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展望2013年大陆经济的「开新局」

  • 更新日期:109-09-05

展望2013年大陆经济的「开新局」


文/李孟洲


2013年是中共新领导层执政的「元年」,大陆总体经济政策方针会有一些调整和创新,而使经济体系「开新局」。因此,这一年大陆政府的经济政策会有哪些具体的新举措,总体经济运作又会呈现哪些新亮点,都值得各方加以探索。

刚在2012年的11月,中共举行了十八大及十八届一中全会,选出新一届的领导层。接下来,在2013年3月,大陆要举行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选出新一届的政府领导层,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等。该会并将同时通过2013年大陆政府预计采行的整套政策措施,涵盖各部门的具体行事规划,及相关预算配置。经济政策当然是其中的重要事项。



经济施政调整部分「著重点」 

虽然该「两会」尚未登场,但各方从中共新领导层近来所发布的讯息中,已可看出2013年大陆政府经济政策的方针和取向。总的来看,这一年的经济施政,将在延续既有政策框架的情况下,调整部分「著重点」,而使整体经济运作的样态,和以往有所不同。因为,2013年仍在「十二五规划」实行期间(2011年至2015年)之内,该规划所定的政策方针,不但不会因中共十八大的召开而改变,甚至,它已成为中共新旧领导层执政「无缝接轨」的纽带。   

所以,经十八大讨论通过、代表新旧领导层共同意志的政治报告(十八大主题报告),关于经济政策的论述,仍有浓厚的「十二五色彩」。其所强调的事项,包括扩大内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十二五规划已经订定的方针,人们都耳熟能详。不过,十八大报告对这方面事项的表述方式,比十二五规划的讲法更带有前瞻性,且加大了语气的强度。这给新领导层带来了调整与创新空间,当然也赋予他们诸多的新任务。

譬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大陆已实际推动10年以上,也是十二五规划的行动总目标,但它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表述,却变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改为建成,一字之差,显示小康社会的建设工作,在十八大之后就要如期完成,并准备接受各方的「验收成果」。这就是新领导层的新任务之一,而且在2013年内就势必会有具体的政策举措。像「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关系密切,它在这年内理当要有显著的进展。

还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多年的老课题,亦是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方针之一,但它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的表述,已「升华」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该报告新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相关愿景。这充分显示,该项工作已非部门事务,而是有必要深化到整体生产面与生活面的一项基本建设,即要使环保概念成为全民的日常生活意识,进而要借此改变整个大陆的环境面貌。这也是中共新领导层的当务之急,且预料在2013年就会有较大的动作。



城镇化被凸显为新亮点

如果要系统化地了解2013年大陆经济方面的新人新政,更应深入研读中共新领导层上任后的几次公开谈话,以及相关会议的公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近举行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论。 

该项会议,是于2012年12月中举行,会议的结论,确认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方针是「稳中求进」,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会议并订定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计为: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著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在这六大任务之下,新年度大陆政府会采取诸多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等,这些已是众所周知。

而特别值得各方关注的,是上述六大任务,有一个「新亮点」,就是 「城镇化」。因为上一次在2011年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设定的次年(即2012年)任务,并未特别强调这一项,而本次的工作会议首度把它凸显出来,新列为次年(2013年)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样的安排充分显示了,中共新领导层把「城镇化」作为2013年大陆经济的「新增长点」。这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一定会影响新年度的大陆整体经济运作样态,及中外厂商的经营布局。

在新年度里,内需的扩大将是大陆经济政策及实务的重头戏,也是中共新领导层「开新局」的主要平台。而扩大内需,还会牵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项目内容的更新、区域经济布局的变动等。这一系列事项,将是2013年大陆总体经济增长及发展的轴线,也将决定全年的总体经济绩效。



全力促进内生发展和创新驱动

由于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动荡不安,大陆商品出口的「外需」越来越不牢靠,所以2013年的大陆经济,势必全力营造「内生发展,创新驱动」的运作机制。对于这样的形势,2012年年末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论,是用了「倒逼」的概念,来加以形容。

它是这样说:「从国际环境看,我们面临的机遇,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换言之,中共新领导层要藉著国际经济动荡所带来的压力,以全面调整大陆的经济结构。事实上,这也是中共上一届领导层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这一届领导层的相关任务更重,非做出亮眼成果不可。

除了上述会议外,中共新领导层成员近来在各种场合所作的相关谈话,也显示出新年度的经济政策取向。如11月底,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2013年的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接著,12月初,习近平首度「出京视察」之行,是循著邓小平1992年「南巡」广东的路线,第一站就到深圳市,该市乃是当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之处,亦为大陆对外开放初期的第一道窗口,因而习近平此次的深圳之行,显示他的执政,将遵循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而此行尾声,是在广州举行经济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在会上说,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同步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硬仗

还有,在中共新领导层排名第二的常委李克强,在近来的几次经济会议中,也发表了系列的经济政策谈话,其中具有新意的论述,诸如「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如果我们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的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等。其中关于民众收入增长的论述,让人联想起11月中,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首度发表的谈话中,也高度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由此也可看出,新领导层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绩效,除表现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外,还要更多地体现在广大民众收入的提升,和其生活品质的改善之上。

综合来看,2013年大陆经济政策布局总目标的内涵,是要「同步追求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坦白说,这是高难度的一场硬仗。因为,按照客观规律,效率和公平总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抵销的。追求效率的政策,大都会冲击公平。反之,追求公平的政策,也常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如今,大陆经济发展水平尚属「开发中」的层次,仍需大力追求经济效率。但另方面,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很大,使经济公平的追求难以懈怠。在这种情况下,「鱼与熊掌」如何得兼的问题,正在考验中共的新领导层。

关于经济效率方面,2013年大陆政府的作为,首先要看3月「两会」将公布的全年GDP增长目标。对此,目前一般认为,由于大陆经济有「持续较快增长」的必要,所以将在3月公布的该项目标,数值肯定不低于2012年的目标,也就是不低于7.5%。在如此的目标下,设若2013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和上年一样动荡不安,甚至更差,那大陆政府追求达标的手段如何,就很值得深入探究了。

所讲的手段,是让各地方政府大兴土木以滥建「政绩工程」吗?如是这样,则表面上,会使GDP增长率上去了,但实质上,也会造成官商横行的景象,那将冲击收入分配的公平,造成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台商最关心工资如何调升

虽然投资增长在任何时候,都是总体经济增长和追求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在2013年,人们会特别关注,大陆新增的投资项目,是否都真正经过严谨的评估,和公平的招标审查过程。而比投资更重要的是消费内需扩张,因为该事项是大陆改善经济结构,及呈现总体经济新效益的最重要指标。关于这项工作,大陆今年势必会有大动作,譬如,鼓励产业界研发内需导向的高科技与环保节能产品、全力布建高效的商品流通网络、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至于经济公平方面,2013年大陆政府势必会采取的作为,一是推动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以显著提升基层工农大众的收入,二是大力扶持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小型及微型企业)的发展,三是加大力度打击「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件,以维护市场交易的透明与公平。

与整体经济公平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2013年大陆工资水平如何调升。这是大陆上的中外厂商(包括台商)当前很关切的事项。由于2012年年末,有北京、陜西、浙江等省市分别宣布,在2013年调高最低工资,幅度均逾10%,这使得厂商普遍担心,2013年会不会是一个工资大涨的年头。

对于工资水平的问题,大陆政府今年也许可以投入较多的心力,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使工资水平的调升幅度,得以和总体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产业生产效率提升幅度等指标密切挂钩,同时,应该强化劳资关系法令,保证劳资双方都能得到法令上同等的管理和保障。这样的公平,还能在无形中促进经济的增长与效率的提升,值得大陆政府将其列为2013年经济施政的一个重点。

(本文作者为投资中国信息网社长、海基会顾问)

(本文不代表本会立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