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5
台湾经贸消息辑要
两岸服贸协议可望近期签署
经济日报3月23日报导,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22日在海基会董监事会表示,两岸服务贸易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大概这个月希望能够收尾」,收尾后可以很快签署协议。
林中森指出,ECFA后续的货品贸易、产业合作、争端解决等,也将继续推动;至于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方面,经过双方两次非正式交换意见,双方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共识很高,而且有急迫性;由于两岸两会办事机构定位在服务功能,所以功能愈强愈好,包括核发签证议题在内。
大陆新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亦表示,两岸当务之急是双方全面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争取近期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力求年内完成两岸货物贸易协定和争端解决协定的商谈。张并指出,两岸已经就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综合性办事机构达成一致意向,将积极展开商谈,力争早日作出相关安排。
我扩大采认大陆111所大学学历
中国时报3月13日报导,教育部宣布即日起采认中国大陆111所大学的学历,并追溯自2010年9月3日起入学的台生开始适用。
我国采认大陆学历,两年前第一阶段先采认大陆「九八五工程」的41所顶尖大学学历,本年3月13日宣布扩大承认「九八五工程」及「二一一工程」扣除公安、军事及医疗学校后的111所大学学历。
这政策溯及既往,台生只要在2010年9月3日以后进入这111所大学就读、并取得学位,均获我方直接承认。但1992年9月18日至2010年9月2日间在这些学校取得学位的台生,则要再通过台湾的学历甄试,才会被承认。
另国内大学陆生联招会总干事、南台科大教务长张鸿德表示,过去陆生填一个志愿要缴新台币1,350元,每人平均填不到4个志愿,今年简章已做调整,陆生只要缴2,700元,就可填5个志愿,希望有效提高陆生填报志愿的数量。
台商回台投资方案获初步成果
综合报导,经济部3月5日再审核通过2家台商回台投资申请案,这2个案件预计投资总金额约为新台币40亿元,可增加本国劳工就业人数约2,500人,投资地点位于北部地区。
截至今年3月5日止,经济部已召开9次台商回台投资案件跨部会联合审查会议,共计受理24件投资案(含上述2个案件),台商海外布局涵盖于中国大陆,美洲、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经审核符合自有品牌国际行销、国际供应链居于关键地位、属高附加价值产品及关键零组件相关产业、在台设立营运总部等4要件之一,预计投资总金额约新台币1,724亿元,可增加本国劳工就业人数约有2万6千人,投资地点大多位于中南部地区。
行政院长江宜桦于日前听取相关报告时表示,有关台商关心的产业用地问题,除了目前经建会专责处理厂商需用地的窗口及平台外,江院长另责成副院长毛治国于国有土地清理活化督导小组,专案处理此议题,使土地提供及活化利用加以结合;至于人力培训方面,已请教育部就产业学位学程或学分学程进行突破及扩大,建立业界及科技大学、高职之间的沟通平台,让所培育人力投入在台投资厂商。同时,政府将与厂商沟通,包括国内既有厂商,使之重视技职专业,而非学历,例如近期常被讨论的水电工、礼仪师等非高学历职业,由于他们的工作条件被提升并为社会所需,自然吸引人才投入,因此政府将主动洽请业界提高有专业认证的劳工之就业条件及薪资。
江揆强调,「加强推动台商回台投资方案」非独立方案,政府所提方案皆有一致性和连结性,该方案将和经济动能推升方案加以串连,并结合即将推行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另外,吸引台商回台目的之一是促进台湾产业升级,将透过自动化辅导减少对劳力密集的依赖,使回台投资厂商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综合效果。
台美贸易恢复热络,经贸合作加强力道
经济部国际贸易局3月12日新闻稿,2012年第4季美国连续3个月取代中国大陆,跃居我最大订单来源国;台美双边贸易额持续大幅成长,今年1-2月双边贸易额创新高,达91.6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成长9%。
依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1月份我自美进口较去年同期成长10.7%,对美出口成长3.1%;2月份遇农历春节长假,虽我对美出口减少11.9%,但我自美国进口仍大幅增加24.4%。累计1-2月我对美出口略减4.2%,自美进口则大幅成长25.7%。就对美出口产品而言,以塑胶及其制品成长14.6%表现最佳,其次为电机设备成长6.9%;自美进口货品以机器及机械用具大幅增长92.6%最多,光学仪器进口成长40.9%次之。
国际贸易局发言人江副局长文若表示,在近来台美双边贸易成长趋势基础下,政府将以「多轨并行、官民共推」方式为台美间贸易加温,长期目标则为促成台美洽签FTA及透过美国支持我加入TPP。
在官方推动机制方面,除以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会议作为主要咨商平台外,经济部另将推动与美国商务部等其他行政部门进行定期对话,争取支持强化台美双边关系。
在民间部门交流合作方面,本年度经济部已委托外贸协会及各主要公协会参与美国7个专业展、3个拓销团、6项洽谈会或媒合会及续办「美国商机日」,邀请美国20家大型买主来台采购,预计可为我国厂商争取6.2亿美元商机。
我国经商环境改革推动情形
行政院经建会3月18日新闻稿,经建会提出「2013年我国经商环境改革推动情形」报告案,报告指出,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经商环境已是一国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近年在APEC论坛中,各会员体配合「经商便利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改革,以打造更具吸引企业进驻之优良环境,尤其我国在过去4年努力改革,连续超越45个国家的表现,排名跃升最受到国际瞩目。
为继续提升国际排名,并强化我国经商环境,经建会开会研商,提出改革的构想及提出改革项目,主要分为法制改革及程序改进两方面。在改革法制方面,政府将落实电力专业管理机制,强化连接电力安全性;建构现代化动产担保交易制度,便利企业取得融资;降低少数股东提起救济难度,强化投资人保护法制;以及整备公司重整及破产于单一法典,以提升债务清理效率。
在经商程序改进方面,政府将推动公司登记线上申办全面无纸化改革,提升民众利用普及率;精进建筑许可单一窗口功能,提供完善便利服务;整合地政登记及缴纳税捐于单一窗口,便利财产登记;提升关港贸资讯单一窗口系统功能,便利企业跨境贸易;持续简化营所税报缴措施,提升企业纳税便利性;并推动司法行政改革,以加速法院处理商业契约纷争效率。
经建会主委管中闵表示,回顾过去4年,台湾朝向建构便利经商环境与国际接轨之努力,自发性改革已蓄积经济结构重整之相当能量。未来4年,我国仍期待司法院及行政院所属机关齐力合作协力改革,设定于2016年达成全球10名内之目标,以做为经贸竞争力强化之后盾。
经济部工业局受理「制造业者申请协助引进外劳」事宜
经济部工业局3月11日新闻稿,自2013年3月13日起,为协助行政院劳委会办理「特定制程」(3K)、「国内新增投资」,及「台商回台新增投资」申请引进外劳案件之前期审查作业,修订有「经济部工业局审查制造业申请引进外劳作业要点」,提供申请案件行业别及其适用核配比率,以供行政院劳委会核配外劳人数参考。
为因应本次调升成衣及其服饰品、行李箱及手提袋、冷冻冷藏肉类、自行车零件、印刷电路板、半导体封装业及测试业等6项行业适用核配比率,业者如有增聘外劳需求者,应备足申请变更核配比率函、工厂登记文件影本,及本局原核发行业别证明函影本等,于3月13日起向工业局申请变更处分,再据以向行政院劳委会申请引进外劳。有关申请案资格法令规范及外劳员额之衔接与计算,如有相关疑问,可洽询劳委会职训局(服务电话:02-85902567)。
央行重申国内商家不得收受人民币
中央银行 3月 6日新闻稿,外汇指定银行自2月6日开办人民币业务后,为避免商家误解国内交易得使用人民币,重申如下:
一、来台观光旅客所持有之人民币,应先至经许可之金融机构或外币收兑处兑换为新台币后,方得用以消费。商家如直接接受人民币或未经许可办理人民币与新台币之兑换或买卖,其收受之人民币及新台币将被主管机关没入。
二、目前国内经许可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合社及农渔会信用部)共有4,183家分支机构及外币收兑处262家,范围遍及各地热门旅游景点,均得提供外币兑换新台币之服务,便利来台观光之旅客就近兑换。
新台币是国内流通之法偿货币,央行再次呼吁国内商家进行交易时,不得收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