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内容区
:::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

台商经营与活动

  • 更新日期:109-09-03

台湾名品博览会  6月成都登场

据经济日报5月10日报导,外贸协会于6月7日在四川成都举办今年度第3场台湾名品博览会,摊位共1,300个,参展商品共3万项,其中「医美健检」旅游成为这次台博会的亮点。外贸协会表示,此次「四川台博会」是贸协首次在四川办展,由于当地古来富饶而有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内需市场也具有潜力,因此近期成为台商「大西部」布局的重点之一。


2009年四川省副书记李崇禧率团来台举办「川台经贸与旅游合作交流洽谈会」后,陆续又有2010年,书记刘奇葆率团来台进行「天府四川宝岛行」,另在2011年,省长蒋巨峰也来台举办「台湾四川活动周」,四川推动和台湾的交流持续稳定。


本次展出,除了逾550家台湾企业联手外,产品也有3万余项,较诸前次的广西展,规模扩增将近1倍,厂商参展规模则超出1倍有余。由于成都市加入来台自由行的城市行列,此次台博会也特别规划「健康医美形象区」,呈现台湾医疗美容服务、生物科技产品外,更设有以「健康、美丽、台湾行」为主轴,区分为「健康」、「美丽」及「精致旅游自由行」等区,可量身打造赴台自由行的精致旅游。


海交会台湾馆 台商创造9亿商机

据中国时报5月22日报导,第14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交会)在福州举行,在全馆3,376个展位中,台湾中小企业参展摊位达1,908个,比去年增加112%。贸协预估,参展台商在这5天会期中,可成交3千万美元(约九亿台币)订单。


台湾馆展区分为海峡两岸电机电子展区、台湾食品展区、海峡两岸绿色建材及家居展区、海峡两岸节能环保展区,主要展示两岸消费电子、数控车床、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民生食品等5大类产品,同时,首次在展区内设置台湾智慧家居专馆及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建筑师作品展。


此外,福州列入第二波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今年海交会特别推出「台湾个人游」专区,包括马祖、金门、澎湖都来福州宣传台湾的离岛风光之美。今年参观海交会的民众人数也创新高,活动最后一日,入场人数超过13万人。


为提升采购效果,扩大两岸经贸交流,海交会主办单位今年还策画「离岛采购行」,于6月19日、20日由中国国际商会福州分会会长潘邦瑞率团赴马祖洽谈采购。这场活动是海交会和马祖旅游观光局首次联合举办,是海交会首创。


环保意识抬头 台商抢攻大陆清洁产业

据经济日报5月14日报导,环保意识的抬头,绿色商机「清洁产业」在大陆被认为是朝阳产业,正以每年25%年增率成长,清洁产业同时也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息息相关。环保趋势加上政策支持,不仅大陆企业前仆后继加入,台商、外商均积极投资与布局。


最新资料显示,大陆光是个人清洁方面,2011全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 166.12亿元,较去年增长26.53%;在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洁方面,全行业保持著25%以上的增长态势。清洁产业主要分为家庭清洁、商业清洁、工业清洁等3个层面,目前光是大陆的清洁用品制造商、分销商和代理商的数量在5,000家左右,从业人员已超过600万人。


经济部工业局官员表示,大陆节能减碳相关行业崛起,加上资金充裕,近年吸引不少台商过去投资。台湾环保产业在大陆已有不少投资,例如,台湾的水处理产业公会,从上游到下游厂商筹组联盟,在大陆争取水处理工程。此外,台湾很多企业都到大陆设厂,专门处理废电脑,废冰箱,以及节能生产相关处理设备。


对于清洁产业的兴起,大陆还特地举办了2012年清洁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大陆企业及外商等参与踊跃。论坛探讨著大陆清洁行业的市场现状、新科技对清洁行业的影响,以及清洁行业作为新兴行业的投资价值。


目前大陆清洁行业年产值已超人民币3,000亿元 (新台币1兆 3,976 亿元),并以每年25%成长率迅速发展。清洁方案提供商艺康公司全球副总裁徐升宏表示,从全球范围来说,人口增加压力和能源消耗问题让节能方案凸显重要性,尤其是清洁行业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水和减排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陆为发展清洁产业,政府订定法规规范。包括《清洁行业企业资质评价体系》、《清洁行业经营服务规范》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严格规定了清洁清洗行业的服务范围、领域的划分和各项资质的认证与管理办法,引导市场有序竞争和发展。


台商经营新趋势 一线城市打形象 赚钱靠二线

据中国时报5月18日报导,大陆上海、北京与广州深圳等一级城市,人口众多消费力强,向来是中外资冲内销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受到店租年年上涨,工资愈拉愈高的影响,不少台资,甚至外资企业,都把在上海设点作为牺牲打,只为经营集团形象,成本在所不惜,真正的获利则放在其他营运成本较低的二、三级城市。


上海永和豆浆董事长林炳生就表示,上海、北京的营运成本太高,尤其是房租,好地段奇货可居,但却都是帮房东打工,辛苦一年,能赚钱的店相当有限。倒是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城市,爆发出强大的消费力让人惊讶;林炳生举例,他的加盟体系中,山西省阳泉市一个单店,每个月的营业额就超过一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山东县城枣庄店也是属于业绩良好的地区。这些一般人所谓的小城市,看在林炳生眼里,其实里面的商机是无限大,因为在大陆这类富裕的县级市还有好几千个,当地的消费力强,店租便宜且能作大面积规画。他新创的欢乐米豆品牌,就准备以二、三级城市为主力。


不仅上海永和豆浆不再以一级城市为主战场,85度C、克莉丝汀都发现这个趋势,一级城市赚钱不易的情况下,未来展店主力都将大幅调整;将回台上市的大洋百货,甚至18个据点全都在二、三线城市。克莉丝汀董事长罗田安认为,上海的店租不仅高,而且还很抢手,经常看到热门地段的店家不断换人经营,就充分证明肥了房东瘦了品牌营运者的现象。


除了食品业外,服饰业在上海、北京也都碰到同样情况,一家大型欧系休闲服饰品牌,在上海淮海中路以每月100多万元代价抢下店面,但几乎月月亏损,但这家跨国品牌集团仍面不改色;一位成衣品牌业台商就指出,跨国业者看的就是其他大陆城市的市场,上海的重要门店,就当是广告招牌。


台商进军内需市场 先抢进百货通路

据联合报5月14日报导,2012年大陆零售商大会暨展会5月13日在昆山举行。台湾全国商业总会特别组团参加,团长商总监事会召集人王应杰表示,在大陆内需市场起飞阶段,台商应借力使力,透过大陆百货商场等大型通路进入大陆消费市场;并且维持台湾产品的品质优势,才能获得大陆通路商及消费者的肯定。


其中,大会另一个重要议程「第二届海峡两岸服务业论坛」也在5月14日登场,包括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大陆海协会副会长李炳才等都应邀出席。论坛中将分组讨论ECFA和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小企业品牌营销、餐饮服务业、第三方物流等议题。王应杰指出,为出席本次大会,商总组织了40多人的团体参加,成员包括:贸协、中华经济研究院、统一流通次集团、PChome网路家庭、台湾麦当劳、资诚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法务事务所、长荣航空、雄狮旅行社、好明国际物流等单位人员,希望与大陆零售业多交流开发商机。


王应杰说,大陆目前13亿人多数人口仍住在农村,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5-40%,预估到2015年城市人口才达到50%,距离已开发国家80%人口住在都市,还有一大段距离;再加上大陆近年国民所得提高,正是发展内需市场的大好机会。而台商进军大陆内需市场,借力使力透过大陆百货商场通路是最好的捷径。


他分析,台湾产品具备品质优势,如果在昆山等地设厂复制台湾产品,并且维持品质,一定能获得大陆消费者及通路商肯定。另外,王应杰建议台商大企业也可以进军大陆通路。例如:河南的丹尼斯百货、远东集团太平洋SOGO百货、新光三越百货、诚品书店百货,以至于鸿海集团郭台铭计划跨足3C卖场等,都大有可为。不过,他提醒说,大陆的大型国企百货商场实力惊人,如:总部设在东北大连的大商集团进入河南省,短短几年时间,已在河南超过10个城市开设百货商场,营业额达百亿人民币,对台资的丹尼斯百货造成冲击,也值得台商重视。


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台干人才需求大

据经济日报5月22日报导,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去年发起一项问卷调查,对象为华东、福建和广东等161家从事制造业的中、大型台资企业。数据显示,目前台商聘雇陆干的人数比台干高出许多。聘雇5人以下台干的台商占53%;聘用21人以上陆干的台商则占53%。院长陈明璋表示,目前台商聘用陆籍干部占比较高,但面临接班和陆干心态等问题,对台籍干部仍有相当大的需求。


随著世代交替,台商急欲找寻接班人,而产业转型也需要高阶台干辅佐。调查显示,台商征台干主要以经理、副总和总经理等高层主管为主。若以工作性质来分,管理人员、研发主管、财务主管和工程师最为欠缺,特别是具有研发专长的台干。


而台商选择台干的主要原因,包含忠诚度高、工作态度好和执行力较陆干高,像是有些台商面对大陆经济结构转变,不得不选择转型,或者将工厂往内陆迁移,但陆干往往不愿配合而离去,使台商出现用人困境。


另一方面,陈明璋指出,过去认为在外商工作条件胜过台资企业,然而,受到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与大陆的崛起,赴陆发展的台商将与外商地位平起平坐,且在大陆工作的升迁机会比台湾多,台湾年轻人的就业趋势会转往大陆。目前台商用人有偏向高学历、多元专长的趋势。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今年第6次举办的「台生赴大陆台商研习活动」,台商要求申请学生拥有硕博士资格的比例有所成长,此外,在专长类别中,工业设计、商业设计、资讯科技与机械电机等人才需求也较高。


江苏6月调涨最低工资 冲击台商经营成本

据联合报5月24日报导,继北京、上海、四川、江西等14个省市后,江苏省从今年6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由于江苏台资企业占全大陆台资企业的4成,势必对台商营运成本造成增加。


江苏每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类:一类地区(包括南京市区)将从1,140元调整为1,320元(人民币,以下同),增加180元;二类地区从930元调整为1,100元,增加170元;三类地区从800元调整为950元,增加15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从9.2元调整为11.5元,二类地区从7.5元调整为9.6 元,三类地区从6.5元调整为8.3元。


以上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包括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在剔除不包括内容和个人按下限缴存住房公积金后,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到手的最低工资比公布的标准少一些,因为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和养老「五险」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


今年已经有北京、上海、四川、江西等14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调整后的标准来看,深圳市每月最低工资标准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最高达到1,500元,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14元。


金管会研拟大陆注册台商回台挂牌

据经济日报5月14日报导,为鼓励台资企业回台上市,金管会研议开放大陆注册的台资企业直接来台挂牌可行性,并协助以台商为主但陆资投资逾3成的海外企业,来台第一上市,以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为扩大证券市场规模,鼓励台商回台上市,金管会不断放宽海外企业来台挂牌规定,随著两岸政策松绑,金管会将鼓励大陆台商回台挂牌,纳入具两岸特色金融业务计画中。


目前规定,在大陆注册的公司,不论是台资企业或大陆企业,一律不能来台第一上市、第二上市(发行台湾存托凭证)。金管会将先透过承销商,了解在大陆设立公司的台资企业回台挂牌的意愿及必要性等。对于海外台资企业,根据现行规定,陆资持股若超过30%,如果要来台第一上市,就必须「专案核准」,第二上市则没有限制。由于「专案核准」的条件一直未明订,不少海外企业不敢来申请。


为协助海外企业来台第一上市,金管会正研订具体标准,尤其是台商持股比率较高、主要资金是台湾企业的这类海外企业,就可同意来台第一上市。


根据金管会初步研议内容,海外企业即使陆资持股逾3成,若台商持股还是最大、或在董事会具有控制权等,就符合申请「专案核准」来台第一上市的基本条件。随著企业国际化,不少海外企业吸引大陆资金参与投资,政府明订「专案核准」标准后,应可吸引更多的海外台商企业或外国企业来台第一上市。


东莞举办台湾商品展

据经济日报5月13日报导,由台资零售龙头大润发、台北世贸中心、与东莞阜新汉联贸易公司所联手举办「台湾商品展」在广东东莞长安镇举行。


大润发华南营运区总经理黄世钦表示,这次的台湾商品展,可以让东到福建福州、西到云南西双版纳、南到海南海口的大陆民众,都可享受到台湾的优质商品。包括华南5省(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 33家大润发分店,从5月12日起至5月22日,共12天在卖场里展出200项全新品牌的饮料、休闲食品、与家用品的台湾商品。


黄世钦指出,由于大陆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养生、健康,在这次台湾商品展中,特别增加注重机能型的饮料和食品。并且在活动前半个月,透过广告宣传单、手机简讯的方式,告诉华南5省、33家分店的大润发的会员,一起共襄盛举,这次活动业绩超过原定目标30%以上。


台北世贸中心广州代表古裕梁表示,这次在华南5省展出的台湾商品展,重点在传统与创新兼具台湾美食。除了都采真空包装不添加防腐剂外,食品加工有GMP认证,农产品也采取CAS认证,可以让大陆的消费者吃的放心与安心。


阜新汉联贸易公司董事长吴仁和表示,这次台湾商品展让大陆民众,不用走出东莞,就能买到最优质台湾食品。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