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4
台湾经贸消息辑要
整理/可 可
总统及副总统出席「爱、奉献」莫拉克灾后3周年记者会
总统府8月8日新闻稿,马英九总统8月8日偕同副总统吴敦义及行政院长陈冲出席「爱、奉献」莫拉克灾后3周年记者会暨民间贡献奖颁奖典礼时,肯定各得奖者参与重建工作之辛劳,并说明政府3年来重建工作成果。
总统致词时表示,3年前莫拉克台风挟带百年来罕见大雨,3天内全台累积雨量突破2,000毫米,造成各地严重灾情,当时政府救灾的速度及方式受到各界批评,但透过后续的重建工作逐渐挽回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总统说,为尽速完成重建工作,政府在灾后1周内成立「行政院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20天内通过《莫拉克台风灾后重建特别条例》,以及在3个月时通过1,165亿元特别预算案;此外,为让灾民安身立命,灾后第1年政府即兴建1,480间永久屋,完成率7成;第2年再增建2,946间永久屋,完成率近9成;至第3年共完成3,439间永久屋,完成率达97%,并保障永久屋居民后世子孙可持续继承房屋。
针对灾区联外道路及交通抢修部分,总统指出,政府在灾后4个月内全数抢通全台6大公路系统,并在第5个月全面复驶8处环岛铁路,同时部分灾区重要联外桥梁亦已重建完成,包括甲仙大桥、六龟大桥、旗山大桥、新发大桥、双园大桥及东埔日月双桥等;此外,政府3年来从事河川疏濬工程,累积达2亿4,826立方公尺,约达以往每年疏濬量2千万立方公尺的12倍,且后续亦不再设定每年疏濬量2千万立方公尺之上限,期能有效清淤防洪,避免灾害再次发生。
总统强调,重建工作之所以如此成功,除政府积极推动灾后基础建设,修正《都市计画法》及《环境影响评估法》等法令限制,让重建工程由原先2至3年工期缩减至1年内完成外,更要感谢诸多企业、民间团体及民众的大力协助,捐输金额高达新台币150亿元,展现国人无限的爱心。
总统认为,莫拉克风灾让政府学到宝贵教训,进而积极从事预防性撤离工作,并重视「料敌从宽、御敌从严、超前部署、预置兵力、随时防救」及「防灾重于救灾、离灾优于减灾」等理念,同时在政府大力宣导下,民众目前配合预防性撤离的程度亦超乎预期;此外,一旦有台风警报发生,中央及地方政府均能及时开设防灾应变中心应对,中央并透过视讯方式了解地方政府需求,提供必要之协助,此亦形成「地方支援中央」之防灾模式,减少国人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随后,总统、副总统及陈冲院长分别颁发灾后重建「特殊贡献奖」、「贡献奖」及「个人奖」予37位企业及民间组织代表,表彰他们对莫拉克灾后重建工作所付出之辛劳。
陈揆亲任「国际经贸策略联盟布局小组」召集人
行政院8月11日新闻稿,行政院长陈冲11日宣布,将亲自担任行政院「国际经贸策略联盟布局小组」召集人,并指示相关部会立即修改该小组的相关规定,让这个小组更有积极性。陈院长指出,未来该小组除了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协定(FTA)及经济合作协议(ECA)以外,也会有新的布局来回应工商界的期望。陈院长同时邀请工商团体组成顾问团,担任政府进行FTA谈判时的咨询对口单位,协助政府推动FTA。
陈院长在会中也指示相关部会,为吸引厂商投资,应努力解决土地、人才和供水的问题。在开拓新兴市场方面,陈院长指示经济部积极发展新兴市场,针对新兴市场规划布点、拓销及通路,以改变我出口结构。院长并责成教育部、外交部共同研议,针对新兴市场的拓销人才进行有体系、有组织的培育计划,院长举例说,这两个部会都有提供奖学金供新兴国家学生申请,如果有针对国别、专长、行业进行规划,等这些学生将来学成之后就可以成为台湾在新兴市场经贸的尖兵。
在法规松绑方面,陈院长建议工商界能多利用经建会的法制协调服务中心平台提供建言,让台湾的经商环境征求法规松绑及合理化的意见更友善。针对业者希望政府辅导中坚企业的建议,院长表示,这是政府目前积极推动的政策,企业若能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并且自创品牌,将能增加中小企业竞争力。
对此,经济部长施颜祥20日宣布,行政院原有「国际经贸策略联盟布局小组」将改组为「国际经贸策略小组」,从原先由行政院副院长召集,层级提升至院长。他说,未来将由行政院正、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召集人,并由经济部担任幕僚。小组底下原先所设的工作小组,将改由政务委员、经济部长担任召集人;另将设提供民间产业、部分学界参与的咨询委员会。
江丙坤董事长率团参加第11届辽宁台湾周
据中央社8月29、30日报导,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率团赴大陆辽宁参加第11届辽宁台湾周。其中台湾周开幕式等活动在铁岭市举办,并在沈阳、大连、鞍山、本溪、营口和盘锦等城市举行相关活动。
江董事长于29日开幕式致词时表示,除了第一次到铁岭市外,这也是他第一次用海基会董事长身分参加辽宁台湾周活动,并首次以此身分参加在大陆各省所举行的类似活动,铁岭市为鱼米之乡,面积约1万3,000平方公里,人口仅300万人;尤其当地为平原地形,再加上辽宁省为早期对外开放省份之一,占有区位优势,因此他认为,当地将来发展潜力十足。江董事长希望两地能够加强产业合作,开创产业互补优势,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此外,现在两岸投保协议已完成签署,对双方企业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以及提供透明、便捷的投资环境,他也希望当地企业多到台湾走走,寻求投资、合作的商机。
辽宁省铁岭市委书记潘利国表示,希望发展两地专用车生产基地、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互为配套、支撑的新型规划产业园区,最终成为大陆北方最具竞争力的企业集聚区,创造优质、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以及生态、环保的生活环境。
高孔廉副董事长会见江西省长鹿心社
据中央广播电台、旺报8月21、22日报导,江西省长鹿心社20日首度率领核心团来台访问,针对经贸、文化及旅游领域进行双边交流,「台湾-江西活动周」开幕式21日上午揭幕。鹿省长致词时表示,江西已是大陆联系台湾的重要据点之一,有2,913家台商,是大陆中部省分最多的,投资的台商产业也很多元,希望未来双边在经贸、文化及旅游方面,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鹿省长表示,江西与台湾应充分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扩大产业合作范围,提高合作层次,强化合作创新能力,推动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整体发展。他并期待江西与台湾加强出版交流、影视制作、文化遗产、文化艺术等领域合作。
海基会高孔廉副董事长21日晚间宴请鹿省长一行致词时表示,两岸制造业合作大有前景;此外,大陆方面有「十二五」(2011-2015)规划、台湾有「黄金十年」国家愿景,两岸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可共同合作建立世界品牌,但不宜在同一个领域重复投资,造成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对两岸都是不利的,产业合作更重要部分是进行分工合作、建立产业标准、建立世界品牌共同进军全球。
高副董事长认为,台湾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毛额(GDP)比重将近70%,大陆相对较低,开拓空间非常大;若江西省能在服务业开放方面做突破,相信对台商前往江西投资有很大帮助。两岸在文化、观光领域也有相当大的开拓空间;经贸固然有互补性,但文化互补性其实比经贸更高,是值得两岸共同努力、思考的课题。
「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8月31日签署
中央银行8月31日新闻稿,为促进两岸经贸活动及金融合作,两岸货币管理机构经多次协商,已于本(31)日签署「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并自签署日起60天内,各自完成相关准备后生效。
「合作备忘录」内容,主要包括:
一、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架构,由双方各自同意一家货币清算机构,按照双方法规,为对方提供己方货币之结算及清算服务。同时,两岸金融机构可互开相应币种代理帐户办理多种形式结算业务。
二、对货币清算机构的管理合作,如讯息交换与保密、业务检查、危机处置及联系机制等。
签署「合作备忘录」,不但落实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也是两岸货币管理机构合作的重要里程碑。目前双方已积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包括订修法规及选定清算行等,以期货币清算机制及早实质运作,并将探讨「两岸货币互换机制」(SWAP)等其他合作事宜。
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建立后,可产生下列效益:
一、增加两岸经贸活动可使用的币别,提升厂商资金调度之灵活性。
二、有助于政府推动「发展具两岸特色之金融业务」计划,包括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业务、发行人民币债券及提供人民币计价商品等。
三、允许海外金融机构参与,有利台湾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已为台湾地区人民币市场的成立建构基础;但后续发展,包括商品推出及规模扩大等,仍有待业者共同努力。
「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之问答集请参见中央银行网站:http://www.cbc.gov.tw/public/Attachment/28311545871.pdf
金管会「1998金融服务专线」正式开通启用
金管会8月28日公告,「1998金融服务专线」正式开通启用,为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效能,金管会将所属机关、金融周边单位及金融同业公会,现有为民服务专线电话整并成一个简单易记的号码「1998」,以方便民众在涉及金融消费及业务需要咨询服务时,可以快速有效的得到专人服务。实施初期,考虑民众的使用习惯,民众原来经常拨打之服务专线,仍予保留。
「1998金融服务专线」服务时间从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日之上午8点30分到下午5点30分,服务范围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及检查业务咨询、申诉、金融争议及各金融公会业务咨询等服务内容。
「1998金融服务专线」是从「便民」的角度为出发点,希望能为民众省去记忆许多金融单位电话号码的不便,只要拿起电话直拨「1998」,就可以立即有金管会、金融周边单位及金融同业公会同仁贴心服务。客服人员会依问题性质,采电话转接或案件派送等方式处理,提供完整的咨询与服务机制,迅速解决民众问题,欢迎大家多加使用「1998金融服务专线」。
大陆新增4城市来台自由行
据工商时报8月28日报导,陆客自由行28日起新增济南、西安、福州和深圳4城市,使自由行的城市增加到13个。预料随著开放城市的增多,将带动更多陆客来台观光,对台湾旅游业是一大利多。
大陆民众来台自由行于2011年6月启动,首波开放北京、上海、厦门3地居民,每日来台限500人;2012年4月再增天津、重庆、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6个城市,并增加配额至1,000人;8月28日起,济南、西安、福州和深圳4个城市来台自由行正式启动。
陆委会数据显示,自开放陆客来台观光至今年6月底止,陆客来台人数已超过398万人次,为台湾带来约2,023亿元新台币的外汇收入。目前陆客来台自由行人数将近9万人次,每天平均人数也从去年下半年的243人增加为今年上半年的326人。
两岸旅游交流也带动两岸航班增加、旅馆投资及相关产业发展。据中新社报导,近4年来台湾旅馆增加361家,投资金额超过573亿元新台币。
陆委会秘书处长陈崇弘表示,目前台湾有9个机场可直航大陆41个航点,双方定期航班每周558个往返班次;未来希望促成嘉义成为台湾第10个直航两岸的航点,大陆观光客到阿里山或其他嘉义地区景点将更方便。
中新社报导,大陆和台湾已形成互为基础客源市场的大格局,大陆游客目前约占台湾入境游客总数的30%,是台湾第一大客源市场,人数从开放团队旅游第1年的35万人次增至第4年的165万人次,年均增幅67%。台湾则是大陆第3大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约占大陆入境旅游总人数的6%。两岸双向交流规模从2008年的470万人次增加至2011年的705万人次,年均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