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长沙台商协会会长林怀
- 更新日期:109-09-05
专访长沙台商协会会长林怀
文/林安妮
「穷则变,变则通」,这句话在长沙台商协会会长林怀身上表露无遗。他出生台东鹿野,虽是穷人家的孩子,却没有一天当过伙计,他从美发做起,开过发廊,也当过台东县美发公会理事长,后来因为经常带著同行到东南亚参访,干脆自己做起旅行社生意来。浑身经商细胞的他,总是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
林怀在大陆实战23年,从塑料、橡胶工厂,一路做到可让女人从头到脚美到外的「女人世界」,这几年又转入他口中「能够陪伴他到老」的养生村、健康城。外人看林怀,总是每隔几年就有新招、新花样,而且跨行做生意,越跨越大、越跨越远,问他,每回跨出本业,内心可有害怕?他笑说,只要专注、认真,外行也可变内行。
也许是长年投身美丽事业,也或者是这一路走来,林怀始终坚持一定要做自己真心喜爱的工作,他虽已年过半百,不过,脸上却未见风霜、也不显疲态,削短的头发凸显他的干练,略带棱角的黑边金属眼镜,也衬托出他这年纪人少有的「潮味」。随时看林怀,就好像是一位热血年轻人,总是不藏私地分享他的投资经验谈。
乡间小孩 把梦做最大
林怀自小就打定要当老板,只要看准了方向,他便勇往直前。当兵那一年,他心想退伍之后得要有一技之长,于是他夜夜溜出营外学习各种美发技术,还大胆找女同事当试验品,虽然最后染坏了女同事一头秀发,但他越挫越勇,终于圆了他开设发廊、当起小老板的梦想。
拥有了发廊,林怀之后还当选了台东县美发公会理事长。林怀笑说,当选理事长后,经常要带著同业到东南亚考察,因为出国频率太高,他干脆自己开旅行社。林怀开了旅行社后,趁著经常出国之便,他发现,在东南亚有不少国家,都是由华人掌握经济命脉,这些人成功之处,就在于「先到先得」,比当地人更懂得经商、搬有运无之道。
林怀的旅行社业务越做越大,还经常带团到大陆旅游参访,那时已是1980年代晚期,大陆改革开放政策才刚上路10年。他回忆,当年第一次踏上大陆土地,昔日在东南亚华人圈所见所闻忽然浮现眼前,他认为,「台湾经验」若是能在经济刚起飞的大陆实施,一定会成功,于是就在「先到先赢」想法驱使下,他毅然决然地放下台湾的一切,投身到大陆市场。
「我在1989年11月15日起,开始常驻大陆,那时就住在广州的翔鹰酒店,一天只要人民币46元,」林怀笑说,当时的广州真得很落后,没有网路、没有BB CALL,当然也没有手机,在苦日子底下,林怀只想著一件事情,要怎样赚钱?
登陆投资 一跨跨很大
林怀在当时一位旅行社同事介绍下,认识了一位长辈,这位长辈在广州市政府当公务员,经常对他讲述大陆党政运作之道。这位长辈对林怀影响甚深,开启了林怀能有系统性地解读大陆政策。两人每回谈话,话匣子一开总是停不了,这位长辈终生未娶,把林怀当成儿子疼,林怀也曾搬进这位长辈的家,帮忙做了半年的饭。
林怀说,他在大陆的第一宗生意,就是由这位长辈推荐,「那时大陆轻工业还不怎么发达,长辈建议可朝塑胶、橡胶工业发展,」当时正好有一家在地的国营事业打算进口塑料机器,林怀虽不是本业出身,但是他勤于搜集产品最新资讯,还找来台湾制造商一同合作,最后成功击败多家知名外商,拿到了这张高达50万美元的订单。
林怀在大陆的第一步,靠投资塑料工厂站稳脚跟,紧接著他又投入橡胶工厂,甚至还重回他昔日的「美丽」老本行,开设了一家化妆品工厂。那些年,凡是林怀闻到商机的事业,尽管自己是门外汉,他都会努力想办法跨入,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勤学勤问勤跑,让自己成为行业内的专家。
林怀在大陆一次坐拥3家制造工厂的年纪,不过是30来岁,他说,在大陆经营工厂,最累的一件事,就是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过去大陆长年实施计划经济,所有人都习惯吃大锅饭,很难激发出工作热情来,我的任务就是拿出台湾管理精神,让员工工作有干劲。」林怀初入大陆的十几年间,就像是个拚命三郎,他还曾经因为过劳住进了医院,也许是当年的一场大病种下病根,一直到今天,林怀偶尔都还会感觉到心脏不适。
1997年,林怀再度嗅到了新商机,这回他算是彻底搬出当年在台湾的压箱美发美容技艺,在广州成立了第一家塑身美容中心「女人世界」,随后女人世界以加盟连锁模式在全大陆快速建立版图,在各省开立了17家直营店与600多家加盟店,另外还有70多家仿冒店偷挂他的招牌。
了解大陆政策 开创新事业
「在大陆经商,读懂政策非常重要,」这是林怀闯荡大陆商场多年来,最常奉行的经商守则,林怀举例,这几年,大家都知道大陆正在推行第十二个5年计划,很多人对于「十二五」也多能朗朗上口,但是若要细问,十二五到底在讲啥,可不是人人都能回答得上来了,「我不敢说,自己非常懂大陆政策,但是,我愿意花心思去钻研大陆推出的各种新政策,」林怀说,十二五提到农业、教育、医疗新蓝图,这对台商来说,非常重要,「跟随政策,同时结合大陆的国情、民情,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当地政府支持,甚至获得新形势下的政策优惠。」
这几年,林怀将他在十二五读到的政策风向球,结合创业发想,继续跨行投资健康医疗中心与开辟休闲养生农庄。他新近在湖南长沙投资的「绿野香田温泉生态健康城」,总投资额高达人民币10亿元,是湖南最大台资现代农业项目,他笑说,「这投资可以陪我一路到老,你说多好啊!」
林怀的「绿野香田温泉生态健康城」,以「养生、温泉、医疗、科普、人居」为主题,选址在长沙郊区的宁乡县灰汤镇,目前还处于开发第一期,健康城里有山、有湖,海拔约两三百尺,景致犹如欧洲小镇。林怀的企图心,就是要让绿野香田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养生中心。
林怀经商大陆23年,一路跨业投资,外人看来不可思议,他却说,他都是以一贯之,这个「一」指的就是从政策风向球看到的新商机。他解释,「在大陆有不少台商喜欢纵向投资,就是将自己所在的产业链,从上中下游一路摸到最熟;我个人偏好纵向做到一定程度,就看看横面有无其他相关领域可以做跨业结盟。」
新手会长 协助会员找商机
过去不少经营管理大师屡屡告诫台商,经商大陆一定要奉行「三本」信条,即本人、本业、本钱,不过,在林怀身上,三本信条仅执行了两本,他这辈子创业从未固守在某一行业上。林怀说,这几年,大陆投资环境恶化,反倒让不少固守在制造业本业的台商,吃了很大的亏,「这些台商在本业上做得吓吓叫,无人能出其右,不过,这几年大陆工资高涨,一胎化政策下遭遇普遍缺工,此外,大陆劳动环保标准提高,也让台商支付了不少成本。」
他认为,台商只要懂得灵巧变通,就有继续活下去的机会,特别是大陆内需市场庞大,制造业台商不妨多看看内需市场,找寻新商机,以台商长年勇于拚搏精神,一定能开创出新世界来。他也说,从1980年代至2000年之间,制造业台商靠著大陆政府推出的种种策略优惠,举凡三免五减半、17%出口退税以及其他土地优惠等政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制造业王国来,不过,政策永远都是会变的,台商无法永远含著同一个政策奶嘴到永远,必须随时跟著市场做变化。
林怀今年5月就任长沙台商协会会长时,有两大心愿,一是要协助台商发现新商机,开创新投资机会,第二则是提升长沙台协在当地政府与社会心中的正面形象。他认为,这对长沙台商来说,是最务实的两件重要大事。
长沙台协成立于2000年9月,目前约有300多家会员。截止2011年底,长沙市累计注册台资企业约有600多家,有近30家台湾上市公司在长沙投资,包括富士康研发中心、联强国际、介面光电、崇友电梯等。
林怀闯荡大陆23年,因为这些年的东奔西跑,他笑说,他们一家四口,每个人都刚好不同国籍,「国际化的家庭」也算是这些年经商大陆的巧妙「后果」。问起眼前这位打算抱著养生村事业终老的「年轻欧吉桑」,人生当中可曾碰过工作低潮?他歪著头想了两秒钟说「没有」,随后又补充,「热情、兴趣是唯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