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经贸消息辑要
- 更新日期:109-09-03
大陆经贸消息辑要
整理/李 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扩大波动区间为1%
据联合报4月16日报导,大陆央行决定,4月16日起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从千分之五扩大到1%。外界预期,这等于宣告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时代结束,朝双向波动发展,而年度升值幅度也会缩小,从之前每年5%减少到2%-3%。
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IMF)14日对大陆此举表示欢迎,白宫乐见大陆采取更多行动,IMF也称许这是「重要的一步」。
报导指出,大陆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首季经济数据,显示问题不小,包括经济滑落和物价上涨,大幅超过预期。首季的经济数据对大陆经济的前景,充满更多忧虑。
对大陆来说,放宽人民币兑美元波幅,对居民个人用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直接的影响是企业会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出口企业。
报导指出,扩大汇率波幅,原是技术问题,牵涉到改革,虽大陆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还是汇率管制,人民币仍不能自由兑换。因此金融改革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汇改」,也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已明定是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即市场供需关系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大陆当局希望改革持续下去,汇率形成机制会越来越市场化,最后水到渠成,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自由兑换。
首季GDP成长8.1%
据联合报4月14日报导,大陆国家统计局4月13日公布首季经济成长率为8.1%,虽然仍然「保8」,但成长速度不但是连续5季降低,也创下2009年第2季以来新低。
大陆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全年的经济成长目标设定为7.5%,6年来首次低于8%。13日公布8.1%的经济成长,虽仍在8%以上,但低于之前各界预期,也低于去年第4季的8.9%,引发对于大陆经济出现2次探底风险的疑虑。
新华社报导引述大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今年第1季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虽然有一些国家状况比预期好,但总体来讲还是步履蹒跚,外部需求增长压力较大的同时,大陆内部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的经营困难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大陆经济增长速度能达到8.1%,来之不易」。
首季外商投资额较同期下降2.83%
据远东贸易服务中心驻香港办事处4月18日报导,2012年1至3月大陆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9家,比上年同期下降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3%。
3月份全大陆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74家,比上年同期下降6.4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7%。
首季亚洲10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及韩国)对大陆投资新设立企业4,206家,比上年同期下降10.83%,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8.8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7%。美国对大陆投资新设立企业322家,比上年同期下降7.7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8.9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欧盟27国对大陆投资新设立企业413家,比上年同期增长0.98%,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4.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24%。
1至3月对大陆投资前10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192.71亿美元)、日本(20.73亿美元)、台湾(19.54亿美元)、新加坡(16.87亿美元)、美国(8.93亿美元)、韩国(5.49亿美元)、瑞士(3.68亿美元)、英国(3.27亿美元)、德国(2.97亿美元)及荷兰(2.15亿美元),前10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大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3.74%。
大陆与日韩将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
据远东贸易服务中心驻香港办事处4月10日报导,第6次大陆与日韩外长会议于4月8日在浙江宁波举行,为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陆日韩领导人峰会做准备。该会议决论表示,大陆与日韩愿加强经贸、金融、节能环保、气象、防灾救灾等领域合作,尽快缔结大陆日韩投资协定,加快大陆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备受关注的自由贸易区问题,亦得到积极回应,大陆日韩共同强调,将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
大陆外交部部长杨洁篪表示,大陆与日韩应推进更深层次务实合作,积极推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要尽快签署投资协定,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要深化金融合作,维护地区金融稳定,推动东亚财金合作。要深化陆海联运、物流服务、海关程序等贸易便捷化合作,鼓励地方拓展经贸联系。加快筹建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报导指出,建立大陆日韩自贸区(FTA)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自由贸易区构想最早于2001年提出,随著全球经济格局因金融危机发生变化,自由贸易区进程实现突破。2012年3月,大陆日韩三方已就《投资协定》文本所遗留问题达成实质一致,并签署协定工作文本。此协定有望于5月的大陆日韩领导人峰会上正式签署,这代表自由贸易区谈判将正式启动。
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11月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时提出,2012年应启动大陆日韩自由贸易区相关谈判。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日韩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近20%,人口达15亿。一旦达成自由贸易区协议,大陆日韩将成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增强大陆日韩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展。
IMF示警:大陆银行面临信贷风险
据经济日报4月10日报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示,信贷危机是大陆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迄今,大陆仍未对银行业的新型风险进行监管或压力测试。
大陆第一财经日报报导,近日IMF和世界银行发布有关大陆金融监管全面评估系列报告;报告指称,大陆金融业近年在监管能力、法规体系、资讯透明度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有明显进展;监管有效性也明显提升。
但报告同时提醒,包括防御潜在风险、加强金融业风险管理能力、建立更具前瞻性的风险评估体系等,仍有待加强。
IMF在《对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巴塞尔核心原则的遵守》报告中指出,大陆监管部门支持高品质资本和流动性原则,大陆银行业在风险测试和管理已有丰硕成果;但随著大陆银行业持续扩张、开放及金融创新,金融复杂性和风险也会增加,大陆银监会和银行业必须在短期内快速适应并准备迎接挑战。
IMF指称,尽管大陆银行业、决策者和大陆银监会的多数官员已对不良贷款问题强烈关注,也了解提前调整的必要性;但IMF认为,这些提前控制的预防意识还没有完全在监管机构中形成。
不过,据IMF联合大陆最大的17家商业银行进行的压力测试也表明,多数陆银有能力抵御单独出现的冲击,像是因房地产调控造成的资产品质大幅恶化、收益率曲线移动及汇率变化。
IMF报告发布后,大陆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也发表声明指称,该报告受制于分析架构和资源局限,未能充份理解大陆经济成长阶段与特点。
但大陆人民银行认为,报告提出的许多建议,对完善大陆金融体系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愿从中「认真查找不足」,持续推动大陆金融业深化改革。
工信部:工资料涨20% 压缩企业利润
据远东贸易服务中心驻香港办事处4月26日报导,大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朱宏任于4月25日表示,2002至2011年间,大陆平均工资年度涨幅超过15%,预计2012年将继续涨20%。
由于成本持续飙升,大陆企业2012年日子比较困难。朱宏任表示2012年能源原材料价格继续高位震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重新回到3个月高点600点关口。大陆内部又有电价上调、油价上涨等因素,推动企业成本连锁上升。受综合成本上升影响,2012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由2011年同期的6%降至5%;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降5.2%。
钢铁、电子、装备制造都是较困难的企业。从2011年5月起,大陆境内钢材价格指数持续回落,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电子和装备制造业则明显受制于国外需求的减少。目前,电子行业增速从2011年的15.9%降到首季的11.2%,装备工业降至9%。全大陆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仅增7.4%,电子、轻工、纺织等重点出口产品均衰退。
成立稀土行业协会
据远东贸易服务中心驻香港办事处4月10日报导,大陆稀土行业协会于4月8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中铝公司、大陆五矿、大陆有色等13家重点企业成为首批会员。大陆工程院副院长干勇出任首任会长,同时还担任大陆稀土学会理事长。
大陆工业和资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大会上表示,大陆将继续整顿稀土行业秩序,继续开展稀土行业环境治理,加强环保核查,对稀土资源实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性开采政策;加快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推动稀土行业调整升级。
首任会长干勇则表示,协会将加强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工作;协调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间的关系,规范行业秩序等。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延至2015年底
据远东贸易服务中心驻香港办事处4月27日报导,大陆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援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下简称意见),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在财税支援方面,该意见要求,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将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将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逐步解决服务业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同时,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2012年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总规模由128.7亿元(人民币,下同)扩大至141.7亿元,以后逐年增加。
该意见要求,政府采购支援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在努力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该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加强信用担保服务。除银行团贷款外,禁止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理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以及大型企业变相转贷现象,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严格禁止金融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研究制定防止大企业长期拖欠小型微型企业资金的政策措施。
录音制品版权拟修法保护仅3个月
据联合报4月6日报导,大陆「著作权法」修正草案日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新法规定,录音制品在首次出版3个月后,无须经原作者同意就可使用,为大陆音乐界投下震撼弹。音乐人痛批,此举是为侵权者打开方便之门,变相鼓励盗版;但也有人认为,法律不应只保护著作权人,还要考虑使用者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大陆国家版权局发出通知,公开对「著作权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录音制品无须经过原作者同意即可使用的规定;此外,修正草案还规定,使用者向有关部门备案、注明出处和缴纳一定费用后即可使用等。
报导指出,这项消息公布后立刻引起大陆音乐人声讨,质疑此举是为侵权者打开方便之门,变相鼓励盗版,损害原创者利益。
也有大陆法律人士表示,草案并非最终法律条文;草案也规定,使用者要向政府备案、注明出处和原作者,使用后还要付费,音乐人无须紧张,只要监督执行到位,对版权还是有一定保障。
广东39个工业中29个利润下降
据经济日报4月3日引述大陆羊城晚报报导,大陆广东省今年前2月的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6%,是近3年来首次下降。
据大陆广东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指出,受外需疲软等因素影响,今年1、2月,大陆广东省3.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兆1,676亿元(约新台币5.4兆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利润达人民币393.92亿元(约新台币1851.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6%。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广东工业利润首次出现下降情况。
以数目而言,全省39个工业行类中,有29个利润下降,至于降幅超过50%以上的行业有12个。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降幅最大,下降8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降幅相对较小,比去年同期下降1.3%。
大陆广东省统计局分析,主要有3个原因导致工业利润下降:
一、工业生产速度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增幅。多数电子企业反映,由于春节假期延长、订单减少带来生产减量,导致利润减少。前2月的工业产出增幅,还创下3年新低。
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继续上扬,挤压了盈利空间。除了企业职工工资、福利支出增加,利息支出也比去年同期增加。
三、市场竞争激烈,消费类产品价格不升反降,获利减少。其中,广东家电、电子产品占比较大,而这类产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但进口材料产品的价格仍保持上涨,因此盈利明显减少。
报导另指出,2009年受全球金融海啸危机影响,当年1月和2月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2008年同期下降33.7%;其后到8月情况开始好转。随著工业增速回升,到了2010年同期,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前一年同期增长90.5%,增幅上升12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