,立下台湾模具设备产业技术向上提升的新纪元。


持续在台扩大产能 以MIT精品行销全球

台湾拥有良好的基础建设、丰富的研发能量、完整的工具机产业聚落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提供台湾厂商进行全球布局的后盾。台湾工具机厂商主要以外销为主,庆鸿机电的外销比例亦高达百分之90,随著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具机市场。虽然庆鸿机电两岸皆有设厂生产,但台湾制造的产品品质仍然在大陆市场占有优势,庆鸿机电透过在台生产关键零组件及高阶产品的方式,以差异化的产销策略掌握市场需求与脉动。

庆鸿配合自行研发控制器与软体,以线切割机与放电加工机为主力外,因应汽车产业与3C产业的市场需求,搭载线性马达的各类加工机将成为市场主流,亦是拉大与大陆制机器差距的主力。配合集团成长策略,除于台中机械机密园区已完成启用的营运总部与生产基地外,亦计划于嘉义大浦美、台中机械机密园区二期加码扩大投资,透过在台扩大产能以串起更完整的生产聚落,提升自有品牌附加价值,推展产业篮海策略以巩固其线性马达切割机制造领头羊之地位。新投资案完成后,预期将为集团营收再创新一波的成长高峰。


油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断挑战自我 展现产业实力

油机工业创立于1978年,以生产专用机起家,再跨入CNC车床及加工中心机等产品线,并以「You Ji」自有品牌行销全球,尤其在CNC立式车床无论机型、功能、销量与产量,在业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油机工业的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轴承、航太、船舶、汽车、电机、建设机械、风力发电等领域,产品品质深获肯定,国际知名引擎制造公司亦已正式采用油机工业制造之大型立车加工生产飞机引擎。油机工业生产基地主要位于高雄路竹及大陆昆山,但始终秉持将关键核心技术根留台湾之经营理念,近年来更透过扩大在台营运总部及生产基地之规模以强化集团竞争力。


以创新研发 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该公司总经理王正仁表示,「技术、品质、快速」是油机的企业精神,目前产品行销服务遍布全球,靠的是优良的品质与完善的售后服务。油机工业视研发为企业的命脉,并透过为客户专门量身订作附加价值高的专用机,在精密工具机的领域不断自我挑战开创新局。

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及快速交货的需求,油机工业除了将核心的关键技术留在台湾且不断累积研发能量外,亦透过善用台湾完整的机械产业聚落优势,并与协力厂商建立良好默契以确保交货速度及供货品质,使得油机工业在新机种开发速度及产品品质得以持续领先竞争对手。虽然在金融海啸时期所有的工具机业者都受到了影响,油机工业仍缴出傲人的经营成绩单。目前油机工业已跃居全世界最大的立式车床制造商,王总经理对油机工业的研发能量深具信心,亦会持续在台投入研发资源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创造企业竞争优势。


善用台湾制造优势 持续在台扩大产能

台湾产制的机械其加工效率及耐用性在国际上皆获得好评,配合集团营收倍增之目标,油机工业积极透过两岸分工布局,进行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区隔。除了在台湾掌握关键的研发设计之外,台湾将专注于生产高毛利的大型工具机产品,大陆工厂则负责单价及技术门槛较低的机型,以善用台湾制造的优势进军全球工具机市场。油机工业位于高雄路竹的新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即将开始生产。新投资案完成后,除使油机工业大幅提高产能及更紧密连结台湾机械产业聚落优势外,也预期为集团带来新一波的成长动能。王总经理表示,油机工业将以台湾为根基深化全球布局,并规划陆续于巴西及印度设厂,以提供客户更完整的服务。

王总经理认为在东协自由贸易区逐渐成型,以及日本、韩国积极与大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ECFA的签署有助于提升台湾厂商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然而王总经理亦建议政府应该积极的检视现有法规与法令,例如依据产业类别与特性建立符合时宜的环评制度、提高对厂商的实质补助等相关措施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成立单一窗口以高度的行政效率吸引厂商加码投资台湾。


(资料来源:经建会─加强推动台商回台投资方案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7797 、经济部工业局http://www.moeaidb.gov.tw、经济部全球资讯网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news/News.aspx?kind=1&menu_id=40&news_id=29237、经济部全球台商服务网http://twbusiness.nat.gov.tw/page.do?id=12、经济部投资业务处、经济部投资台湾入口网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news/news_chn_mobile_display.jsp?newsid=2610&MID=8)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