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岳阳台商协会会长蔡祖柱
- 更新日期:109-09-05
专访岳阳台商协会会长蔡祖柱
文/林安妮
岳阳,位在湖南省东北部,东倚幕阜山,西临洞庭湖,当年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邀请,写下了千古传诵之作「岳阳楼记」。即便未到过岳阳,但不少人对于范仲淹笔下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多能琅琅上口。
岳阳台商协会会长蔡祖柱说,岳阳不只是因为岳阳楼记而扬名天下,当年楚国诗人屈原因深感救国无望而投入汨罗江,汨罗江上游的罗水,即是发源于岳阳县,「岳阳的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加上交通四通八达,这是当年吸引我到岳阳投资的理由」。
蔡祖柱曾被大陆媒体形容,是个走在街上「回头率」很高的中年帅哥,他自小在澎湖出生长大,当年在台湾做的是物流,1993年前往福州做房地产,2006年时他一脚跨入岳阳,在去年成为岳阳台协创会会长。
他回忆,当年在福州,当地政府还不准银行借房贷给买房民众,「当时要做房地产,真的不好做,」不过,这些年,大陆经济突飞猛进,加上城镇化脚步加快,房地产热,一下子从一级城市、二级城市往三级城市延烧,岳阳即是所谓的三级城市。
一张白纸 前进大陆
「我当年到福州,就好像一张白纸」,蔡祖柱提到1993年从台湾到福州投资,一下子从他熟悉的物流业,跨进陌生的房地产业,「跨行实在跨得有点大」。他自评,当年太早转行,加上当时的房地产政策不许贷款,熬了许久年,才算是熬出头。
1990年代初期的大陆房市进入第一次兴盛期,蔡祖柱就是在当年前进大陆房市。蔡祖柱说,当时大陆房市在经济高度发展支撑下,前景看起来非常好,可惜,当时配套环境欠缺,「要买房得要抱现金来,银行可不提供贷款」,由此也限制了购房率,直到1998年,银行开始开办房贷业务后,买房的人才真正多起来。
这几年,大陆房市上涨过快,屡屡成为大陆中央政府调控目标,他形容,从房市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一线城市太过饱和,二线房价太贵,好时机反而是到了三级城市,「一年涨幅还有10%空间」。这也是何以他在2006年转移投资阵地到岳阳来。
前进岳阳 三级城市正热
前进岳阳之前,蔡祖柱已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打滚10多年,起初他认为,自己应该是相当适应大陆生活,没想到,他到岳阳的第一顿饭,立刻让他领教到湖南的「辣不怕」。
大陆有不少中部城市,因为地处湿热,自古以来当地居民就喜欢靠著吃辣,去除瘴疠之气,因此,有所谓「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的说法。他苦笑,「岳阳菜又辣又咸,实在很难入口」,不过为了适应岳阳,他还是勇于让过往生活记忆一起归零。
他表示,刚到岳阳时,经常会开著车或是自己一个人,到处走走停停,慢慢感受岳阳这个城市,然后适应融入。蔡祖柱刚到岳阳的第一个月,住在酒店里,但他并不刻意讲究衣、食、住,「来到一个地方,要能真正了解这里的各种情况,生活只要能温饱,简简单单够了就好」。
在生活上,蔡祖柱没有太过头的讲究,不过,刚到岳阳不久,他很快地买下一处办公室作为根据地。他说,买下办公室是为了能让自己能扎根下来,如果公司是租的,始终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而且好像随时都可打包走人,「有了自己买下的办公室,这里就是我的天地、我的家」。
处身房地产业,蔡祖柱对于这座城市的「身高」,特别关注。他笑说,当年刚开始推建案时,每天就在办公室内往外看,看著自家建案有如俗语所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天都长高一些,他每天都笑得更加惬意。
他表示,岳阳虽比不上一、二级城市那般贵气逼人,不过,当地交通发达、物价便宜,加上四季分明,住久了,还是能够欣赏到这座城市的美好。蔡祖柱和多数台湾人一样,热情、喜欢交朋友,虽然当年初访岳阳有些人生地不熟,但很快地,他便在岳阳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台协初成立 岳阳台商有个家
热情、爽朗的蔡祖柱,来到岳阳不久即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不过,因为投身与人高度相关的房地产业,还是不免碰上生意纠纷,「幸好自己还有认识一些人,要不然真得会很头大」。正因为身处其中,所以蔡祖柱更明白其他台商在地生活中,也可能遭遇的各种投资苦楚,「如果能有个台商协会,不知该有多好」。
蔡祖柱说,目前岳阳台协约有40多个会员,人数不多,不过,向心力很强。作为岳阳创会会长,他提及,过去在还没有台协的时代,台商之间的聚会、联谊相当松散,每回当地政府要联络、沟通一些事情时,老面孔就是这几位,「有了台协,就可以整合在地台商,发挥群策群力的功效」。
他表示,除了岳阳台协外,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另外成立了一个家属联谊会,有了这两个会后,岳阳台商开始集中起来,「每个月,台协都会召开大会,彼此有了联系,投资、生活情报就开始多了起来,偶尔台协还会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协助台商增广见闻」。
「台协其实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地方」,他指出,大家平常忙自家事业,但是只要有会员碰上困难,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在没有台协的时代,碰上经济纠纷就各自找方法来处理,不过,现在有纠纷,都可以透过台协的管道来协处,看是需要对当地政府沟通,或是提供建议」,「有平台,跟没有平台,情况真的差很多」。
目前在岳阳投资的台商,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投资领域多元,除了蔡祖柱所在的房地产业,还有半导体、光电、木材等制造业与餐饮业。蔡祖柱笑说,还有台商是本身祖籍在岳阳,所以「返乡」投资。
岳阳是发展中的三级城市,工资较沿海地方更为低廉,不过,蔡祖柱说,「这里也是会闹缺工的」,他苦笑,缺工几乎是大陆各省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餐饮业,明明要找10个人,但最后还是只能找到5个人」。
浮云游子 最想回澎湖养老
从1993年首度登陆投资迄今,一晃眼就是20年的光阴。他回忆,当年到大陆投资,也是有很多执著,例如,当时他也曾一心一意要引进台式管理,但结果总是不佳。随著他在大陆投资时间越来越久,他才明白,每个地方、每个人的特性都不一样,只有真正融入在地,以在地思维做事,事业才会真正得到发展,才能算是一笔成功投资。
他举例,过去不少台商初到大陆,多是靠台籍干部打天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碰上瓶颈,就会转入人员本土化策略。他眼中的岳阳人有著勤劳、朴实、能干的性格特征,如果能善加运用,就能成为公司里的宝贵资产。他的员工也不乏深入了解民情的岳阳本地人,也有不少公司干部从当年他到岳阳投资,就一路跟随他到现在。
或许是话匣子一开,他在采访即将终了时,提到了他下半场人生的「梦想」:不需要日进斗金,但求不要漂泊过日,最好就是能够返回老家澎湖养老。
他苦笑,他在岳阳认识的朋友太多,而朋友也往往太热情,让他每周都有不少饭局,「湖南人太爽朗,每回吃饭,话不多说,就是几杯白酒先下肚」,「但是我的身心灵,也是会有想要返璞归真的时候」。不过,问起蔡祖柱可曾想像过退休后的生涯规划,他笑了一下坦言,「现在还真没认真想,但是我想到时候,一定会想到的。」
不少台商前进大陆一、二十年,将人生最精华、宝贵的时光贡献给工作、商场,碰到家人分隔两地,还得忍住寂寞,过著坚毅、自立的离乡背井生活。台商的心情,或许也可以从民歌「浮云游子」的片段歌词,体会他们的艰辛。
浮云游子是这样唱的,「遥远的路途无穷尽,披星戴月向前程,唱起了旧时的山歌,想起了故乡的家园,浮云一样的游子,行囊装满了乡愁,虽然努力往前走,乡愁一样入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