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成立21周年之回顾与展望
- 更新日期:109-09-03
海基会成立21周年之回顾与展望
文/编辑部
今年3月9日是海基会成立21周年纪念,这21年来不管两岸关系的良窳为何,海基会始终认真执行政府委托之「协商、交流、服务」三大任务。检讨过去,策进未来,期望在马总统主政下,两岸关系持续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局面,海基会也因此能更完善执行政府委托的任务,为两岸人民的福祉贡献心力。
回顾过去
自从1987年蒋故总统经国先生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两岸交流所需解决之事项逐渐增加,有必要成立相关机构来处理。1991年3月9日我方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StraitsExchange Foundation, SEF)(简称海基会),同年12月16日大陆也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ARATS)(简称海协会),作为两岸处理各项事
务的协商管道。
1992年11月3日,在两岸政府授权下,海基、海协两会同意「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所谓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后来被各界以「九二共识」一词来概括)。1993年4月两会
负责人辜振甫与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的「辜汪会谈」,签署4项协议(包括「辜汪会谈共同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岸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成为两岸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制度化管道。然而,随著两岸政治情势的变化,海基、海协两会的联系与协商机制也受到影响。1995年5月大陆片面宣布中断两会协商,其后两会虽于1998年4月恢复互动,并于同年10月辜振甫董事长赴大陆进行「辜汪会晤」。然而,两岸又起波折,大陆当局于1999年7月再度中断两会的联系与沟通,两岸制度化协商也再度停滞,直到2008年5月马总统执政后才恢复。
在两会协商中断期间,海基会交流与服务工作依然继续,例如文书查验证工作(如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共完成31万3,094件文书查验证)、台商联系服务工作(举办三节台商座谈联谊活动、台商人身安全经贸纠纷协处)、成立两岸人民急难服务中心、台商服务中心,并设置24小时紧急服务专线、大陆配偶关怀专线等。
2008年5月20日马总统就职后,5月26日海基会董监事联席会议通过江丙坤先生担任董事长,高孔廉先生担任副董事长兼秘书长。江董事长与高副董事长就职这3年多来,海基、海协两会恢复协商,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发展,江董事长曾说:「现在是海基、海协两会相继成立以来接触最密切、彼此互信最真诚的时刻,是两岸双方交流互动最频繁、两岸关系最和平稳定的时刻。」;高副董事长也说:「这3年多来两会协商的成果,超过之前20年的总和,也创造了两岸关系60年来最好的时刻」。
以下谨就「协商、交流、服务」三大任务,扼要说明海基会这3年多来工作成果。
协商
这3年多来,海基会在马总统政策指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授权、及政府各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与海协会举行7次「江陈会谈」,签署16项协议。
七次「江陈会谈」举行时间、地点、与签署之协议
以上协议文本已刊载在海基会网站,网址:http://www.sef.
org.tw/lp.asp?ctNode=3810&CtUnit=2083&BaseDSD=7&
mp=19
除了上述16项协议外,两会也就陆资来台、两岸产业合作与两岸投保协议发布共同新闻稿,双方并依ECFA协议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负责ECFA后续协议的协商。此外双方金融主管机关于2009年11月16日签署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三项金融监理合作瞭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海基会非常关注16项协议的执行成效,已经依据第六次会谈共识,定期检讨协议执行情形,希望这些协议的效益能发挥至最大。
ECFA的重要性
在两岸签署的协议中, 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其主要内容是降低关税、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促进双方的贸易投资往来。2011年1月1日ECFA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台湾有539项产品可以减免关税销到大陆,其中有76项(14%)产品零关税;大陆有267项产品可以减免关税销到台湾。在服务业方面,双方各同意8项,金融服务业我方开放1项、大陆开放3项。(详细内容请至海基会网站查询:http://www.sef.org.tw/ct.asp?xItem=154882&ctNod
e=3810&mp=19)
本期已有专文说明2011年1至12月ECFA早期收获的成果说明,本文不再赘述,但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许多厂商过去并无对大陆出口早期收获清单内货品的经验,在ECFA早期收获计划推出后,有2,829家厂商利用早期收获优惠措施进行对大陆出口,可见ECFA有促进我产品对大陆出口的作用。根据日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国际竞争力评比结果指出,ECFA签署后,台湾在扩大两岸贸易、稳定台海关系、以及增加企业投资与民间消费信心上,「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台湾排名继续前进的主因。
交流
海基会的「交流」任务,主要可以分为两会组团交流互访与来会访宾接待方面。在两会组团交流互访方面,自江董事长与高副董事长就职至今(2008年6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海基会一共24次筹组访问团赴大陆参访;海协会筹组12次访问团来台参访。在来会访宾接待方面,海基会一共接待来访大陆团体562团、国外团体364团,相较于之前同期(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仅国外团体15团来海基会访问,有著天渊之别。
在接待与会见大陆访宾方面,除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等所率领的协商与交流团外,还包括江苏、河南、湖北、上海、四川、浙江、广西、福建、山东、河北、辽宁等大陆各省市的大型访问团。除此之外,这3年来海基会一共协助大陆各台商协会推荐的团体约1千9百余团、协助2万5千余人次来台,对于增进两岸交流合作有极大助益。
服务
在为民服务方面,海基会提供的服务包括法律服务(包括文书验证与查证、司法及行政协处、纠纷调处、海难搜救与协助、咨询服务等)、台商服务(包括台商人身安全、经贸纠纷、联系与咨询服务等)、旅行服务(包括两岸人民遣送、遣返、人身安全急难救助等),并设有两岸人民急难服务中心(紧急服务专线02-2712-9292);台商服务中心(专线02-2715-1995);法律服务中心(专线02-2713-4726)。
自2008年6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止,在文书验证与咨询服务方面,海基会文书验证共46万7,596件,较之前同期(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的31万3,094件)成长49%。在台商服务方面,协处台商经贸纠纷1,342件,较之前同期(223件)成长502%;协处人身安全8,082件,较之前同期(4,643件)成长74%,在这段期间海协会来函4,059件,较之前同期(23件)成长169倍。海基会协助台商处理经贸纠纷与人身安全案件的增多,主要原因是台商认为海基会与海协会恢复协商后,海基会可以函请海协会,更积极有效地协助台商处理纠纷案。
在两岸人民急难服务方面,2008年6月1日至2011年底,服务案件7,366件、拨打紧急服务专线19,315通、协助人身安全1,618件、协助返乡2,273件、协助来台探病奔丧1,600件。除此之外,这3年多来海基会的服务事项还有:举办台商三节座谈联谊活动12场次;定期发行「两岸经贸」月刊44期、「交流」双月刊22期;定期举办两岸经贸讲座157场次、台商咨询日88场次;聘请学者专家赴大陆对台商进行管理讲座74场;发行大陆台商生活手册15万3千5百册、大陆旅行实用手册16万册;举办大陆台商子女「探索台湾之美」快乐研习营活动13梯次、大陆台生研习营活动5场次,举办大陆配偶园游会2场、以及国会联系及服务1,173件。
展望
在马总统连任后,两岸关系应该会更为和平、双方互信更加累积、两岸已签16项协议可以顺利执行并更加充实、陆资来台可望扩大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应会大幅增加、后续议题得以持续协商,两岸产业合作更可迈开大步。未来海基、海协两会除了持续检讨协议执行情形外,也积极透过「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运作,协商ECFA的后续协议,包括ECFA后续的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保、争端解决四大协议、海关与产业合作,以及「经济合作」中的经贸团体互设办事机构等。目前「投保协议」已经举行多回合的协商,已有诸多共识,相信在今年举行的第八次会谈可以签署。但即使在「投保协议」未签之前,海基会仍将依现行作法,个案协调海协会、各地台办处理纠纷,保障台商权益。
结语
这3年多来,海基会在江董事长与高副董事长的领导下,「协商、交流、服务」三大任务的工作量直线上升,成果有目共睹,依陆委会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84.8%的民众支持透过制度化协商,解决两岸交流问题。未来海基会必定在马总统、陆委会与政府相关单位的政策指导下,全力执行政府交付的三大任务,尤其是在海基会新大楼完成后(位于北安路536号,捷运文湖线大直站三号出口,4月将迁入),将为两岸人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务。