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商两岸知识产权操作与维权~以苹果与唯冠大陆iPad商标案件为例

  • 更新日期:109-09-05

台商两岸知识产权操作与维权

—以苹果与唯冠大陆iPad商标案件为例

文/麦世宏



中国大陆市场是每位台湾厂商想伸入触角的战场,而「知识产权」则是进入大陆市场竞争的利器,不论公司要运用这项利器,或是预防竞争对手采取防堵措施,就必须先了解大陆市场对于知识产权的操作与维护。从2010年鲜芋仙进入昆山、2011年芋贵人进入上海、2012年士林豪大鸡排进军市场遇到的商标障碍,到2012年统一药妆「我的美丽日记 」进入大陆市场铺货,都可以看到商标及品牌的建立,然后到产生市场价值的转变。台商唯有预先做好知识产权规划,才能快速进入大陆市场,并维护自身利益。

本文除了揭开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争议的真相,也希望透过实务上的操作,让台商从经验中学习到教训,面对大陆市场即将发生的知识产权战役,早有预防及准备。



深圳唯冠与苹果iPad商标争议的始末

从我开始协助唯冠与苹果背后的英国公司签署了全球商标的转让协议,在此之前我们询问过该公司业务部及市场部,并未得到是否要继续使用的回应,我们曾对此英国公司做过合理的怀疑,因为仅是小公司,为何有英国公证人、律师及台湾律师事务所的人协助此事,当我们发现英国公司搞错权利主体时,我们也没有告诉唯冠及这家英国公司,没想到这个苹果代理律师犯下的乌龙疏失,竟然衍生出此世纪商标大案,甚至号称是中国商标里程碑的案件。本案正说明商标价值的创造者与商标所有权人,其归属为何?因为大陆是注册主义制度,所以在没有取得商标权前,利益还是在权利人手上,若苹果当时发现没有取得大陆iPad商标,就改名或先不进入中国,或许情况改观。正由于苹果过于自信,才在此商标战中屈于下风,最后虽然以6,000万美金和解落幕,但此案带给苹果更为正面的影响,除了iPad在7天内快速转让商标权后,可以合法进入中国大陆,在其CEO库克拜访北京中央后,更是一条线的打通了关系,不管付出多少代价,苹果得到了这层捷径,才是用钱也换不来的吧!




知识产权的发展阶段

由中国大陆每年上百万的专利及商标申请量,可见其市场规模之大。比较美国发展的四个时期:

一、申请量开始增加,3年发明开始授权。大陆2007年开始奖励发展知识产权,到2011年陆续大量授权。

二、取得授权后,为了竞争优势,国内企业互相控告。  

三、学习到知识产权诉讼经验,国内企业阻挡外国公司。  

四、两边利用知识产权互相对抗,最后以许可方式收场(权利金模式)。

商业市场的开发过程中,知识产权围绕著市场成长而产生竞争的利器。台湾虽然知识产权发展很早,可惜因为没有市场,所以并无经典案例出现。加上台湾政府对台湾厂商并无知识产权方面的奖励补助,就在未来大陆知识产权竞争的角度,从数量上及技术上恐怕已经很难与大陆公司相抗衡。



台湾与大陆诉讼制度本质上的差异

常听到台商说大陆司法不公,其实本质上存在许多差异。

一、立案方式不同,大陆立案庭受理案件,台湾收发处受理:

大陆因为有立案庭,在起诉阶段就会由立案庭法官来做书面审理,所以立案比较困难。反观台湾任何起诉立案,只要符合形式规范,法院收发处都会受理。大陆连律师立案都难,遑论一般老百姓。 

二、大陆无准备程序,一次言词辩论结案;台湾有准备程序。

大陆于举证期限到期,做完证据交换后,立即进入言词辩论程序,而台湾却有很多庭是准备程序,所以审理时间较长。而大陆一次言词辩论庭就结案判决,常让台商措手不及。

三、大陆诉前保全及台湾假扣押方式及意义不同。

大陆没有类似台湾的假扣押规定,所以在诉前保全原则上需要全额担保金,加上没有类似的假处分制度,所以一般在大陆若能做好诉前保全程式,对债务人的求偿机会相对也会增高。

四、大陆的执行程序及查处财产不易

由于大陆没有像税捐稽征处查询财产的连线机制,所以在执行及查处财产的难度比在台湾执行高出许多。

五、 举证公证、认证问题的差异

台湾可以在准备程序中随时举证,大陆举证期限则有限制。特别是大陆以外的证据在法庭上使用,必须要做完两岸公证、认证程序,目前耗时1个月左右,所以在没有举证延期的情况下,若台商属于被告时,举证期限压缩的非常紧密,若加上行政干预,台商便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由于本质上不同,所以在大陆诉讼要非常注意观念的扭转,但因为大陆除了原则,例外情形很多,需要依照个案做出不同的法律建议与判断。




品牌与价值

一、如何创造品牌产生价值

因为大陆与美国有相似的庞大消费市场,所以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变得非常重要,品牌是因为广大市场而产生价值,所以从商标的申请开始,必须要将相关商品依类别保护,避免遭恶意抢注册,威胁到现存企业。商标的规划更要注意主商标与防御商标的区分。透过完整的规划与保护,其商标产生的价值,将远超过所有的申请成本。



二、利用版权登记及专利排他性,配合商标增加价值

针对有广大消费市场的国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至为重要。大陆有版权登记制度,所以可以利用大陆的登记制度,作为商标保护的辅助工具,避开许多举证或无法取得商标的问题;甚至可以利用专利规定辅助保护品牌。对于产品包装外观及设计、流程、结构等做好专利申请,则可形成完整的保护制度。保护越完善,商标价值就越高。



三、利用著名与驰名商标方式增加价值

目前大陆有著名商标及驰名商标制度,加上政府给予积极奖励,所以透过此制度取得著名及驰名商标,有助于增加企业品牌价值,一般著名商标产生的企业价值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驰名商标的企业价值在5,000万人民币以上,加上大陆人对于没有品牌的商品,即使再便宜也不会青睐,所以利用大陆此商标制度增加企业价值是最好的一个方式。



四、如何建立打假维权知识产权系统维护利益

另外要产生价值,也可透过申请、宣传行销及反复打假,增加品牌的熟悉度,所以培养打假或维权的知识产权系统,也是企业增加知识产权价值的方式,特别是大陆山寨市场林立,要不断增加企业的曝光,利用循环式的系统维护,也可让消费者很快感受到品牌价值。




知识产权的规划

针对不同产业的规划,知识产权形成企业重要课题,了解不同行业所需要的保护方式,提供适当的规划建议,都可加强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知识产权创造无形资产价值的关键,在于知识产权的规划与建立,虽然大陆市场竞争及险峻,做好知识产权规划保护及做好通路延伸,把握这两个重点,培养优秀的团队,相信创造大陆的品牌价值,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本文作者为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律师)(本文不代表本会立场)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